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霖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念三宝经 注疏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3:56:4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年,当地出现饥荒,乞食十分困难。目犍连尊者祈问释尊:"大地之下有无量妙味饮食,我能易如翻掌,轻松取出。我可用左手捧住所有大地众生,用右手刹那取出妙味饮食,轻翻一下手掌即能布施众生。"释尊回答道:"虽然你有如此神力,但是众生素来对美味贪执猛厉。要是这样,更能导致众生迷昧愚痴。而且,因众生福浅慧薄,妙味美馐也不会留存长久,马上就会灭尽的。"释尊未予开许。
  假使与目犍连尊者神力一样的人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诸般神力之总合,不及释尊神力百千分之一,算数比喻所不能及。

  另外,佛陀修力功德同样浩瀚无比。经中说:"假若四大部洲的天空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四大部洲百川江河,汹涌涛天,源源不断汇入大海……佛陀悉知每一滴水之来源。也就是说,此滴水是哪个部洲、哪座城市、哪片叶子上的,凡是何方何处树、叶、花、果之上所滴下的水,均无碍了知。乃至水滴由极微尘之组成,也是在刹那间了了分明。"有关这方面功德显现在其它经典中有广述。

  经中讲:"三千大千世界天与人二趣之众生极其稀少,远不及一位外道离欲仙人修习五通,以神通观察马车一个车轮范围内的众生为甚多;离欲仙人于三千大千世界所见众生极其稀少,远不及声闻罗汉以天眼观察车轮范围内的众生为甚多;声闻罗汉于三千大千世界所见众生极其稀少,远不及独觉罗汉以天眼观察车轮范围内的众生为甚多;独觉罗汉于三千大千世界所见的众生极其稀少,远不及菩萨以天眼观察车轮范围内的众生为甚多;菩萨于三千大千世界所见众生极其稀少,远不及佛陀以天眼观察车轮范围内的众生更加无量无边……十方世界所有有情所生一切心与心所之心念,诸大菩萨,于恒河沙数劫筹量计算,甚为不易。于三世一切时空所有有情,所生一切心与心所之心念,佛于刹那任运了知,无一错谬。"

  在经典中说:"三世诸佛皆从大悲心中生,亦是大悲自性。佛陀慈悲之力,相应于众生数量与根机而无量无边。佛于因地修行之时,皆是由利他悲心圆满一切圆满、成熟、清净等资粮。依此圆熟净资粮,现前空性大悲双运无学智慧。佛陀大慈之力,无有界量,无能衡量,遍满一切时空。"经中云:"大王,释迦沙门圆满具备大慈之力,于所有有情本然不生刹那嗔心。此之大慈无欲无障,恒时保有,任运而存,充溢遍满一切世间,随顺所有有情之心。"教典中云:"一切时空刹土中,佛陀大慈遍世间,所有有情诸心识,皆遍了知具大慈。无上能仁之大慈,无有不遍于世间,根机意趣亦周遍,由此全知无过失。宛若欲使浊水清,澄清宝珠置其中,如是如来清净意,令使凡夫烦恼净。"《广大游舞经》中云:"菩提树下金刚座,猛力魔军魔眷众,大慈之力予调伏,获证菩提寂灭果。"

  因此,要了知佛皆依大慈悲之力成办圆满善逝之道果。佛陀一毛孔范围,皆能无余无误无碍显现十方三世所摄所有轮回涅槃之法。将无边虚空器情世间,全然放入一粒微尘之中,此一微尘无曾变大,世间亦无从变小。于一刹那,三世一切所知诸法,皆能逐一游舞示现。

  《观察如来身语边际经》(系持力菩萨与目犍连尊者观察佛身语功德方面之经典)中云:"假如有一八千由旬的湖泊,水溢荡漾,湖面遍满盛开的莲花。有一辆'赛风马'拉的马车,马蹄和车轮飞离水面,亦不碰沾莲花枝叶花瓣……在湖面之上,马车疾驰如电。正当马车刚到对岸尚未返回之际,湖中心飞出一条毒蛇,它以神力,速绕马车八圈……在毒蛇旋绕马车一周的短暂世间里,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向众生可同时宣讲八种法门;阿难尊者宣讲一句佛法的时间里,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可以同时宣讲八种法门;目犍连尊者宣讲一句佛法的时间里,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尊者可以同时宣讲八种法门;舍利子尊者宣讲一句佛法的时间里,独觉罗汉可以宣说无量法门;独觉罗汉宣讲一句佛法的时间里,菩萨可以宣说不可思议法门;菩萨宣讲一句佛法的时间里,目犍连尊者依神通力可以飞越八万世界;目犍连尊者飞越一个世界的时间里,从因地初发菩提心,直至成佛利乐有情成办广大事业,最终入于无余涅槃的整个过程,佛陀皆可圆满示现。"

  总体而言,佛陀现前了达一切时空的所知法,自性本空。虚空与手掌同等,一刹那与一大劫同等。于法界已净除垢障的善逝如来,本然即是无从区分轮回与涅槃的智慧金刚之身。佛陀超越微尘与刹那之法。虽然胜义无言,但于名言显现,已然根除一切过患,圆满一切功德。智悲力三者无量无边。于常、坚、寂、固之自性中无有迁变。佛陀身语意显现无尽,皆以所知法数量而为界量。即使以分别心如何分析揣测,也难达边际。犹如用庹衡量虚空。因此,佛力功德广大无边,应该详予了知。

  一切诸佛无量幻化,皆是一佛体性,远离异体之法。《华严经·佛不思议法品》中说:"一切诸佛同一法身,境界无量身。"一佛周遍一切时空,调化游舞种种示现,远离一体之法--此即是不可思议智慧之身。《华严经·如来十身相海品》中云:"一切如来智慧法身,诸色相海充满法界。"所以,佛地涵摄一切法,皆是现空一味智慧自体。即使佛身一根毛孔和所发一光之功德,亦能充斥整个虚空界,众多如来金口宣演其功德,亦难说于边际。由此,于佛陀无尽之力,应当生起定解。


  己二、(概述)分二:庚一、堪任有情导师;庚二、现导师事业之相。

  庚一分二:辛一、略说;辛二、广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3:56:51 | 只看该作者
辛一、略说
  诸有情师,


  一切时空,佛陀于无偏所有有情,开显利乐之道,成办度化事业。经中云:"无明黝暗常障覆,有情常堕轮回中,如狱中囚见此景,佛陀油然大悲生。"如是佛陀以大慈悲之心恒时于众生开显解脱之道。六趣有情,虽有差别,然佛陀平等摄受。佛于恶趣众生放光现身,令起净信,导以善趣。佛为暂时无缘有情,调伏其心,以世间善法引入人天善道。对具善根之有情,视其种姓,安置于声闻、缘觉和菩萨三乘而得解脱。正因为佛于一切有情平等饶益,则称其为诸有情师。


  辛二、广述

  诸菩萨父,众圣者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


  志求无上菩提,不可逆转--诸众菩萨,续佛慧命,持守法藏,法得自在,护持所化众生,堪获如来不可思议智慧,犹如转轮王太子本具帝王之相,则称其为佛子。佛陀是法王,于有情相续先播下大乘菩提之种,次培育成熟断证功德,最后于十地位赐灌法王顶--授记付以佛位,故称出有坏如来是诸菩萨父。

  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来向、不来果、罗汉向、罗汉果和缘觉果等--已然获证诸圣果的众多圣者,犹如众星,佛陀犹如众星中之皎月,被奉为君王。众多圣者因未能荷担如来家业,恰似黎民眷众--上座舍利子和目犍连等大阿罗汉,于佛所制学处,微细亦不曾违犯。宁可舍命,决不舍戒。他们均依照法王佛陀之教言,信解行证,获得各自证量果位--因而称颂佛陀为众圣者王。

  佛亲自或以事业的方式,将有情依于各自种姓,安置在各道所依之身--以作将来修行正道之基础,或引导趣入正轨、纳入菩提之道,最终令趣三种菩提安乐涅槃城。在渡过轮回痛苦大海的航行中,谋求共同利益的商主,率领三乘商队,趣入安乐的宝洲。出有坏佛陀就是带领众生进入解脱涅槃城的商主,此即称其为往涅槃城者之商主。


  庚二、(现导师事业之相)分三:辛一、显佛意业;辛二、显佛语业;辛三、显佛身业。

  辛一、显佛意业

  妙智无量,辩才难思。


  妙智无量一句,申明佛陀调化利益众生的方便主要是以十力妙智显现。佛陀度化有情,宣讲佛法,具备四无碍智--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辩才无碍智;从智慧体性不同方面而分有五智功德--法界体性智、大圆境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佛陀具备业异熟智力,又称三世业报智力,佛能如实了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处。观待所缘境,有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如来妙智无量,于一切所知,如观掌中菴摩罗果。若将一切佛智归纳,则皆摄于自然智慧本性中。此一智慧,与时空所摄一切所知法界量等齐无边。依靠比喻、筹量、推理等方式,无论何时亦无法测其边际--此即妙智无量。

  如是获得不可思议智慧,佛陀示现文句无量辩才无碍,有情无量分析疑义无碍两方面辩才功德。佛于无量劫,自一词一义,宣演开示,滔滔不绝,亦难言尽--此即辩才难思。经中云:"诸趣有情语言异,一时纷纭祈问佛,刹那了知诸心声,法语一句随类解。"佛依四无畏,于大众中作狮子吼,宣示无量法门。


  辛二、显佛语业

  语言清净,音声和美。


  语言清净一句,申明佛陀语业远离一切过失--远离虚诳不实语业过失、远离令闻者毛骨悚然等言说过失、远离声音不美等音韵过失。佛陀语业,从文句与意义而言,无有任何过失。佛说法之声,圆润和雅,柔逸委婉,支分功德犹若大海。此即音声和美。

  佛语调化,令众生相续暂生喜悦,最终赐予究竟利乐。《宝性论》中云:"略言于此之世间,天人王侯乐之因,全然遍于此世间,皆赖佛语而显现。"《华严经》中云:"又放光明名妙音,此光开悟诸菩萨,能令三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普使世间闻佛音,是故得成此光明。"《一百五十颂》中云:"观尊面可爱,从彼闻此等,极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尊语能静息,贪尘如雨云,拔除嗔毒蛇,等同妙翅鸟。摧坏极无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刚。见义故无欺,无过故随顺,善缀故易解,尊语具善说。且初闻尊语,能夺闻者意,次若正思维,亦除诸贪痴。庆慰诸匮乏,亦放逸者归,令乐者厌离,尊语相称转。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语利众生。"


  辛三、显佛身业

  观身无厌,身无与等。


  观身无厌一句,申明佛陀一一身分殊妙端严,能悦众心,仰瞻无厌。如赞云:"相庄严尊身,殊妙眼甘露,如无云秋空,以星聚庄严。能仁具金色,法衣端严覆,等同金山顶,为霞云萦绕。尊怙无严饰,面轮极光满,离云满月轮,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莲花,与莲日开放,蜂见疑莲华,当如悬索转。尊面具金色,洁白齿端严,如净秋月光,照入金山隙。应供尊右手,为轮相殊饰,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时,双足如妙莲,印画此地上,莲华何能严。"众生见佛,目不他盼。宛若从未曾见,灿然而现,欢喜无比。众生仰视佛身,观瞻尊颜,心无厌足。

  身无与等一句,申明佛身尊胜无比之功德。佛一毛孔和所发一光,能悦意世间、压伏世间一切"圆满"者。任何有情无能与其相匹敌。佛陀于一切时空六趣有情,随应化现,以相同身色、身行和语言而为说法。众生一见如来之身,身心剧苦犹如梦醒,无余遣除。此类示现功德事迹,在经典中有叙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3:57:04 | 只看该作者
丁二、(自利断证圆满相)分二:戊一、断圆满相;戊二、证圆满相。
  戊一分二:己一、佛于轮回无染;己二、自性超越世间。

  己一、佛于轮回无染

  不染诸欲,不染众色,不染无色。


  此三句申明佛陀于三界利益有情,出淤泥而不染之功德。

  佛于欲界,母胎降生,相应世间,游舞示现。佛虽安住欲界,然不起欲界贪欲等烦恼,亦不被欲界有情邪行所污。宛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此即不染诸欲。虽然佛陀于色界,现前安住四种禅定,但佛智不味著禅定之乐,不爱著四禅定生处与四禅功德--此即不染众色。

  佛陀现前无色界禅定,而不味著无色界禅定之乐。因无色界有情无有身业和语业,因此佛不住于无色界--此即不染无色。


  己二、(自性超越世间)分二:庚一、超越痛苦之果;庚二、超越集谛之因。

  庚一分二:辛一、略说;辛二;广述。

  辛一、略说

  解脱众苦。


  佛陀已然根除爱染之种,消除一切痛苦,此即解脱众苦。


  辛二、广述

  善脱诸蕴,不成诸界,防护诸处。


  三界一切有漏法皆为苦性。痛苦的基源,就是五蕴,十八界、十二处。《入中论》中云:"蕴自相谓苦,界性如毒蛇,佛说十二处,是众苦生门。"由此解脱之相,即为善脱诸蕴--佛陀断尽一切依靠有漏法所生的苦法--五蕴之法。

  十八界是各自执持相应所缘之种。也就是说,众生依六根产生六识,于六境分别而起爱执。佛远离一切生灭戏论,则称其为不成诸界。

  有情依外之六处--色声香味触法为所缘,依内之六处--眼耳鼻舌身意为助缘,生起六识,此即是"处"。佛以寂灭戏论的本然自性,于诸处起迁无动,不随杂染,则称其为防护诸处。

  未能防护诸处的众生,眼见色法对悦意者则感生欢喜,滋生贪染之心;对不悦意者则感生痛苦,滋生嗔恨之火;对悦意非悦意者感生舍受,滋生愚痴之心。总之,虽然外现五蕴、十八界、十二处众多之相,但是,佛陀已然超越所有蕴、界、处等相,是一切智慧之身。因此,不净五蕴等自性何时亦无有。


  庚二、超越集谛之因

  永断诸结,脱离热恼,解脱爱染,越众瀑流。


  前二句是从作用二言,后二句是从体相而言。

  烦恼是"结缚"之相,"结"即是烦恼。三界轮回所缠缚的烦恼结,愈系愈紧。佛陀用无我之智慧宝剑,力断诸结,此即是永断诸结、解脱爱染。感受热恼,产生痛苦,被愚痴和无明等烦恼所牵引,毫无自主,趣入轮回,犹如瀑流,一泻千里--佛陀于此脱离热恼、越众瀑流。此四句所示烦恼前后关系以后句为因,前句为果:以"爱染"--烦恼之生门"打系"未遇外境的烦恼"结";被愚痴"瀑流"--烦恼之起门所冲漂,生起已遇外境的"热恼"。简而言之,以爱染打结,身心被缚;被愚痴瀑流所漂溺而成热恼--佛陀于此两层因果中获得解脱自在。


  戊二、(证圆满)分三:己一、体相;己二、功德;己三、作用。

  己一分二:庚一、广大方面;庚二、甚深方面。

  庚一、广大方面

  妙智圆满;


  二十一聚无漏法(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四无量心、八解脱、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无诤、愿智、六神通、四无碍解、一切种清净、十自在、十力、四无畏、三不护、三念住、不忘失不越时、永害随眠永断二障、大悲心、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所摄一切智慧,佛无余具备,此即妙智圆满。


  庚二、甚深方面

  住去、来、今诸佛世尊所有妙智;


  佛陀与三世一切善逝如来,密意非一非异,法界智慧无二,具大平等性,于自然智慧之中安住--此即是住去、来、今诸佛世尊所有妙智。


  己二、功德

  不住涅槃,住真实际。


  佛陀了证轮回涅槃无二平等,与大悲心无离无合,也就是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因此,佛不住小乘寂灭涅槃,则称其为不住涅槃。

  佛不安住在小乘执于涅槃方面,于一切时空涵摄的所有世界,恒时常住--此即成为利乐有情之因。然而,佛之自性,于三世平等法界或真实际刹那不动,则称其为住真实际。


  己三、作用

  安住遍现一切有情之地。


  佛陀不住于轮回和涅槃。轮涅平等之智就是了义出有坏如来的智慧身或金刚身。若从不同方面区分,则有二身、三身和四身等诸般分类。而于世间与出世间一切刹土,成为无尽利乐之因。于此安住,坚不可摧,恒常周遍,任运自在,此即是善逝如来之相。佛陀遍观从普通有情直至十地金刚喻定之间的大菩萨有情,无余而现,则称其为安住遍现一切有情之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3:57:16 | 只看该作者
丙三、摄义
  是为如来正智殊胜功德。


  如来功德无量,难以言表。出有坏如来具足无欺真实智慧殊胜功德。

  若用世俗名言量去衡量,如是佛陀不可思议智慧身,一切时空中,是永恒坚固不可毁坏的金刚之性,是任运利乐无尽的宝藏。若用胜义量去衡量,佛陀不可思议智慧身,远离常与无常一切戏论。正因为真实义中超越一切戏论,善逝密义周遍永恒,任运难思。此即是为如来正智殊胜功德。《宝性论》中云:"无为任运成,非他缘能证,智慧势和具,二利具足佛。"此中道理以事势理成立,否则无法成立。在以事势理论观察佛陀无量功德之后,欲想生起信心,可详见于具德龙树所著《中观根本颂》。

  佛陀了达一切所知法,自性本空。无量时间与无边空间,自性不成,能于一刹那和一微尘之中无余容纳。一切时空所有相法,显现无时平等。远离四边智慧之身与一切诸佛大等无二--此即了义皈依。

  以此加持力,自现中佛陀三身事业何时亦无间断。对此功德定要了知,并于相续生起坚固信心。《中观根本颂》中云:"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若能如实了知此义,则是真正随念法身佛--是一切随念之王。

  向佛陀作一次祈祷、一次礼拜,供养一朵鲜花,或以恭敬心念诵一句圣号,或以迷乱心偶然瞥见墙上所画佛像……此等皆已深植善根,于未来际恒无有尽。《妙法莲华经》中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经中云:"若以一华,散虚空中,供十方佛,乃至毕苦,其福无尽。"《贤愚经》中说,在舍卫国,有一豪富长者,生了一位相貌端严的男孩。出生之际,天雨众华,积满整个府宅。遂为男孩取名叫华天。后来,他出家修行,得证阿罗汉果位。阿难尊者祈问佛陀:"华天比丘有何福德,而得如是瑞兆圣果?"佛告诉阿难道:"过去在毗婆尸佛利益有情时,有一位贫穷之人,偶然碰到许多出家人。他心生欢喜,跑向草地泽边,采集簇簇野花绿草,回来后向大众僧伽空中抛献……这位贫穷之人,就是现在的华天比丘。阿难,若以鲜花芳草供养三宝,其人于九十一劫,身体端正,意有所需,如念而至。"

  佛陀三世平等之智,究竟圆满,不离无欺。犹如勾招法咒力猛厉,或遭蛇咬七步而亡,或上钩之鱼随手牵来……此皆喻示佛陀永恒无变智慧,任运自在,功德圆满无迁。永明延寿禅师云:"或称扬佛德,赞叹大乘,胜极无边,殊因最大。赞一偈,有超劫成佛之功。颂一言,获舌相妙音之报。"

  上述所说,并非黄叶止啼,方便权说。对于无欺因果本性,若通过正理引生定解,则能远离踌躇与疑惑,巩固并坚定信念。如是面对功德圆满的如来,当景仰以羡,昼夜六时殷勤忆念观想……《大智度论》中云:"如来成道时,有十种微笑而观世间,有小因大果,小缘大报。如来佛道,赞一一偈,一称南无佛,烧一捻香,必得作佛。何况闻知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不不生,不不灭。而行因缘,业亦不失,以是故笑……"

  佛陀圣号,是无量福德无尽的源泉。若有耳闻,偶发信心,实为稀有。从法性、缘起、愿力、三摩地和不可思议善根力中,凝聚出现佛之圣号,是一切利乐的根本基源。人世间能满所愿的如意宝、如意树、妙宝和甘露等,诚为难得,而听闻或诵念佛陀圣号更为稀有难得。那些如意宝等珍宝无法开显解脱之道,然而依靠佛之圣号能决定引入并成办菩提之果。在如来圣号不可思议的加持下,圣号能赐予圆满安乐--这充分显示了诸法谛实力、缘起不可思议之力真实不虚。

  仔细观察分析,就会发现,如意宝等稀世珍宝都是微尘聚合之法。并且,修习咒术有所成就之人,口中持咒不断,虽然不见自体,但与祈祷如意宝一样,都能圆满所愿。同理,依自性本空之力,缘起无欺而现--若能对此生起信解理念,并予修习,则定会获得利益。经中云:"每日若于有情众,恒河沙数大劫内,天衣饮食作布施,此皆施予一居士,较彼无量功德生。以此类推供凡僧,预流一来与不来,罗汉缘觉次第供。十方尘数缘觉众,每日虔敬作供养,恒河沙数大劫内,天衣饮食皆奉施,若人闻佛之圣号,或能描绘佛圣像,或见泥塑之佛像,较供彼等更殊胜。见佛身像诚合掌,虔心称颂一句赞,或作供奉何必言。何人持诵佛圣号,具信恭敬不弃舍,而于十刹遍珠宝,每日供养诸佛尊,恒河沙数大劫内,此之善根岂能比。若能唯持佛圣号,今生后世堪获得,无量利益佛曾宣。佛陀如此赞叹法,念诵修习何须言"……此般名号功德,广见于经典中。


  乙二、(随念法宝之功德)分二:丙一、略说;丙二、广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3:57:29 | 只看该作者
丙一、略说
  正法者,谓:善说梵行。初善、中善、后善。义妙、文巧。纯一、圆满、清净、鲜白。


  法,梵语为"达摩"。是能持或住持之义。从不同方面理解,在世亲菩萨所著《论义正理释》中有"法者所知道……"等十种分类。例如,所知之法,能持自体;十善法之道,能持众善,不堕恶趣;远离轮回涅槃二边,能持无二本性等……

  正法者,谓:即是全部所知法中之圣法。"正"或"圣",申示法中尊胜,极其稀有。"法"是因之道谛、果之灭谛。与之相应之教法,总体而言就是教理与证法,此则称其为正法。

  善说梵行一句,申明佛陀说法方面功德。佛陀依于断证圆满之理,以文词句义无谬演示正理,令所化众生依言解义,离妄证真,此即称为善说。《瑜伽师地论》中称颂佛说法:"一、文句圆满;二、于圆满义句中能善现等觉义,称为善说。"梵行是指佛所说正法,有情闻而修习,能引生戒定慧,断尽烦恼,是趣入无上涅槃的殊胜行径。

  如是正法,初次听闻,遂生信心,此即初善;中以思慧,循经解义,确信解脱安乐之道,法喜充满,此即中善;最后,于修行中产生真实智慧,彻底远离轮回,此即后善。或者,以戒、定、慧三学,次第匹配初善、中善、后善,亦有此类解释方法。无著菩萨所著的《大乘庄严经论》中云:"此法随时善生信喜觉因者。随时善为初中后善。如其次第,闻思修时为信因故,为喜因故,为觉因故。为觉因者,定心观察此法道理得如实智故。义正及语巧能开四梵行者,义正谓善义及妙义,与世谛第一义谛相应故。语巧谓易受及易解由文显义现故。由此故能开示四种梵行。"

  所谓义妙,即是无误如实宣说世俗谛与胜义谛之理,引发利益与安乐。佛所宣说正法,并非如同外道有关论述"牛胃即鸦嘴"的论典,毫无意义;亦并非如同论说"树叶知多少、腹虫知多少"的论典,无甚意义。而是于所宣义理,圆满无倒,能令听闻阅览之人惑断智生,获得利益与安乐。此则称其为"义妙"。

  佛之教法,词汇言句并非异语他言,说法方式并非不适时宜。那些外道论典,故弄玄虚,晦涩难懂……佛陀垂法示人,并非如此。佛以大悲心,于所化有情,随类适机,相应讲法。佛陀法语,言句易解、示义鲜明、语畅易记,此即是文巧。

  佛宣演"无常、苦、空、无我"之法,与外道不相混杂,迥然不同。宛若"狮吼独音,百兽无声。"其功德纯正无染,此即纯一。世亲菩萨的《论义正理释》中云:"改造烦恼诸怨敌,救度恶趣世间者,具备改造救护德,此等论典外道无。"

  佛所宣法,非仅对治如贪心单一方面的烦恼,或只医治一病消除一种痛苦--这些都是支分方便,而是断尽三界所有烦恼的对治法。此即称其为圆满。《宝性论》中云:"何者与具义相关,遣除三界诸烦恼,宣示寂灭之功德,此皆佛说非他云。"

  清净一句,是从法界本然清净而言的。法界自性,是本来清净之性,无有垢染。而且,观待于能境智慧,亦相应法界,远离颠倒戏论。

  鲜白一句,是从遣除垢障方面而言的。法界自性本来清净,若于此未知未证,则会忽然出现所有垢障习气。如果以本性无误衡量的正道加以清理,实相本性就会如实现前,远离垢染,此则称其为鲜白。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3:57:42 | 只看该作者
从体相方面而言,佛所宣法,具备梵行四德。"梵"属于涅槃范畴,"行"从属于"道"。所以,纯一、圆满、清净、鲜白就是梵行四德。《大乘庄严经论》中云:"四梵行者,一者独、二者满、三者清、四者白。不共他相应者,是独义,由此行不共外道同行故。具断三界惑者是满义,由此行具断三界烦恼故。自性者是清义,由此行是无漏自性净故。无垢者是白义,由此行在漏尽身种类得无垢净故。以说法义成就。"
  如是三善、二妙、梵行四德,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说:"此法随时善,生信喜觉因,义正及语巧,能开四梵行。不共他相应,具断三界惑,自性及无垢,是行为四种。"


  丙二、(广述)分二:丁一、所取殊胜;丁二、究竟依托。

  丁一分二:戊一、略说;戊二、广述。

  戊一、略说

  佛、薄伽梵,善说法律。


  以无垢智现见一切所知,佛、薄伽梵是量士夫。佛陀所宣正法,远离所有过失,圆满一切功德--即称其为善说法律。外道宗派,痴心所覆,其理论观点自相矛盾,并于有情损害无益,因此,外道学说并非善说。


  戊二、(广述)分二:己一、远离过失;己二、具备功德。

  己一、远离过失

  正得,无病,时无间断。


  善说法律即是正得或真实见。于诸法实相,无误而见。仿若明眼之人现见色法。佛将此义如实宣说。依靠正法,所化有情能无颠倒,趣入圣道,真正现见实相本义,证得圣果,达于涅槃,

  所谓无病,"病"是烦恼名称之一。佛说正法,能将烦恼习气彻底断除--于无漏法自性中,本然不存漏法与烦恼诸病。犹如杲日,本无黑暗。那些世间论述一般技能方面的论典,其所有理论观点都与轮回漏法毫无矛盾,并与之相应产生。然而,佛之正法超越外道理论,无与伦比。

  有人会以为,佛法既已远离诸患,具备功德,若依靠它,是否会出现其功德有时不能救度有情的机会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世间上的如意宝、妙瓶等稀有珍宝,带给人的仅是暂时的利益。而佛法并非如此。因为,于所断的烦恼和随眠,已然彻底断除,不复更生--于圣道果所获功德恒时无损,此即称其为时无间断或恒无有尽。

  己二、具备功德

  极善安立,见者不空,智者各别内证。


  佛之正法,其目的就是把苦与集涵摄的所断全部断除,而将无漏安乐之极善,安立于有情相续之中。除此佛法之外,于所知法范围中,能极善安立解脱安乐的能力,别无所见。如何极善安立呢?应当通过闻思修行,趣入并安立,逐渐将有情从三界轮回中,提升到无漏法界,获证菩提之果。也就是说,将具有三乘菩提种姓的众生,使其获得各自菩提涅槃之果;将暂时无种姓有情善加引导,使其获得人天安乐……

  从无始以来,有情漂泊在茫茫无际的轮回苦海中--现在若尚未值遇佛法,不能修行,则仍会饱受无边痛苦的折磨。犹如落陷深渊,毫无自在。若已然值遇正法,则恰如茫茫海面,碰到航船--通过依止善知识,就会从轮回的海洋中,获得解脱,永无逆转。《大乘起信论》中云:"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于一切所知范围内,一经遇见或一经晓知正法,定会获得利益。而且,在所有利益中,最为殊胜。此即称其为见者不空或见者有益。要知道,轮回本身就是痛苦的自性,其对治法唯有佛之正法。依靠佛法去修习,最初即能使烦恼减薄,自然而然生起胜解信--犹若昏愦之人忽然心明眼亮,不禁自我感慨道:真是太稀奇了!佛之正法真是正确无比!……内心深处油然生起坚固定解。

  然而,那些迷痴愚钝之人,眼见正法,却如身到宝洲,空手而返;或是熟视无睹,擦肩而过;或是不闻不问,懵懂无知;或是玩味文句,不察本义;或是说食数宝,体不躬行……如此等等,人生枉然而过。《宝积经》中云:"佛言,若不修行得菩提者,音声言说亦应证得无上菩提。作如是言:'我当作佛,我当作佛。'以此语故,无边众生,应成正觉。故知行在言前,道非心外。"又经云,"佛言,学我法者,惟证乃知。"

  佛之正法深广无边,非凡无比。如日中天,众萤坠伏--岂是凡夫心识所缘之境?而是现见本然实相的圣者们,依各自所证的智慧,自觉自明了证二无我之理。此即是智者各别内证。但是,于正法真正圆满成就的惟然佛陀一人,所宣正法,究竟圆满……如上而言,在一切所知法范围内,能够称得上真实所取,利益无边的只有佛之正法。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3:57:54 | 只看该作者
丁二(究竟依托)分二:戊一、略说;戊二、广说。
  戊一、略说

  法律善显。


  有人对于佛法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佛法虽然深邃广大,但有的观点讲五蕴等法实有,有的观点说无有,有的有无皆谈,有的有无皆无……真是众说不一,令学人困惑不解,心中难免滋生"佛法是否是真实可靠的皈依处?"……

  量士夫--出有坏如来,擅能洞察了知有情根器与意乐。犹如初获如意宝,先经粗糙之布打磨,再经细柔之布揉擦,后由清水洗拭--佛宣说二谛法门,是从不同层次示以浅、深、甚深和究竟之法门的。圣天菩萨云:"诸初业有情,转趣于胜义,正等觉说此,方便如梯级。"《中观四百论》中云:"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若知为善巧。"佛陀针对有情各自根机,所接受程度,倾撒甘露法雨--皆能熄灭所化有情热恼,令众生获得莫大利乐,最后获证究竟无上菩提之果。初学之人,善根薄弱,面对佛法各宗观点,不知宗旨,如坠云里雾里。要知道,各宗观点,貌似有别,实则意趣同归。也就是说,在究竟意义上,无有别异,互不相违,毫无不实之处……从名言而言,以各宗见解最终都会趣入无上菩提,岂有自相矛盾之处?--如来八万四千法门,皆是随类契机而示,因此,则称其为法律善显。


  戊二、广说

  决定出离,趣大菩提。无有违逆,成就和顺;具足依止,断流转道。


  有人提出:"一切正法,从直接与间接之径,都能趣入唯一究竟胜义实相--对此,又作何理解呢?"

  对于轮回中,从粗大烦恼直到无明习气之间--一切所断,都要依靠具有出离性的种种方便,加以断除。于此,当从断圆满角度理解--决定出离。佛陀权巧方便,暂设三乘。达于无上菩提之果,虽然有间接与直接途径之分,但皆殊途同归。《法界赞论》中云:"法界无别故,主要乘无分,宣说三乘者,引众生入佛。"

  并且,在彻底灭尽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同时,证圆满--无上菩提之果顿然获得,因而称其为趣大菩提。《妙法莲华经》中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我即自思维,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堕于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由此确然而知,已然断除一切所断,已然证悟一切所证,趣大菩提,唯然安立佛之一乘。

  所有正法宣明之义,互相之间并非舍一取一,而是全然无违,宗趣一致--皆成为圆满正道上的助缘。正因为众生根机千差万别,佛所宣法,才浩瀚无边,应机而现。然而八万四千法门,均为一趣,无有违缘。不仅如此,而且上乘功德自然涵括下乘功德。佛所说法,层面分明,义理和顺,同一意趣--此即称其为成就和顺。

  假若佛法各宗真是见解迥异,意趣有别,取一舍一--那必定不是究竟依靠之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佛法小乘与大乘,皆是针对所化根机,权巧而设,是相应之法。因此,佛法的确是究竟的皈依之处。

  若未通达上述关要,反而认为小乘之法极为低劣--产生如是观点之人,必然于三世诸佛甚深广大法流未能晓畅明了,从而舍弃正法,造下深重罪业。《大乘集菩萨学论》中说:"复次初行菩萨,发如是言,汝不能修习六波罗蜜行,亦复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应速发声闻辟支佛心,汝可速得出离生死……是名初行菩萨第二根本罪。复次初行菩萨,作如是言,汝何坚持守护波罗提木叉及律仪戒,应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读诵大乘经典,则身语意所集烦恼,不善业报悉得清净。乃至如前所说,是名初行菩萨第三根本罪。"

  《遍摄一切研磨经》中云:"曼殊室利,毁谤正法,业障细微。曼殊室利,若于如来所说圣语,于其一类起善妙想,于其一类起恶劣想,是为谤法。若谤法者,由谤法故,是谤如来,是谤僧伽。若作是言,此是为诸菩萨宣说,此是为诸声闻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独觉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诸菩萨所学,是为谤法。"谤法之罪,其罪极重。《宝性论》中云:"何人若嗔法,彼岂能解脱?"《三摩地王经》中云:"若毁谤契经,较毁此瞻部洲中一切塔,罪业极尤重;若毁谤契经,较杀殑伽沙数阿罗汉,罪业极尤重。"如果有的法门于自己不相适应,也千万不要妄加点评褒贬,要保持缄默,平等对待,则无有罪过。佛曾说:"住于中间者,舍法我未说。"《经观庄严论》中云:"意之罪过自性恶,于色亦不应生嗔,况于生疑之佛法,是故等住无罪过。"

  大凡有漏法,无论依靠何者,都终究会迁变而灭。即使获得转轮王和梵天天主等之胜位,也不是真实可靠的依托处。并非自心对胜位不存希望与执著,而是此胜位本身一直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就佛法本身而言,在一切时空范围之内,皆是永恒无迁的究竟依托处。此即具足依止。换而言之,正法是所依靠处,能依者--诸有情依于正法,何时亦无迁变,具足永恒依止功德。

  有人不禁会想:虽然佛法是无欺真实的依托处,但是否也如同世间创立伟业和美妙享受等一样,要外在事物不断地更换,不断地追逐,才能享受到美妙的乐趣呢?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3:58:04 | 只看该作者
佛法并非如此。要知道,依靠佛法,最终会获得究竟圆满无上菩提之果。待至究竟圆满,就不再需要辛勤劳作不断追求,而是已然断德圆满,于无学道勿需学修--不必修此再学彼、自一果位再转换至另一果位。此则称其为断流转道。世亲菩萨在《释明论》中云:"无上即断流转道,趣于究竟即是流,至此尽除则为断。"在某些注疏中说,断尽心与心所的流转,方称为断流转道;还有的解释为,断除一切轮回之流转……虽然各家疏解纷纭,但都是一方之言。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在此,依于甚深之义,对这二句本义作出圆满解释的,独此一家,别无相同。"
  在一切所知法范围内,不仅要知晓真实可靠的依托处唯有佛法,而且,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以及一切有情幸福安乐的殊胜善道--都是在佛法光明的普照下,勃然兴起……在产生殊胜定解之后,油然发起住持与护持正法心愿--佛经中说,此之大愿全然涵摄一切佛陀菩萨所发诸愿。

  所以,在随念法宝功德后,应当清醒地认知:只有值遇正法,,才会心生欢喜。当尽己所能,闻思修行受持佛法。弥勒菩萨于《辨中边论》中云:"此助伴应知,即十种法行,谓书写供养,施供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依十法行去行持,则此人身成为有益人身,不会空耗。如是若于佛法一偈,或背诵、或讲说、或思维,其功德无量无边。此皆广见于佛经中。

  末法时期,人心痴暗,邪说横行。呼唤僧才法匠擎举法灯,照破茫茫长夜,燃亮众生心灯……此一席话,是对年轻的僧尼们而说。经中云:"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度众生,决定无能报佛恩。"为了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只有面对现实,敢于荷担如来家业,闻思修行,自利利他,才不枉出家之行。

  有人向永明延寿大师请教说,为何天台宗允许凡夫说法?大师引用教证回答道:"《般若经》中讲,'自修行般若之福,不如广为人天,巧说比喻,令人易解般若,其福最胜!'而且在另一部经中说,'其人戒定虽羸劣,善能说法利多人,若有供养是人者,则为供养十方佛。'这不是很好的教证吗?"永明延寿大师的开示不能不让人深思!

  古德云:"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佛经中记载说,曾有兄弟二人出家,一人专门修慧而不修福,后虽证罗汉,却没有人供养。另一人专门修福而不修慧,后转世为皇宫中畜养的白象,满身挂着璎珞……这则故事耐人寻味。

  成就解脱之路,不外福慧双修。侧重何方,都有失偏颇。通过自利利他这一完美的组合,不仅于自之解脱积聚资粮,而且亦能有益众生趣入正法。《大方广总持经》中云:"佛言,善男子,佛灭度后,若有法师,善随乐欲为人说法,能令菩萨学大乘者,及诸大众有发一毛欢喜之心,乃至暂下一滴泪者,当知皆是佛之神力。但见解不谬,冥契佛心。虽为他人,亦乃化功归己,既能助道,又报佛恩。"

  为人说法,不仅自利--增上智慧,而且利他--积聚福德。若能以清净发心,不慕名闻不求利养,如理如法地依于佛法,明理契义,阐幽示微,为了有情,悦意讲法--此诚为末法时期自利利他的典范。《劝发增上意乐经》中云:"慈氏,无染法施,谓不希欲利养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种是其胜利。何等二十?谓成就念,成就胜慧,成就觉慧,成就坚固,成就智慧,随顺证达出世间慧,贪欲微劣,嗔恚微劣,愚痴微劣,魔罗于彼不能得便,诸佛世尊而为护念,诸非人等于彼守护,诸天于彼助发威德,诸怨敌等不能得便,其诸亲爱终不破离,言教威重,其人当得无所怖畏,得多喜悦,智者称赞,其行法施是所堪念。"在《未曾有经》中说:"说法有二大因缘,一者开化天人福无量故,二者为报施食恩故。岂得不说?又财施如灯,但明小室。法施若日,远照天下。"

  有人虽然心里赞叹随喜弘扬佛法,但都是称颂他人之语。一涉及到自己,往往喜言闭关,逃避社会,遁迹山间。莲池大师开示说:有修习静坐的人,独居一室。稍有人声便以为受到干扰。人声是可以禁止的,但如果有鸦鹊在庭中叫噪,那怎么办呢?鸦鹊还可驱除赶走,但如果有虎豹在林中号啸,那又当怎么办呢?虎豹犹可使猎人捕捉,然而风号水流,雷轰雨骤,那又要怎么办呢?所以说,"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要想除境而境终不可除。境既不除,心不能静,这样,道就永远学不成了--学佛办道,不自我检讨,志向不坚,而嫌外境不寂静,那实在是谬误之至!

  乔美仁波切在《证悟历程--漫游者道歌》中也对初学之人教诲说:"在修法时,听到外面喧哗吵闹,流水哗哗,或者鸡鸣犬吠等嘈杂声音,感到心烦厌恶,心不由自主地被声音所吸引……自己觉得:应该马上离开,到比此地更为寂静的深山旷野去……要知道,如果自心没能驯服调顺,那么影响禅定的因素到处都存在,这就如同香叶树龙王的故事一样,是根本无法躲避的。"乔美仁波切是在给弟子明示心性,弟子认知心性之后,才要求其远离人群,掩关而修的。汉地历代禅宗大德亦是在"得个消息"或"得个著脚处"(指初识心性)后,遁入深山,与鸟兽为伴,与日月同息,非要"得个桶底脱落"(指彻悟心性)。否则,誓不罢休……如此看来,汉藏大德在闭关修法问题上,的确是一个鼻孔出气(禅宗术语,指见解相同)!

  当然,后学弟子应当学习前辈高僧大德为了解脱,忘我苦行的修法精神。但是,还要看看自己的资粮具足与否。在禅宗方面,是否已破初关,明眼人予已认可?在大圆满大手印方面,是否已认知心性,上师许可与否?……否则,匆匆然,奔入山林旷野,不久又奔回都市--来来往往,只落得白白辛苦!--这不是佛法所提倡的!《像法决疑经》中云:"佛言,若复有人,见他修福,及施贫穷。讥毁而言,'此邪命人,求觅名利,出家之人,何用布施,但修禅定智慧之业,何用纷动无益之事?'作是念者,是魔眷属,其人命终堕大地狱,经历受苦。从地狱出,堕恶鬼中。从恶鬼出,于五百身,堕在狗中。从狗出已,五百世中,常生贫贱,受种种苦。何以故,由于前世见他施时,不随喜故。"对于初学者,莲花生大师警示说:"闭关九年,不如转一次法轮的功德大。"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3:58:15 | 只看该作者
初学佛法之人,应当福慧双修,为将来真正掩关--克期取证充分聚集资粮。在福慧双修的修法中,这里所提倡的就是宣讲佛法、弘扬佛法--这是学修佛法之人最适宜的方便途径之一。
  至此,不要落入另一个误区--自己智慧福报浅薄,岂是弘法度生的栋梁之材?要知道,弘扬佛法不一定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只要从点滴做起,去身体力行--对你所见的亲朋好友,念一句佛号、言一句法语、寄一本小册、发一封关心醒示的信函……或者,在你的视野里,凡是所见到的--空中飞的小鸟、地上跑的猫狗鸡鸭、水里游的鱼虾、昔日的仇敌怨家、来往而过的陌生人--你都善心发愿、诵咒回向--这无一不是弘法度生。慢慢地,你的愿菩提心成了行菩提心,随着烦恼心渐渐被菩提心所取代,你的周围已被菩提心涌溢出的博爱所笼罩,祥和与安宁环绕着你。过去的你不见了,你成了一位学修佛法真实的体验者--不仅自利,而且影响了周围,他人与动物都沉浸在你所修佛法的美妙与温馨之中……不久,就会咂咂称奇:这么渺小的我,居然、居然能感染世界?!


  乙三、(随念僧宝之功德)分二:丙一、阐述僧宝功德;丙二、因具功德胜赞无上福田。

  丙一分二:丁一、相续清净;丁二、胜田功德。

  丁一、相续清净

  圣僧者,谓:正行、应理行、质直行、和敬行。


  僧,即僧伽,是千百万魔众不能令其舍弃远离解脱正道之人。圣僧者--即是大乘僧伽圣者补特伽罗。所谓"大",即是内道佛乘超越世间,故称其为"大"。若依所缘境而分,则有七种殊胜功德,即名为"大"。诸圣僧众,于中安住,确立"乘"义。

  远离一切过患,自相续守持戒律学处,则称其为正行。通达佛法诸义,自相续安住禅定学处,则称其为应理行。不住常断诸边,自相续安住正见智慧,则称其为质直行。比丘、沙弥,比丘尼、沙弥尼--所有僧众,为利有情,见解戒律皆然相同,共趣解脱,则称其为和敬行。

  另一种解释是:若略说正行,则是遮止衰败,引入正道。若广说正行,则是应理行、质直行、和敬行。其中,"理"即解脱。"行"是趣入无学果位。"质直"为圣者之道。经中云:"质直即是圣者道。"这是从有学道角度而说的。所谓"和敬",就是所有趣入圣道的僧伽大众,皆无退转,趋入涅槃城。"入者"--就一般僧人而言,僧众之间入于圣道,宗趣同归,无有不同。或者,正行即是远离舍弃、谬误、曲折、退转--而获得正行、应理行、质直行、和敬行。也就是说远离非正行等四种颠倒,趣入真实无误解脱正道。而在世间,就是相续清净的僧人。《阿含经》中云:"我末法中出家人,志求菩提微妙果,于浊苦恶世界中,常在如来清净众。僧中或有求四果,或以证果在僧中,此等八辈诸上人,和合僧中常不断。或有深广学智慧,或有息虑习诸禅,并皆集在僧众中,犹如百川归大海,殊胜妙宝大德僧,长养众生功德种,能予人天胜果者,无过佛法僧宝众。"

  谈到相续清净,皆是就僧伽内心隐匿功德而言。末法时期,多有人喜欢观察出家人言行仪表如法与否,或以名声高低判别成就高低。金刚上师法王晋美彭措醒示说:"末法时期,人凭名份高低取舍亲近善知识,这是不好的。"《赞僧功德经》中云:"凡人肉眼难分别,犹如灰覆于火上,或有外现犯戒相,内秘无量诸功德,应当信顺崇重之,贤圣愚凡不可测。或有外现具威仪,或示未能舍其欲,外相人观谓凡夫,不妨内即是其圣。内如四种庵罗果,生熟难分不可别。如来弟子亦如是,有戒无戒亦难辨,是故殷勤劝诸人,不听毁骂僧宝众。若于僧中起邪见,当来定堕三恶道,世尊亲自以梵音,金口弘宣诚不妄。"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3:58:23 | 只看该作者
丁二、胜田功德
  所应礼敬,所应合掌。清净功德,净诸信施。


  了悟甚深法性,相续清净的僧伽--圣僧,世间无论何人,皆应对其双手合十,表示恭敬。因为,只有仰赖僧伽,才能引导众生,趣入解脱。所以,天人与人都应虔心顶礼--此即是所应礼敬,所应合掌。经中云:"大悲世尊礼大众,尊敬和合大德僧,诸佛尚自致殷勤,何况凡夫轻慢众。"

  诸圣僧众,以殊胜功德作为相续庄严,此即清净功德。诸圣僧众,是吉祥福德之田。"吉祥"是祥瑞与圆满的总称。"福德"既是吉祥又是福报之义。世间出世间一切福德吉祥圆满,全然依靠僧众产生,因而称其为一切福德之基源。三位或四位僧伽以上,名为僧团。僧团大众,远离过患,唯有功德,即使用三千大千世界的财物供养,对其不成障碍。对僧众或一位圣僧作供养,不仅没有过患,而且令有情培植善根,增上福报,即称其为净诸信施。经中云:"唯当尊重生敬心,因此受胜诸天报,佛日灭没虽久远,僧宝连晖传法灯。犹如龙王降甘雨,大地萌芽普洽润,和合僧宝亦如是,雨于如来妙法雨,滋润枯渴诸群生。"

  因此,僧团相续清净,于他有情自然成为无上供养之处。


  丙二、因具功德胜赞无上福田

  所应惠施,普应惠施。


  宛若田地肥沃,庄稼茁壮成长--供养僧众殊胜福田,利益极大,能生无量利乐。此即是所应惠施。无论何时何地,堪为整个世间众生最大供养处,与之相等者无曾为有。此即是普应惠施。世间众生被烦恼染污,而僧众却于染污中解脱--犹如毫无瑕疵的如意宝之王,堪作世间无上庄严。

  有的注疏中,是以修行品位来予以解释的。对资粮道位行者,所应礼敬;对加行道位行者,所应合掌;预流果位行者,清净功德;一来果位行者,净诸布施;于不来果位行者,所应惠施;于无学阿罗汉果位行者,普应惠施。

  对于僧人,无论其是形象出家人,还是破戒出家人,在充分了知僧宝功德之后,亦应恭敬供养,并能生起无量福德。谈到出家功德,在《本缘经》中云:"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僧衹律》中说:"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离三百六十三万六千岁三途苦,乃至醉中剃发,戏里披衣,一晌时间,当期道果。"《赞僧功德经》中云:"破禁比丘虽无戒,初心出家功德胜,百千万亿白衣人,功德纵多不及彼。出家弟子能堪任,继嗣如来末代法,万德无量在俗人,不能须臾弘圣教。最下犯禁破戒僧,供养由获万亿报,是故世尊赞胜因,天上人中受尊贵。是故殷勤劝诸人,勿毁如来僧宝众,今生习恶因缘故,当来业成亦毁佛。缘兹身口意业支,永断世间人天种,当堕三涂恶道中,亿劫沉沦无休息。"《阿含经》中云:"好说众僧短长者,自堕亦引无量众,是故智者善思量,勿于僧中起轻慢。善自防护口业非,莫谈此持彼犯戒,若一恶言毁沙门,当堕泥犁受极苦。"经中云:"何人每月平等心,上供下施无余供。若对僧众生信心,前者功德较后者,不及十六分之一。"《赞僧功德经》中云:"人身难得生人中,佛法难逢今已遇,如何于妙良福田,不种当来功德种。是故诸人应善思,闻经僧中应惠施,依经我略赞僧宝,功德无量遍虚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7 13: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