证严静思晨语下卷第四篇
~说心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在确立目标之前,
应有一番的冷静考虑和抉择;目标确立之后,
即要一心向前迈进。我常常拿走路做譬喻,
从精舍到医院,可以走大马路,也可以走乡间小径,
两条路殊途同归,都能抵达;但我却常常选择后者,
原因无它─我喜欢这条路纯朴、宁静的风光。
数十年来,在俢行或处世上面临挫折、困境时,
我总把它当成通往目的地的沿路风光,
以欣赏风光的泰然心境去面对。攀山;目标应放在山顶,
所以就不该为沿路的风光美丑而动心,停滞不前。
我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回顾过往,也无暇憧憬未来,
只是很尽心的掌握现在,仅慎的处理此时此刻,
佛法讲因缘,只要是种好因缘、结好缘,必能得好果。
凡是从自己做起,人的习气不同,各如其面。
俗谚云:『山可移、性难改。』其实『性』不用改,
每个人都有『佛性』,改掉了『佛性』,我们像什么呢?
所以,只要改『习气』即可。
心地黑暗,智慧就难开!所以,心要安分,莫生烦恼,
无明即起。无明会遮掩心地的光明,如云掩月,
以致智慧不能显现;拂掉无明黑暗,即智慧无碍。
『无我』有两种境界:
一、将自己缩到零点,无孔不入,穿入人人的瞳孔,
在崁入对方的心版最微细处。
二、将『我』扩大如虚空─『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则何事不包,何物不容?
道理说来很简单,实行起来可不容易,
所以老话一句:时时刻刻要『藉事练心』。
最美的是善良的心,最毒的是色欲心啊!
心病医生没办法医,唯有靠自己转化心境才有办法治愈。
心病久了,会变成身病,届时就没药可医了!
知道利用时间、能够把握当下此刻,就是用心。
做事要专注,胸怀要如海天一般广阔清明。好比大鹏鸟,
专注地蓄势待发,一阵风来,即全力冲飞,气势龎礡。
用心是自然而然的,并非刻意造作。对任何事都要有信心,
即知有部分不完美,如果我们在放弃它,
这分不完美就会更加扩大。
不要为了一个小家庭,反而忽视了大家庭。
因为缺少正知正见的关系,人的观念不正,
就不能正业;观念如果偏差,所做的事也会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