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霖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慧律法雨—找回内心的平静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20:09:07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我们消除心中一切的对立观念,就能契合进入不二法门,达到心里最高超的平衡。



谦受益,满招损



我们要随时观照自己,检视是否有贡高、我慢的习气,如果有,就一定要修正。



想改掉骄傲的毛病,首先要懂得谦虚的哲学,因为谦虚是保护自己的方法。例如:有人称赞我们:



‘××事都是因为你的关系才能成功。’



我们应将功劳与大家分享,并应该谦虚的回答说:



‘这是靠大家通力合作才能成功的。’



就像我有时到各地去演讲,弟子会告诉我:



‘很感谢师父慈悲莅临,为大家说法。’



我回答:



‘如果没有主办单位辛苦的筹划,又没有专程来听演讲的人,我要说法给谁听呢?所以该感谢的是大家。’



谦虚的人,对待别人的态度都是‘你大我小’、‘你对我错’、‘你好找坏’,如果以这种观念处世的话,就不容易被人伤害。



曾经有一位老和尚,受到了他人的毁谤,但态度仍然非常从容,内心丝毫不为所动;一天,他拿著锄头在庭院里锄草,突然有一个人莽撞地跑来谩骂他、诅咒他:



‘你这骗财骗色的老和尚!’



老和尚听了没有生气也没有解释,只回答说:



‘你自己没有就好了。’



修行者心中光明磊落,不被环境所转,抱持著「如果我骗财骗色,我下地狱;但是别人没有这样就好了!’的态度来面对毁谤。不像一般人若听到他人的毁谤,会气得暴跳如雷,觉得受了伤害,大修行者却可以洒脱自在地一笑置之。



‘谦受益,满招损。’谦虚的人的路愈定是愈宽广,也会受到他人的尊重;而骄傲的人,则不易为别人所接纳,并且容易为自己树立敌人。



律己与宽人



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不要咄咄逼人。



就像如果一位出家人犯了戒律,或在家居士过去曾造了很多杀业,甚至毁谤三宝,学佛的人都应以慈悲关怀的心来原谅及开导他。



所有罪业中最严重的莫过于‘毁谤三宝’,一般人不学佛、不相信佛法,因为因缘未至,当然无可厚非,但也请千万不要破坏佛经、毁坏佛像。



有一次我到左营帮人助念,结果一接近死者,全身就起疙瘩;因为他的死相很难看。当我为他加持时,心里面总是不太对劲,想其中必有缘故。一问才知道,原来他太太以前学佛,常到护国寺听经,先生因不赞成她学佛,就将家中的经书烧毁,海青剪破。



我们无法与佛法结缘,不相信佛法,这倒还无所谓,但千千万万别烧佛像、毁经书啊!



世俗也常说:‘做人不要做得太绝,要留后路给别人’。



人大都是严以律他、宽以待已;即使本身犯错,也会想尽各种方法来宽恕自己的罪过,这恰与弘一大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修持完全违背。



此外,切记勿在众人面前公开谈论他人的隐私,因为人人皆有自尊心,揭人之短、传人是非,是很没有道德的。



事实上,不造口业,自己才是最大的受惠者。



佛陀说:‘要原谅别人的过失,因为我们是由业力而来的众生。’严以律己,精进办道,不谈论他人的是、非、对、错,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



生活禅



学佛要能有正确的修行观,才能开启内在本有的智慧。



有的佛教徒在尚未学佛以前还算是很快乐的,但是学佛以后,他自己觉得痛苦,旁人也跟著难过。



曾有一位女信徒的先生跑来找找,向我‘讨回’他的老婆。他抱怨:‘从他太太学佛以后,每天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做修行的功课,家事不做,小孩子上、下课也不接送;而我下班回到家里,肚子饿得不得了想吃饭,她却叫我带著小孩去馆子吃。’如此,平日和谐的生活不再,增加的是每日固定的争吵。



在家居士有心学佛是一件好事,但必须认清楚自己与出家的法师在修行上是有分别的;不论修行的基本态度或修行的方法都应该不相同。



出家人以修行为他一生的职志,每日必须花很多时间在念佛、拜佛或打坐等等,与修行相关的功课上。而在家居士就无法做到如此,因为如果你每天花十多个小时来做功课,结果住住是造成夫妻感情破裂、亲子疏离,友情消失。因为你为了‘修行’而忘了自己的本份,自然而然,学佛就变成了一种痛苦与负担。



事实上,修行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绝不是有了师父不要老公,有了佛法就不用吃饭。



学佛了,更应先尽到自己为人妇、为人母的本份,将家庭料理照顾好之后,这样,你用多余的时间来念佛拜佛、亲近三宝,不仅家庭和谐美满,而自己也更能以观照的工夫来突破贪欲与执著,巧妙地思惟如何运用佛法待人处事,如此,智慧才能获得提升与开发。



六祖慧能大师曾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学佛之人若无法将佛法落实在平常的生活上,不能从身、口、意三业之中彻底的反省与改变自己,以得到革新与超越,那么,你对佛法的追求将也会是虚妄一场。



老实念佛制心一处



老实念佛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有人问我:‘法师,我今年七十几岁了,随时可能会死,已经来不及参禅悟道,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参访善知识,你可否告诉我有那一种最快、最直接的修行方法?’



我会告诉他:



其实,不只是濒临死亡的人可以念佛,任何人都可以修持此法门,念佛法门是老少咸宜的。只要专心持诵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20:09:44 | 只看该作者
念佛,要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要为了赶速度、拼数目,佛号连成一起,字音无法分辨的一直念,这样无法摄心,当然对修行毫无助益了,所以念佛要不急不徐、了了分明的念,才会有成就。



修行办道无奇特之处,唯有细水长流,不夹杂、不间断,蓦直修去。如果以净土法门为主,印光大师告诉我们每日的功课如下:早上诵普门品、持大悲咒二十一遍,晚上诵佛说阿弥陀经、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号、观世音菩萨圣号百千声。



修行要专精、一门深入,不要今天修这个法门,明天又修别种法门,到最后那一种也学不好。有一位老居士,没有学佛,也一直没有因缘听闻佛法,他可能只是听说念佛的好处,于是他就自己这样持诵:‘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一天,到他临命终时躺在床上,一时竟不知道是要念‘阿弥陀佛’或是‘观世音菩萨’。



虽然凭著诚心与愿力也是能往生西方净土,但力量总不及专心持诵一佛圣号来得大。



所以平时学习训练控制自己的心是非常重要的,佛遗教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以世间法来看,如果能将所有的精力、智慧、感情、理性投入来做某一件事,就自然容易成功,修行当然也是一样,制心一处,就会激发出无量智慧。



所以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这样,命终时,自然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明辨佛神



学佛第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有正如止见!



许多人虽然已学佛了,但仍神、佛不辨。佛教徒应厘清一个观念,那就是佛与神是不同的。



释迦牟尼佛是已觉悟人生、宇宙真理的圣者;他放下一切世俗荣华,在深山丛林中修行,于菩提树下悟道,继而为众生说法,教化众生,开启众生的智慧,去除众生的烦恼,让众生觉悟菩提,成圣成贤。



因此,佛是超出三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得到解脱的圣人。



至于神呢?在道家、佛教以及《易经》中则各有异说,但总括而言,凡是有浩然正气、正直无曲,对国家民族有所贡献的,死后皆可成为神。



众神也有正邪之分。如关公、岳飞、文天祥,死后,因为其凛然之忠义精袖,广受后人敬仰拜祭,是了不起的正神。而邪袖,则乃是依照邪术修炼成为精灵的物体,虽亦有神通,但仍脱离不了鬼道。



此外,还有天神、地神之类,有某些教派说天神皆由玉皇大帝(佛教称为帝释,居欲界忉利天)所册封,如雷神、电袖、水神、火神、稼穑神、祸福神、草木神等;地神如城隍爷、土地公(城隍爷如阴间县长、土地公则如阴间邻里长)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神的福报虽然也不错,可是依然没有断除烦恼,仍无法超脱三界,等到福报享尽,还是要堕落轮回。



由此应知,神不是佛,也非菩萨,佛教徒应该加以审慎观察,以免神佛不分,杂陈供奉,如此怎够资格称为正信的佛教徒呢?



嫉妒猜忌蒙蔽心性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解自己。



在现今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社会里,人们常因狭隘的心态,引发利害冲突,产生种种烦恼,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处处为自己设想,产生分别与对立的心,更因个人的主观,漠视客观环境的存在,于是,障蔽了自己的心性,导致将心态陷于不平衡,进而造成人我之间的不和谐,导致无谓的纷争与忧扰。



像同事之间,虽共处同一办公室,却终日互相猜疑,于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要斤斤计较,动辄相互向老板告状,说是自己受尽委屈,要求这要求那,时而滋生事端,破坏办公室的气氛;事关自己的利益,争取也就算了,有时还要涉及无辜,令周遭的人也倍感压力;此种行为,其实是一颗心被嫉妒及猜疑蒙蔽了,以致做出丧失理性的事情,真是愚痴啊!



例如有一次颜渊在为孔子煮稀饭时,天花板突然掉落了一样脏东西,于是颜渊就用汤匙将它舀起,咬咬看它是什么,碰巧孔子在他身后,见状便不高兴地说:‘唉!这个颜渊怎么这么不懂敬师的礼节呢?’



孔子将此事告诉子路,子路脾气很坏、个性冲动,马上跑去找颜渊算帐;待颜渊讲明原由,子路才心平气和地向孔子说明。



孔子便集合弟子们说:‘我孔丘亲眼目睹颜渊偷吃稀饭尚不真确,更何况平常在大街小巷所听到的是是非非,又怎么会准确呢?’



人本来可以过著快乐的日子,但我们却会为了一点小事,把自己搞得烦烦扰扰,无法宽恕、原谅他人,只想改变别人,而又不反省自己的人,将会抱憾终身而随业力堕落。



认识无常



认识生死轮回的本质,是学佛非常根本且重要的体认。



生死从何而来?由众生的起心动念而来。我们起了一个念头,内心就凝聚一股力量,让人无时无刻不去想它;好比说一个人执著金钱,出门时,心底就惦记著它,整天担心被偷、被抢,或者盘计著如何聚集更多财富。畏惧死亡也是一样,走在路上,远远地就好像感觉前方摆了一副棺木,非得绕一大圈的路来闪躲它不可。



心中的执著断不了,就无法明心见性,那面对生死、轮回时,自然也将处于恐惧边缘。



学佛的人,应学习以平常心来看待无常与轮回。



永嘉玄觉禅师曾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有一天一定会到来,因为这是生命的实相!面对死亡,就要有我必会死的认知,佛说:‘生者必灭,会者必离,盛者必衰。’如此观想,早日采取解决死亡的决心,才能深入体悟佛法的真义,获得解脱。



死亡也不是涅槃的等义词,解脱是指当下无烦无脑,不是人死了双眼一闭、双腿一蹬,才叫做解脱。



一个人透过体验无常和观照缘起,自然了解人生的种种变化,事实上,只不过是一个过程的生住异灭,有时虽很美好但也是不能持久;有时虽然痛苦,但时间总是会过去的。所以,不要害怕无常到来,因为‘无常’是人生最好的启示,它让我们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能升起智慧的观照。



因此,学佛不只是对死亡的寄托,也不仅是死了以后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已。听闻佛法的目的,也包含开启智慧,正确地去看待人生。



无明与业力



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终至不能自拔。



依惑造业,业苦无尽,这种重覆的轮回,在学佛的过程申,必须加以追根究底!



什么是‘业’?梵语Karman,音译为‘羯磨’,义译为‘造作’,以现代的语法称作‘行为’;也就是说凡是发自于身、口、意的行为,都可以称‘业’。



那么‘无明’呢?无明就是没有智慧。



人类常会为了一点点事情,就放不下、看不开。记得有一位老先生,告诉我他觉得活在这世界上已经毫无意义,他很想自杀。



我问他遇到什么事非自杀不可呢?他叹气的说:‘我的儿媳妇实在有够可恶,吃要吃好的,做要做轻松的,早睡又晚起,说她几句,她又不高兴。想叫我儿子和她离婚,但又考虑到他们已有三个孩子了;但如果他们不离婚,每天见了她又都一肚子火!这种日子好像每天被刀割一般。’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20:10:17 | 只看该作者
我说:‘老先生!那你就得感谢她了。因为她就是你的善知识,如果没有她这样的磨炼,你又怎么会了解世间的苦呢?不如将自杀的勇气拿来念佛,别理她不就得了。’



我们总是会这样想:只要对我们好的,才是好人;其实不尽然。有时对我们好的人,却往往是这一生中最令你失望、痛苦的人;而对我们不好的人,反而可能是成就我们的善知识。



人,往往就因为看不清世间万事万物的真相,于是境界来临,受到业力阻扰时,往往不去寻求症结所在,反而想以逃避的方法(例如:自杀)来解决,如此不仅无济于事,更是增添苦恼。因此,如果能够认知:对我们不好的人(或逆境),可能是成就我们;在逆境中打开自己的心结,不正是自性的升华吗?



突破感情的樊笼



报上登载一则新闻:‘一名男子在旅社将他女友的头砍断,并挖出五脏;原本这对男女在谈恋爱时,是多么的柔情蜜意、卿卿我我,但却因彼此的冲突,而造成如此悲惨的结果!这不正应验了古人所说的:‘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之教训吗?



这名男子在杀害女友时,为何没有考虑到犯下此滔天大罪,将来必须承受多么可怕的果报呀!众生往往因一时的冲动或积压的情绪,一颗心被恶念迷惑住了,丝毫未曾想到,其后果是什么!



‘业’是一种来自累积的妄想和念头。



念头与感情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感情虽不是坏东西,但是一般众生的感情,大都只针对自己的父母、子女、丈夫、兄弟姐妹和朋友等,对他人就很难流露出真情。



感情得到升华,就是爱;爱的升华,就是博爱;再加以升华,就是慈悲;而慈悲的最究竟,就是大慈大悲,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另一方面,感情若受到过分的发展就容易形成欲望,如偏重于肉体的占有,到头来就将会演变成自私而束缚的牢笼。



因此,我们要学习如何升华自己的感情,不让它过度畸形的发展,从实践佛法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菩萨六度)中,转化与提升自己感情的层次,使感性与理性得到平衡与协调,突破感情的樊笼,成为一个觉悟的人。



惯性与束缚



业也是一种意识的惯性作用。



有人很容易起烦恼,碰到一点小事就很敏感;一件事情,今天跟别人说过也就算了,但在他的潜意识里,却隐藏著一股力量,很不甘愿,逢人就说,到后来小事变大事,也使别人对他丧失信心。



例如:常说谎的人,欺骗对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饭。但他说一句谎,就必须编造十句来掩饰;十句谎言,就又编了一百句来遮掩。最后,纸包不住火,而受到最大伤害的,还是自己。



因此,不论我们读过多少书,是否有修行,脚踏实地非常重要,不要只是培养意识的惯性作用;像说谎成了习惯,不说谎都不行。



业又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束缚。



有一位在家女居士来找我,说已经替丈夫生了三个小孩,家庭也照顾得很好,可是每当小孩入睡后,准备要念佛时,先生就会阻止她,不让她学佛。



于是她请问我:可不可以和先生离婚。我说:‘不至于吧?离婚!三个小孩怎么办?’



她说:‘先生分两个,我分一个。’



我说这不是办法吧!便劝解她:‘佛在心中,念佛也可以在心中默念,不一定是要告诉你先生!这样,你先生就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在念佛;或者是利用先生、小孩不在家的时间来修行也可以。这么轻率就谈离婚,是不是人没有智慧了。’



业有时如此,这位女居士为什么无法嫁给可以和她同修的丈夫?而是嫁了一个阻碍她修行的人呢?这岂不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束缚?



宰制己念



有一位信徒这么问我:



‘猫咬死老鼠,是不是在造业?还有是人打死老鼠罪业重?还是猫咬死老鼠罪业重?’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猫咬死老鼠造业了吗?如果我们了解‘唯识学’,就比较容易解释了。



在六道轮回中,以人的造业力最强。猫蛟死老鼠,严格讨论起来,是一种果报。因为猫生来就会咬老鼠,那已经成为它的本能之一;另外猫被人当作宠物来饲养的,那则是它的福报。



而人打死老鼠就不一样了!佛法讲的是起心动念;当我们看到一只老鼠咬破衣物,就发起嗔恨心将它打死,这在我们八识田中,就已经种下了恶因。



猫咬死老鼠虽然也是‘杀生’,但老鼠对它来说,是一种好吃的食物,因此猫虽也得承受果报,却与人所造的业大不相同。



经由身、口、意所累积下来的行为,即称为‘业’。像身体造的业:杀生、偷盗、邪淫;口舌造的业: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识造的业:贪欲、嗔恚、愚痴等等皆是‘业’。



猫咬死老鼠,人打死老鼠,就属于身体所造的业。然而在这个世界中,又以人所造的业最为严重;因为人有思想、智慧,可以透过思考来下决定,所以一个人在八识田中所种下的恶因、善念,也都将在生生世世不断轮回中接续承受下去。



因此,佛曾说:‘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就是告诉我们众生能得到这人身,是很难能可贵的。十方三世一切佛,不在天上成佛,不在恶道成佛,唯在人间成佛,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人是三界六道众生之枢纽,要向上向善,或向下向恶,对人来说也是最容易,也是最快速,我们也常说:‘善恶一念间’,所以,如果每一个人都懂因果,行善业,这个世界的环境,也将较为清净美好。反之,则成为垢秽污浊的地方。



了解以上的道理,我们也将会珍惜这个世界,也更知道学习控制自己念头的重要性了。



破我、法二执



我执与法执,是学佛人最需要超越的障碍。



‘我执’是很严重的一种心灵病态,也就是指人无法彻底了解自己,所以对种种有关于‘我’的事物产生错觉,认定为是我所拥有,是我的,因而过份执著,以至于捆绑束缚了自己。



好比‘人世无常’,但是我们往往不去认识、探究无常是什么?无法给自己一个健康、正确的观念,通常误将世间一切视为永恒;直到有一天,因为疾病,住进了加护病房,才突然感到死亡的恐惧,才开始担心能不能平安出院!然而,即使在濒临死亡时,却们想再与死神搏一搏,不会设法为自己住生预做准备,这就是我执的一种错觉。



佛曾说:‘人都是活在一种错觉当中,不知道死神随时都可能降临,误将此‘假我’认为是‘真我’,以‘无常’当作‘永恒’,不知‘生者必灭,会者必离’缘起正观的道理。’



而所谓的‘法执’,是指无法透视法的真相;是来自于知识上、见解上或宗教信仰上的错误执著。



单就信仰而言,信仰的本身并无好坏,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与他自身最相契合的宗教,运用智慧理性的判断、探讨为什么此宗教值得我去信仰;可是有些人就会有一种心态,当他专注于一种信仰时,对其它宗教就一概持否定态度,逢人就只赞叹己宗,贬低他派,仿佛只有他所选择的宗教信仰才最正确、最优秀,这就是一种法执。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20:10:47 | 只看该作者
因此,学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内心存有对我或对法的成见,境界现前,遇到与自己想法意见看法不同时,心中就容易生起烦燥与嗔恨心。但如果能够放开胸怀,以欢喜心去接受遭遇的事物,偏执的心态就将会得到修正,而懂得念念反观自照,境界反而成为反省的工具与修行之增上缘。



所以,我常说修行是点滴的工夫,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要做到的确并不容易;一定要历经琢磨、淬炼,才能够超越、解脱。古大德不也是如此说吗:‘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吗?



谈助念(一)错误处理



依照佛教之观点,生命乃是轮回不息的一种状态。



一般人在生命刚结束之后,神识(第八意识)还没有脱离身体,仍然有知觉,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全身冷却,神识也出离了,才算真正死亡,并非只如医学的观点,如心脏、呼吸停止或呈脑死的状况,即宣判死亡。



所以,当人在断气之后,神识尚未离去之前,心灵是最痛苦的时刻,刹那刹那,一生的经历如电影般,一幕幕重映眼帘。有人会因为感伤于往事而流泪;有人会因贪恋世间情爱、钱财而难割难舍纠缠矛盾,有人因为心愿未了,而却将遽然离去感到悲伤苦恼,也有人因冤屈末伸,而不甘愿瞑目而去。此时此刻正是悲苦交集之际,倘若听闻哭声或见到喜欢兴讨厌的人,或被搬动及错误的触摸,势必对即将出离身体的心灵,造成莫大的打击与伤害。



一般人,只要亡者一断气,随侍在旁的人马上就会悲哀啼泣,或抚搂亡者嚎啕大哭,或任意搬动强令正寝,或趁身体未冷时为之沐浴穿衣,或注射强心针,或才断气立即被送入太平间冷冻库,或当天即被转送殡仪馆而两三天后随即举行火葬。



这些行为对神识来去仍有知觉的亡者而言,算是极为残忍的一种虐待举动。



例如:有一次,我帮一位医生的母亲助念;由于这位医生在北部上班,母亲在高雄,当他得知母亲病危而无法及时赶回高雄时,便请我先为他母亲助念。当我到达现场时,临场实际经验告诉我,她确实已经往生了;可是,当这位医生赶到时,并不相信母亲已经走了,硬是要为她急救、打针。结果,经过一番折腾,死者双目怒现,全身散发恶臭,嘴巴一直张开,久久无法合拢起来。



举出以上例子,无非想要呼吁大家,一般人在气绝之后,神识仍然是有所感受的,我们千万勿将一些往昔一直习以为常的处理方式及错误举动,加诸在亡者身上,致令他们痛苦异常,若让临终者升起无可抑止的嗔心怒火,将可能导致亡者堕落到悲苦难忍的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中,因此,不可不知错误处理之严重性。



谈助念(二)如何助念



人刚断气,虽然看起来好像已经死亡,但是,一般人神识尚未完全离开身体,因为其往生之处尚未决定,所以在这个时候为他念佛助他一臂之力,有很殊胜的功用。



然而如何助念?又该留意什么呢?



首先,在我们发现此人脉搏、呼吸已经渐弱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为他助念。再者,人在临命终时,已经相当痛苦了,为避免无谓的噪音,助念时应该使用引磬而不要用木鱼,诵经也可以省略,只要念四字佛号(阿弥陀佛)即可,时间以八小时以上为最佳(从断气时算起)。此外,切记助念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



至于什么情形之下,使用木鱼比较恰当?



当人在临命终出现乱语、怪叫,或是好像见到鬼一样脸色发黑发青等情形时,就应该敲木鱼念诵往生咒四十九遍或一百零八遍。



我曾经处理过一个例子:有一位女信徒的父亲,由于是在半夜里睡死,直到隔天清晨才被发现,究竟已经死了多久也没人晓得,而且当他被发现时,脸色完全发黑。于是从早上八点多开始,虽然二十几位在家居士帮他助念,可是七、八个钟点过后,亡者的面色仍未稍褪。



因此,在这种情形之下,再为他助念已经没有任何效果,只要敲木鱼诵往生咒就可以了。



所以,当知一般人到了临终的关卡上时,正是四大分离、诸苦交集,自己丝毫不能做主,完全必须依靠他人的帮助。因此,当知助念对临终者有多大的助益了!



谈助念(三)金光明沙与陀罗尼被



临终处理除了透过助念的方式之外,还可以使用加持过的‘金光明沙’。根据不空三藏翻译之《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明真言经》所记载,持‘光明真言’及‘六道金刚咒’等,各一百零八遍加持土沙,散于亡者的遗体或骨上及坟士,能帮助亡者除去一切罪障、脱离恶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种加持的功能,主要来自咒力、愿力和心力三种力量的结合。透过这三种力量,转变被加持者的心念,帮助他安然度过生死的关卡。



金光明沙的使用方法略述于下:



一、采土葬时:



(1)未盖棺时,依法将金光明沙洒于亡者额头上。



(2)已盖棺后,则洒于棺木上之垂直对应于头部的位置;用胶水先抹于棺木上,再洒金光明沙。



(3)若已埋葬,则洒于坟墓之上;先以少量遍洒坟土,再估计额头垂直位置,于其上方散洒金光明沙。



二、采火葬时:



(1)、(2)同土葬方式处理。



(3)火葬之后,骨灰置于骨灰坛中,再洒一些于坛中。



除了金光明沙之外,陀罗尼被(往生被)也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德加持力。任何众生在临命终时,将此陀罗尼被覆盖其遗体之上,能令亡者消业灭罪,阻挡其过去世一切冤亲债主或魔障之寻扰,使其得以身心安乐、顺利往生。



最后,除使用金光明沙与往生被之外,一般人在重病时期以及去世四十九天之内,如果家人能茹素并结集为亡者持诵地藏经,或观音菩萨、弥陀佛之圣号,乃至六字大明咒、六道金刚咒等经、咒、佛号,则更能令其得大利益,令未转生善道者令其趣往,已转生善道者增其福德,已往生极乐世界者,并使其莲品增上,令冥阳两利,共沐法喜。



解脱之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生。花四十九年弘化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根器,做了深浅不同的指导,于是,发展出有八万四千法门,这与孔子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在这么多法门背后,其共通之情神,无非是想透过身教、言教来开示每个人,使之启发智慧,平息烦恼,达到真正的自在与解脱。



那么什么叫做‘解脱’呢?



从定义上说,所谓解脱,就是彻底地解放、脱离烦恼的束缚,获得身、心的清凉与自在;好比一位囚犯当他全身被加上脚镣手铐时,就没有自由;可是除去了这些束缚,使得解脱一样。



人生活在浩瀚宇宙,受到环境、社会、身心种种内外在因素所拘束、障碍,诸多不得自由。父子、兄弟、夫妻、同事之间,也往往因为一点点意见不周,谁也不肯服输退让;为了一个‘我’,彼此僵持不下;为了一个‘我’,因而陷入纷争、罪恶、烦恼、痛苦的深渊……。



佛说不要用抗拒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凡事以对立的心态对待,唠叨、抱怨就会不断,如此便难以宽容的心来原谅、接受他人不同的见解,于是就很难活得快乐、自在。我们想要解脱,一定要先了解心的毛病,面对现实、面对社会,以智慧来圆融事相、超脱凡情。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20:11:56 | 只看该作者
俗话说:‘人有三千烦恼丝’。佛说:‘八万四千烦恼’,不管从深或浅的角度来探讨,障蔽自性清凉自在的根本烦恼,终究离不开我见、我爱、我慢、我痴等四大烦恼,而要去除这四大恶源,也唯有从心下手,乃能究竟解脱。



所谓‘我慢’,是指以‘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骄慢心。简言之,即指自尊心过于强烈的心态。



自尊心过于强烈的人,内心其实是脆弱的、无助的。人常常为了保护自我,不容许他人毁谤、批评,于是虽然给自己套上一个圣人的外壳,其内心却充满著高低不平的尊严,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



置身在这个婆婆世界,每个人都非常我慢,你切记勿祈求他人给你面子。在个人修养方面,应该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倘若遇到非常骄傲,言语暴躁直冲的人,更应当以忍耐、谦退、柔和之心来应对,如此便可以避免无谓的争执和纠纷。



而‘我痴’则可说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痴’在经典上又解释为无明,亦即内心无光明、无智慧。人的内心如果没有智慧,就会有偏差的行为。



当一个人须藉由外界的赞美过日子,或受到外在环境影响,而激增对物欲的需求,或痴想一步登天、一夜成名之时,他将会因期待与失望,而陷入苦痛焦虑的深渊。



在这社会上,不乏为名为利而汲汲营求高官路禄俸者,而当有那么一天,让他从小人物变成了大英雄时,往往会因为过度自我膨胀,遭人所恶所弃,可怜的是他却身陷其中仍不自知,依然嚣张、跋扈,唯我独尊。他虽然拥有一身虚名,却得处心积虑维护他的地位、权势,甚至因此不惜出卖、伤害他人,以保护自己。



佛说:‘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你痛苦,唯有你自己!’智慧之言,的确值得我们深省。



‘我见’:就是看法不同。一般人,都会执著在五蕴(色、受、想、行、识)背后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也就是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这种意识型态,就会导致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是对的;地由于强烈的‘我见’,致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不必要的争执,好比夫妻之间,因为看法不同而发生争吵,兄弟之间因财产分配不均而对簿公堂,这种事情亦多有所闻。



记得有一次我帮一位亡者加持,这位居士有个独生女正好信佛。由于亡者一再交待丧事一切从简,并以火葬方式处理,然后把遗留下来的钱拿去布施,救济贫苦。可是,因为他的几个儿子都未学佛,觉得自己经济上并没有什么困难,所以执意要请几百部花车上隆隆重重得办理丧事不可,而且,一定要风风光光一下。



儿子多,而女儿只有一个,加上意见分歧,于是争论不休。这种情形,我在一旁看得实在很痛心!



‘我爱’是指深深执爱著自我,通俗而言,就是所谓私心。



人最大的私心,是爱自己。凡是和自己有切身关系的人情世故,都是他贪恋、占有的对象。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夫妻、男女之间的感情,是独一无二、不容许第三者的介入,连子女对父母的情感,也不容他人占有、分享。从事物的角度来探索,人往往为了权势、地位、名利,因此患得患失。得不到时,处心积虑想争取,得到了又怕失去,而失去之后又痛苦懊恼,整个心便完全充满著这种贪恋、染著、占有的心态而导致内在翻腾不已。



因贪爱所造成的烦恼,其实是无量无边。当一个人过分执著于自己所拥有的,沉醉于成就当中,是非常容易迷失的。



事实上,当我们死了之后,什么也带不走,只有那些因为功名利碌、私心染著所造下的业,会紧随著我们生生世世而轮回,所以,想要修行得到解脱,一定要从去除(我见、我爱、我慢、我痴)这四种心态下手。



学佛三要件



学佛要具足三个条件: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照见五蕴皆空。因此,需要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来引导、善知识能启发你内在的觉性,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向觉悟。尤其在阅读经典方面,若无师父的教导,就容易以自己的观念,将佛经义理扭曲,这是很危险的。譬如打开《大乘起信论》,其中‘三细六粗’,三种细的?六种粗的?《往生论》、《十四讲表》自己看,好像是这样?又好像不是!所以,要多多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就是我们的法身父母。然而由于现今工商社会非常繁忙,若无法长期跟在师父身边修学,不妨多听录音带,反覆的听,薰习久了,渐渐也能有所体会。这也是现在工商业社会弘法的变通方法之一,能不受时空限制,让大家接触与听闻佛法。



二、要有好的环境



一棵树的成长,除了有种子之外,还要土地、阳光、空气、水等的灌溉与培育,也就是说,先天的条件还需配合后天的环境,像参加各种法会,以大家共修的力量来互相提携、讨论与研究,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三、要能自觉



佛法就是真理,即佛陀在菩提树下所发现证悟到的,佛陀发现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此在四十九年说法之中,不断教育弟子们如何自觉。



‘觉’就是一种自我反省的工夫,随著你反省的深度,就越能体会到佛法的真实。内在净化到某称程度,本性的作用一发挥出来,般若智慧获得开采,那就能转凡成圣,与诸佛‘同一鼻孔出气’。



当然,自觉也要有条件,根器够的人,一句话即见本性,根器不够的人,那就要好好地亲近善知识,亲近三宝,多听录音带。



观照无常



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对法的觉受较薄弱。



学佛最怕一种人,师父问他:‘你有什么问题?’他说:‘师父,我都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人问题才大,他的问题就是不晓得自己的问题在那里?



没有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是自己观照得不够透彻,那就需要因缘的启发。譬如有人,你跟他说生死无常,他体会不出来。有一天,回家的时候,别人告诉他:‘你姐姐被车子撞死了。’他赶去医院太平间一看,哇!七孔流血。



这姐姐长得这么漂亮,一下子突然死了,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然后,痛哭流涕。如此一来,慢慢地就能接受无常的观念,这种是属于间接的方式,要靠因缘事相上的提醒才能觉悟的人。



另一类人,上根利智,感受性很强,和他讲佛法,他会马上顿悟,就如六祖慧能大师,听《金刚经》中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悟了,就知道了。这种人是属于能接受直接教育、有宿性善根及大智慧根器的人,一闻千悟;但这是不容易办到的。



今天我们学佛提不起力量,那是因为将生命与佛法分开。因此,有时会知道世间无常,一切都在变化迁流,可是。因对世间法的观照力量不够,一下子又觉得生活蛮愉快的,又忘记了精进。这都是因为平常没有培养观照的能力,所以提不起精神来。



所以,我们要多听经闻法,多薰习佛法,薰习久了就会有力量。如果单凭著一股宗教热情,对‘法’本身却不能安住,那么心性就无法定下来,学佛就不能增上了。



安住心性



佛法最重视‘悟’,不悟的人就像经典所讲的‘煮沙成饭’,那么修行无量阿僧祇劫也不会成佛。



没有悟的人,怎么讲都不对;悟的人,怎么讲都对,都能事理圆融。法的东西,就是如此,除非自己尝到法的喜悦,悟到空性、无生的道理,否则,是无法彻底了解。如果,在每一个事相的动点上,都能与理体相应,那么,一切都能化成自性清净心。



简单来讲,悟道的人,在每一个动点上,都会觉得很有意义,不管洗厕所、捡菜,或者别人批评他、赞叹对一切境界,都能如如不动,安住在无量的喜悦与安祥当中,对生命有了主宰,我们就成为最会享受生命的人。



‘不懂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众生就是这样,因为无法透视世间无常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20:12:21 | 只看该作者
,追求五欲时,感觉很快乐;可是快乐一过,就是更大的空虚。不懂得无常,当然更不懂得空。整天颠颠倒倒、反反覆覆、烦烦恼恼,如果讲他,他还会编织一大堆理由,所以佛说众生是‘可怜悯者’。



还有的人,认为‘生命是无常,佛性是常’,这是很严重的错误;这是所谓的‘自性见’。佛性是常,就成了一潭死水,没办法转凡成圣、转烦恼为菩提。佛性如果是无常,则又成了生灭的世间法,无法进入大般涅槃的境界。



安住心性,理体与事相必须配合,所以,佛门最重视‘悟’的工作,不悟就会落入自性是‘常’或‘无常’的逻辑思辨之中,而成为知见,这些东西与自性是了不相干的,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莫拒外境念念清净



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覆的挣扎;重覆的创伤、挫折;重覆的忧郁感;重覆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无力感。然后,才慢慢地体悟出真理。



不过,虽然我们常常在境界申迷失,落人重覆的痛苦烦恼,重覆的情绪轮回之中。但是,我们不怕失败,只怕没有耐心,想放弃。学佛就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儒家说:‘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学佛也是如此,要常想:‘佛何人也?菩萨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也是经过无量劫的痛苦、挫折,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最后才开悟,见性成佛。



尽管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大撤大悟,有‘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的心境,但至少要不断地进步。大家要永远记住一句话,不要抗拒境界,因为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心的显现,抗拒境界就是抗拒你的心。反过来说,对众生好,就是对自己好。如果能永远的宽恕众生,我们的心境就一天天的进步,倘若动一个念头去排斥、伤害众生,等于伤害了自己的慈悲,而失去了寂静安祥。这就像封别人起嗔恨心,对方还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就已经遭到染污了。



所以,永远要保持慈悲喜舍的心念,因为一切生命的浮沉,一切生活的苦乐,全在一念之间。其实,人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不必过著痛苦烦恼的生活。只要慢慢地回光返照,烦恼自然就会减少。面对生活中的创伤、挫折无需挣扎,该来的,终究跑不掉,因果就是如此!因此,多余的烦恼和妄想是没用的,重要的是,你如何把握当下,保持现前一念清净心!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如见。甚么是‘佛之知见’呢?就是‘觉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如果我们一切的修行,无论诵经、拜佛、参禅、打坐、念佛、持咒,若是不能会入不生不灭的本性,那么都还是生灭的对立法。由于无始以来无明的作用,导致众生对外境,总是存在著能所的观念,产生主客二元的对立。除非是究竟了悟,体证绝待的法界、清净的法身。否则,如果能所仍不能断除,一再的透过无明的妄想分别,经由色心二法的主客对立,用生灭的意识心来修行,它仍然会产生妄想执著,六根、六尘、六识虚妄和合,变现了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世界,以及沉沦其中的六道有情。



有人会觉得修行总是起起落落,提不起力量,就想再去找另一个道场。再不然就是念佛没有受用,觉得没有意思,就想:干脆换一个法门来修。



这种种的想法,都是把自己的觉性设定在某种环境与某些条件之下,然后希望去追求、去获得;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众生的无明,就是一直不断地向外执取某些东西,向外追求安慰,要求别人同情,而不知我们的本性是放下取舍分别、放下爱恨恩怨,本性自然就显现出来。



佛法谈的是不生不灭、反观自照的觉性,清净无染的本心。然而,众生就是放不下,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观照都是我们的觉性,时时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只要于一切境界能不执著、无所住、无念、不分别,以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一念回光返照,这就完成了佛道。



自性念佛般若相应



经常有信徒告诉我,他们在念佛的时候,会产生两种现象:第一、一直的念佛到后来,会感到昏沉、想睡觉,提不起佛号;第二、一念佛号,反而妄想纷飞,烦恼不断。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念佛的要领,纯粹是用意识心在念佛。



修学念佛法门,除了在事相上用功外,还要用般若的智慧,了解自性就是我,佛就是我们的本性,然后用回光返照的功夫,不著一切境界。用不执著心,当佛号现前时,通通是全体心性的展现,大用时时现前。但如果用的是意识心,设定一个佛号,然后执持佛号,在事相上念佛。就初学者而言,这是对的,但工夫要纯熟,就很困难。烦恼一起来,就无法念下去,所以,这不是真正的工夫。



用意识心念佛,强迫自己去接受佛号的观念,会造成意识的对立。若是用心性念佛,念而无念,佛号自然流露。有这些现象,这表示悟得还不够,念佛的工夫还不到家,用的不是真心。不用真心念佛,刻意地去寻求佛号,好像佛号在外面,追逐佛号,而并非由本性散发出来的自性念佛,把精神紧绷就会觉得很疲倦。



要突破这种状况,必须体悟到事相的本身就是无常,无常当下就是空,然后,烦恼就减少。建立空的思想以后,就没有得失、取舍的观念。自然对于世间的名利、男女、幻化的一切大地万物,都可以放得下。放久了,佛号现前,一用起功来,就是本性念佛的工夫,这个是需要时间的。



我自己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念佛,从早到晚佛号不断,心里面就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求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在我的心,我的心就是极乐世界。何以故,因为念念都能观照无常,知道这个世界是幻化的东西,知道一切法苦空无常。因此,我时时都能放下,对这个世间没有一点贪恋。



求生净土的信念,就一直从心里面生起,自然而然信念真切,自然就有力量。因为对我而言,佛法和我的生命已结合为一体,也就不会患得患失,不会只是凭著盲目和冲动,也不会在生活中失去观照,而陷入无力感当中。



忏悔转业报发愿生西方



善恶的因果是贯通三世而渐次受报。今生的修善作恶,未必即生受报;此世的祸福苦乐,不一定全肇因于今生的造作;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于前世业力遇缘成熟,所呈显的果报;而今生的所作所为,又得等待因缘,才会感报。



‘如是因,如是果。’修行切勿只在果上打转,应在因地里注意观照。在因地修行,就是要注意不要再去造恶及起坏的念头;而在果地的觉悟过程当中,如有业报现前时,就可运用净土法门来面对。



当我们的果报、痛苦现前时,因为产生忏悔心而真诚地念佛,是可以使我们安然地面对业报,甚至转化业报,人是可以凭后天的修为,而来改善所承受的业报。



比如前世只造了穷人的因,今世果然也感生为穷人的业果,但是,生为穷人不要紧,只要自己肯努力,穷困的生活还是可以改造。



《观无量寿经》上说:虽是五逆十恶的大恶人,一念忏悔,念佛求生西方,也可得救。这是因为恐惧下地狱的一念心,而起大惭愧、大忏悔,能暂时伏惑,蒙佛力慈悲摄受接引的缘故。大善的人,更可以得救,依循著信愿和净念,往生极乐世界。但最怕的是虽有行善,却对净土没有信心之人,这就犹如一只鸡。有翅膀而不能真正地飞行,只能在地上行走、跑跳。



无住心当下即是



世间没有中庸,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无所住就是中庸;空一切法才是中庸之道。



有信徒问我:‘心要安住在那里?’我告诉他:‘无所住就是安住,想要安住在那里都不对。’他又问:‘无所住是甚么?’‘无所住就是清净心的工夫,它无法透过语言来表达。’无所住就是自在,无所住就是解脱,无所住就是不著相,无所住就是没有分别,虽分别不作分别想,清清净净又明明白白的这颗心,用这颗心来修行就对了。



如果我们假设立场,我要到达某种境界才叫做快乐,我要某种环境才觉得舒适,那么,这个假设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只是用取舍的心在期待甚么,或是妄想明天,或那一天,情况会变好,这种透过时空假设的期望或追求,都是不对的,反而会引来痛苦。因为在佛法中,所有的解脱自在,当下就是,那是你现在就可以掌握的。



禅宗说:‘不离当下’。当下是什么?就是解脱的现在。因此,我们要多观照,观照一切法都是空性,观照一切法毕竟空寂,当下就是清净的本性。否则,永远不能解脱。



今天想尽办法解脱,然后又痛苦、挣扎,明天还是一样,如果今天心性不明,明天依然不能解脱,因为用的是错误的心,今天不悟,明天还是不悟!如果不能当下明白自己的心性,想要期待明天会更好,认为我的未来不是梦,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悟,那不是‘如果还有明天’,而是‘我俩没有明天’,未来依旧是个颠倒梦想,明天也不可能会更好。



所以,我们学佛要有般若的智慧,惟有大般若智慧,才能断烦恼。若想要求生极乐世界,也要有清净的心,要知道极乐净土、阿弥陀佛都是我们的心,如果不是我们本自具足,不生不灭的,那么佛法讲‘无生’,不自生、不他生,不来不去,那怎么能得生净土呢?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20:12:51 | 只看该作者
因此当知:心净则国土净,要去悟我们的自性西方。要有清净心,没有烦恼的心,那才有办法。否则,一样也没办法。



修心为上



学佛要发三种心:



第一要有长远心—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一位刚进入普觉佛学社的学长,大一刚进来,就发心说要出家,大二交到女朋友,后来就结婚了!现在,住在美国。这就是没有长远心,而且乱发愿。随便发愿的人,学佛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第二要有慈悲心—要时常宽恕别人,扩大自己的胸量,不要看别人的缺点,你要活得快快乐乐,就要学习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别人。多看众生的优点,以慈悲柔软的心来面对你周遭的人、事、物,这样,就能活得比较自在解脱。



第三要发菩提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皆因菩提心才得以成佛,我们要‘学佛’,当然就要发菩提心。



这三者当中都有一个‘心’字,修行人就是善用心的人,因为‘即心即佛’,佛法讲的不外乎‘心’的问题。所以,如果只是外表上在拜佛、念佛,而不懂得去除内心里的贪、嗔、痴,那么只是在跟佛结缘而已。真正的佛法并不在于形式或仪式,而是要观照内在,抓出心中的烦恼贼。兵法讲‘攻心为上’,运用于佛法当中也是一样的,心才是你生命真正的主人,只有深入我们的心灵世界,才能掌握修行的根本。



但讲究心法并不代表就放弃因果,因为因果与空性是不二的。因果就是空性在事相上的显现,而一切的因缘果报当下就是空性。事相就是因果,心性就是无生。因、缘、果宛然如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破坏事相,颠倒因果。修行人即因果而超越因果,越了解佛法的人,就越了解因果,而彻见因缘法的人,那就有消息了。所以,唯有见性的人,才能不昧因果。如此,就达到了理事圆融。



禅非坐非不坐



打开报纸、翻开杂志,禅、禅修、禅坐这类话题无时无刻不被争相讨论著。许多流通处甚至藉此机会开起禅坐班,并且推广禅坐的种种好处。然而是否将双腿盘起,坐在那儿如木石般不动就是禅了呢?如果不是,那么禅的意境究竟为何?



简单来说,禅所展现的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一如,心二十四小时都非常祥和,没有任何压力的状态。当他人给予侮辱或赞美时,皆能保持平静的心情,并不会因而感到愤恨不平或欣喜万分。



禅不在坐中求,坐只是禅的一个方便法门。对于初接触佛法,有心修行的人,是可以先学学打坐,这对平息那颗妄念纷飞、跃动不已的心是有所帮助,但这不代表已进入禅境。



情感与理性的矛盾,可以说是每个人修行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唯当感情和理性达到平衡点,就符合禅的意境。可是一般人,在生活之中,往往不是过于感性,就是偏重理性。因为感性之中含有非常主观的意识,而这些主观意识,往往源自于过去所培养出来的见解看法,或是累积自个人的学历、经验乃至于权力所产生的成见,这些都使得人们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充满了自己的主观意识,无法认清真相,才导致彼此之间争论不休。



我们常说禅代表‘佛心’,因此没有禅,就无法于一切境界中自在解脱。而将自己束缚在某一种自以为是的范畴里,又不能包容他人,别人过得洒脱自在,你却陷入苦痛胶著之中,而无法自拔。



所以,禅的体现是在现实,非只是‘坐’而已,如果‘坐禅’时能暂时忘却烦恼,‘下坐’又依然痛苦,那么,还不如平常就训练自己‘放下’的功夫,养成放下的习惯,如此,禅就非只是‘坐’,而是行、住、坐、卧都能用得上的东西了。



圆满不二



禅,是感情和理性达到最平衡点的境界。此外,禅亦可解释为不二法门的圆满现量。所谓不二法门,是指在现实生活申获得超越和解脱,因此不能离开现实的烦恼而求解脱。因为离开烦恼,也是找不轨解脱境界的。



好比说有的人习惯每天吃山珍海昧、大鱼大肉,那天餐桌摆得是青菜粗饭时,他可能感到气愤、很丢脸、没味口。但是,禅的意境,是让我们把物质降到最低点,才比较容易体悟到真理平凡、平淡的一面;唯有当精神生活领域升华到最高点时,我们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所以在禅的境界中,是绝不会因为吃得少,或缺乏大餐而不高兴,因为在圣者眼中,这不过是一种幻化的东西而已,根本不值得生气。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个女孩受外道指使,乔装成孕妇来毁谤释尊,她见到释尊,劈头就骂:‘乔答摩,你真没良心,我怀了你的孩子,你却不闻不问。’释尊听了并不为所动,且笑脸依旧。面对这种情况,若换成是现代人还得了,你敢毁我清誉,那就等著法庭上见吧!‘以诤灭诤只有更增加困扰’,争论、气愤、对簿公堂并非真正解决之道;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超越你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才是不二法门的圆满现量,换句话说:眼见、耳闻、口说,都不会在你的内心里造成压力。‘生活就是佛法’,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现实不离超越,超越不离现实,这才是修行最高的境界。



禅之意境—中道理性



莎翁曾说过一句话,禅意甚浓:‘一个谈过恋爱失败的人,也胜过没谈过恋爱的人幸福。’男女之间在面对感情问题,欲脱离超越情感所带来的种种束缚时,所呈现出来的理性,多半分为两种。



一种称为‘经验的理性’:意即由教育屈想的累积,及挫折产生的经验的理性。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话不能讲,在现实生活中,他被迫用这种方式,来应付他人。虽然此人很有理性,但却是在意识经验累积下所培养出来,这样的理性是无法得究竟解脱的,因为教育中产生观念,觉得做人应该这样做才不会痛苦、才叫有修养,这不过是观念化的人格。



另一种理性称为‘明心见性的中道理性’:这就不管别人如何待他,他都不会去逢迎拍马,只要是对他人有利益的,他一定坦言相告,无益则绝口不提。在这当中流露出来的语言,是非常慈祥温馨与关怀,而这便是禅的意境—中道的理性。



曾经有位台湾留学生在美国拿到博土学位,他们夫妻生活一直很美满,可是有一天俩入不晓得发生什么争执,他把妻子杀死了。对于这位博士你能说他没有理性吗?他的教育程度如此高,学识如此渊博。



这位博士的行为表现,说明了经验的理性所蕴藏的危机,当这份由外在教育产生的经验保护作用失去时,所显现出来的,便是赤裸裸的无知、嗔恨、贪心。因为教育只能压抑一个人达到某一种人格,并不能斧底抽薪的整个改造我们的思想,转变成自性的东西。



唯有透过中道的理性,才能没有压迫,没有贪嗔痴,没有无明烦恼,没有攻击伤害,才能体现圆满、圆融的心境,将一个人最高的精神层次,‘禅’的中道意境完全展露。



正信的佛教



台湾近几年来学佛风气鼎盛,这对安定人心、净化社会具有正面的意义,的确是个令人可喜的现象。不过,长久以来民间信仰与佛教混淆,以致造成若干社会大众依旧‘神佛不分’,误把民间信仰的仪式、内容,冠上佛教的标志,致使佛教本身蒙受不必要的误解、批评。进一步说,尽管信佛的人口直线上升,绝大部份的佛教徒仍然缺乏对佛法正确的认识。试想,连佛教徒本身知见都不正确,遑论一般社会大众。因此,如何以智慧抉择佛法的真义,成为正信的佛教徒,遂成为每位学佛者的当务之急。



对于这项首要的课题,可以就理论或事实的层面加以研讨。以下试著由厘清一般人对佛教的误解,来说明何谓‘正信的佛教’。



很多人都把‘信佛’与‘拜神’当成同一件事,反正只要烧香拜拜的,就自认为是佛教徒。尤其在填写资料时,宗教栏下几乎写得都是‘佛教’,可是,事实上可能信奉的只是神道教的神祇。其实,神与佛之间彼此境界相当悬殊。民间祭拜的神祇,大都因为在生之时忠义凛然,死后世人因景仰其精神,因此,将之尊奉为神,不过,这是属于正神。另外,有些邪神是依邪法修练成精灵之物,虽有神通,但仍未脱出鬼趣。总之,神只是福德胜过人间,依旧尚未脱离六道轮回。



而佛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理的觉者,超越了烦恼痛苦的束缚,达到身心自在解脱。所以,信佛、学佛的目的是追求真理,依照佛陀的教诲做心灵的革新,以期超越内心的烦恼。一般人拜神则是为求神明保平安、赐福报。两者信仰的动机、修行的结果截然不同。



慎守口业逢凶化吉



我这些年至各地演讲弘法,接触过许多佛教徒,赫然发现大部份的信徒,他们信仰的型态,依旧停留在消灾祈福的层次,几乎忘却学佛真正的目的,是以佛菩萨为榜样,净化心灵,祛除烦恼。佛门中为了接引大众,固然开不少消灾延寿的方便法门。可惜的是,仅有少部分信众掌握这些法门的原理,获致真实的利益。最常见的反倒是抱持功利心态祈求消灾免难,却因为没有感应,反过来责怪佛菩萨的不灵验。



常有信众问我,几乎每部经典在流通分部份,都会赞扬诵读该经,具有无量功德利益。可是,为何自己诵经多年,根本没有感受到甚么变化。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想必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这都是因为不懂诵经的意义、要领,依著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希望藉此求福免难。这些人以为诵经是诵给佛菩萨听,认为诵的愈多,功德愈大,于是,一天到晚敲木鱼念经。诵经,是诵念佛陀的教诲,经典的内容是记载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的垂示,是叫我们以经典所教导的内容,提示自己来开发智慧、解脱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诵经后还必须将经典的教导,加以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以求身心改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消灾解厄。依我个人的体验,具体改变的方法,应该由‘口业’开始做起。首先,要做到不去攻击、批评别人。论断他人时,旁人同样在评判你的言行。其次,听经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20:14:30 | 只看该作者
闻法时,专心在佛法上,不去听一些人我是非,更不要散播是非,所谓‘说人是非者,即为是非之人。’建议大家多在慎守口业上用功夫,如果真能做到这点,纵然没有诵经,自然能够消灾解厄。因为不去批评别人,就不会到处树立敌人,凡事自会逢凶化吉。



弃恶修善消灾免难



谈到这里,顺便解释消灾求福的基本原理。依照善恶因果的法则,灾祸的发生或福报的来临,就是因果的酬偿。所以,从佛法的观点来说,最好的消灾祈福的方法,便是行善去恶;而消灾延福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因就得承受什么果报,必须勇敢的来承担。但是,如果能生起忏悔心、愿力,则尚未成熟的果报也可能会跟著转变。这就好比罪犯在受法官审判时,若承认所犯的罪行,并且有意悔改,法庭会减他的刑责一般。自古有所谓戴罪立功将功赎罪;现今有判缓刑而不收监判刑,不起诉处分,庭外和解……等,这都是虽有罪行的因,却能转变犯罪果报的实例。



其次,祈求消灾增福的人,不要一边祈福,一边继续造恶。须以真诚的忏悔心来诵经、拜忏、布施、供养,这是对沦为鬼神中的宿世冤亲债主,用佛法予以开导,使他们心开意解、脱离苦趣,不再来索偿旧债。总之,如果不断造恶,便会和灾难的因相应;若是弃恶行善,便能消弭灾难的因,而远离灾难。



早晚定课自我教育



和诵经求福相关连的一件事,是在家学佛应当如何做早晚课诵的问题。每个人走入佛门,一定有一个基本的动机。依我个人的观察,许多人会信佛,是因为对现状感到困惑,觉得需要解决这些疑问,才寻求宗教的慰藉。处在现今的社会,大家都很忙。即便是佛教徒也得面临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的内容,会对佛弟子的身心现状,造成影响,甚至引发相当程度的压力。所以,必须藉修行让我们在现实人生活动之中,过得安然自在。而做早晚课的目的,正是达成上述目标的一种方法。



早晚课的内容,应该要有达到自我教育的功能。透过对经典的学习,理解经典里面的思想,将它落实到实际的人生活动,使我们学得如何清心自在过这个人生。早晚定课应该定位在上述的基点,离开这个前提,可能变成不切实际。



不同的经典有各自的中心思想及教育旨趣,每个人应该在经典里面,发现它在教导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立场来面对人生。所以,早晚课的原则,就是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例如:某人在现阶段的问题是他的精神非常不安。那么他的定课可能不是诵经,而是静下心来反省。诵经、读经只是触发他反省的一种媒介而已,如果丧失掉自我反省的功能,早晚课诵只不过像是放录音带一样,没有实质的意义。



至于定课的模式,我倒认为要针对自己的毛病来决定。好比脾气暴躁的人,如果读诵《华严经》‘十回向品’、‘普贤行愿品’,可能比较会有自我教育的功能。或者有些人积极从事社会服务,可是他的理智不够强,对世间的观察不够敏锐。这时《般若经》的空义思想,正可补其不足。另外我个人认为,在作早晚课诵后,不妨拨出一些时间反省、参究自己有那些缺点需要改进。只要能每天知道自己什么地方错了,基本上每天都会不断的进步,相信如此即能达到作早晚课的目的。



修学佛法落实生活



说到这里,我想附带一提一般佛教徒做定课常犯的毛病。一、匆匆了事:因为每天都很忙,自己所订的功课,仿佛是固定的仪式,一定要匆匆把它做完,做完好像就对佛菩萨可以交待。可是,这么一来,根本无法发挥自我教育的功能,因此效用很低。二、本末倒置:有的一下子诵好几部经典,早晚课做下来。花上一、二小时,这种方式或许家庭主妇比较合适。问题是否做完冗长的定课就是功德无量?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为往往只是简单诵过,并没有吸收经典里面的精神,将之运用于人格的反省。照这种方式做定课,尽管修个二、三十年,只怕教育功能依然效果不彰。



整体而言,佛教徒易犯的毛病,是把修行只定在早晚课,而不了解真正的修行,是在每天二十四小时实际的待人接物之中。所谓早晚课,也不过是一种透过经典的提示,用来自我省察的固定时间而已。



做完早晚课必须检讨其成效,每隔一段日子,要自问修养有否进步,生命是否得到成长,这是最直截了当的检验方法。做定课的成效并不表现在一种特殊的生活模式(如静坐由半小时增加为一小时),而是展露于日常生活中。总之,修行的动机是基于人生的需要,做定课的目的为圆满的自我教育,一切有关做定课的问题,都必须依这个主旨来抉择。



时下的社会,人人都可感受到媒体的魅力,它能制造舆论,发挥力量。佛教由于较以往普遍,也渐渐得到媒体的青睐,但是媒体从业人员对佛教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致产生偏颇的报导,造成社会大众对佛教有许多误解。另外,有些人冒充出家法师化缘、骗财、骗色更使得佛门形象蒙上负面的色彩。例如有人认为出家人都是因为生意失败、失恋或是人生遭逢重大挫折后无可奈何的选择,结果让一般人对出家众没有恭敬心。对此,我觉得有必要予以澄清。



信佛是消极厌世?



信仰佛教常是‘消极’、‘厌世’的等义词,这其实是似是而非的论调。首先,我们不妨对‘消极’下个简单的定义。所谓‘消极’是指不积极的从事某项工作,反过来就是积极。可见消极或积极的好或坏,必须看它所投射的方向,像一些罪犯他们是积极的作奸犯科,他们是积极的在造恶业。而真心学佛者,自然是对造恶业采取消极的态度。佛教徒努力积极的目标在于勇猛改过、精进行善。总之,学佛是消极于造恶,却积极于修善。



至于学佛是否‘厌世’,这可以有两种答案。从表面看是肯定的,从整体看则是否定的。佛教的终极目标是在解脱生死,因为世间变幻无常,苦多乐少,其实是不值得贪恋的。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就像无知的小孩贪吃刀锋上的蜜,食之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享受财色名食睡的五欲之乐,犹如手搔疹疮,在抓的时候相当舒服,等搔完了,痛苦却接踵而至。



世间欲望的快乐是瞬间的,但痛苦却是长久的。为了厌离这个苦多乐少的世间,因而要求解脱生死之苦。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教是厌世、出世的。



然而,佛教并非自私自利的宗教。除了个人出离生死之外,更要设法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如菩萨道的修行历程,必须深入地入世度众。唯有进入群众之中,才能化导群众,为了化导群众,则更积极地肯定人生的价值。所以,凡是正信的佛教徒,莫不以入世为度众的手段。所以,入世是厌世的启发,出世是入世的目的。



内心清净即出世间



不容讳言,佛教与其他宗教相较之下,的确是偏向出世的宗教。不过,一般人想到出世,都会以为世间是指我们所住的世界,出世间就是跑到另外的地方,这是很大的误解。修行成为阿罗汉、菩萨、佛等出世间的圣人,依然是在这个世间救度我们。



依佛法的解释,有时间性可变化的叫‘世’。在时间之流中,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从有到无,好至坏,这一切的迁流变化都叫‘世间’。



另外,世间还有蒙蔽的意思,《大智度论》上说:‘无明隐覆名为世间’。大部份的人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生从何处来,要如何做人处世。死后要往何处去,不知人生的意义、宇宙的真理。迷失在这三世因果之中,这也叫‘世间’。



什么叫出世间呢?出是超过或胜过的意思。能修行佛法,以智慧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理;内心清净、没有烦恼,就叫出世间。佛菩萨修行成就后,依然在这个世界,但他们都以无比的智慧通达真理,心里清净,不像普通人一样。所以,出世间是指修学佛法,能够由凡夫达到圣人,并不是企图逃离社会。世俗人不懂佛法出世的真谛,误会佛教是逃避现实,而产生不正确的批评。



学佛并非都得出家



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社会因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此误解极深。譬如:有时会听人说起,如果每个人都学佛,则人类不就要灭种了。因为他认为学佛就是大家都去出家,没有夫妇儿女,社会岂不就瓦解?这实在是一个很严重的误会。



佛弟子可略分为出家弟子与在家弟子。出家、在家都可以学佛修行了脱生死,并非学佛的人一定都得出家,绝不会因大家学佛,就破坏了人类社会。不过,或许大家会问:既然在家、出家都可以修行了生死,又何必有出家制度的存在?这是因为要弘扬佛教、推动佛教,有赖一些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最好是出家人,他们没有家庭负担,又不用做其他种种工作,正好全心全意修行,努力弘法。佛教要在这个世间存在,一定要有这种人来推动,因而有了出家制度。



佛经中虽然赞叹出家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可是不能出家的人,不必勉强;勉强出家有时如不能如法修持,那还不如在家比较好。出家的功德殊胜,但稍不留神,堕落的更厉害。要能真切发心,认真修行;肯为佛教牺牲自己,努力弘扬佛法,才不愧于出家。



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分子,是推动佛教的主体。佛教的出家制度也就是摆脱世间尘累,而专心一意的为佛法努力。所以,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有的人一学佛就想出家,以为学佛就非出家不可;这不但是自己误解,也害别人不敢来学佛。其实,学佛应认识到出家的不易,先做一个良好的在家居士,为法修学,自利利他。如果真能发大心修出家行,献身佛教。则这样对自己与家人有所交待,对社会也不会发生不良影响。



出家修行自利利他



有些人不反对佛教,却认为出家人不事生产,是社会的寄生虫。其实早在佛陀时代就有人提出类似的质疑。有一次佛陀出外托钵,遇到一名农夫问他:‘沙门啊!我是依靠耕田、播种才获得食物,你为何不自己下田耕种,而向人托钵化缘?’这时候佛陀立刻回答:‘农夫啊!我也在耕种。信心是我播的种子,智慧是我耕种的锄头,精进是我的犁牛,控制身口的恶业,就是在我田里锄草。’佛陀告诉他出家是开垦心灵的田园。



我曾遇过一名大学生,问我说出家人住在寺院里面,无须工作、坐享清福实在太享受了。当时我也不跟他辩论,只请他在寺中住一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20:15:40 | 只看该作者
个体拜,体验出家生活。结果住了两天,他就跑来告诉我要求下山。因为每天他跟我们一起生活,一大早就爬起来做早课,做完早课又得出坡作务;紧接著又是一大推事要做,到了晚上等作完晚课后,又要自己利用时间看经、拜佛;几天下来,他大呼受不了。



由此可见,出家人不是没事可做。绝大部份的出家众都是过著清苦的生活、勇猛精进。他们所做的除了自利之外,更导人向善,重德行、修持,使得自己的人格一天天提升,来修行了生死,使社会、国家、整个世界获得极大的利益,这怎能说是社会的寄生虫。所以,不了解佛法的人说出家人清闲、寄生社会在消费,都是一种偏见。



有些佛教徒学了几十年佛,却连‘佛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就曾有人问我:本师释迦牟尼佛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同是异?我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此中可说是亦同亦异,因为成佛以后,每尊佛所证悟的内容、境界完全平等,即所谓‘佛佛道同’。但是,每位佛又由于本愿力的不同,其示现的佛国土又各有差别。例如: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而阿弥陀佛成就的国土是极乐世界。



佛之释义



‘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它的意义是‘智慧’、‘觉悟’。最初之所以不直接翻成智觉,而直接用这个‘佛’字,这是因为中国文字中没有意义相当的字汇能够对等的翻译出来。它所含的智慧之义理绝不是我们一搬所指的智慧,而是究竟圆满对宇宙人生彻底明了的智慧。



通常讲佛智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以现代哲学名词来分析,对于宇宙万有本体彻底明了通达的智慧,谓之‘一切智’。‘道种智’是指知道宇宙一切千差万别的现象的智慧。‘一切种智’,就是对本体界与现象界,两者之间完全通达明了。这些智慧并非只是一种领悟,它还具有觉悟的作用。对于宇宙人生,过去、现在、未来完全明白,一点也不迷惑,这才叫‘觉’。



了解佛的定义后,自不难知道学佛乃是学习佛的智慧、觉性,以此看破世间。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具有觉性,终究能够成佛。而佛法就是教导每个人如何开启本来具有的智慧,能够清心自在的生活。



佛不是全能的上帝



还有人虽然信佛,但是却把佛陀等同于全知全能的上帝,这也是极大的误解。一切的宗教:回教、犹太教、基督教,尽管教义各有差别,但是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相信有一个万能、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帝;上帝创造世界、人类,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可以做。



佛教则根本不承认有这么一位创造世界万能全能的上帝。因为,依佛法来看,根本不承认有‘第一因’,所谓的创造世界的最初起点。佛法认为:‘开始’这个观念是源自人类‘有限’的心理,不能涵括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为了思想上的便利起见,而所发明出来的一个假想或假设罢了。



举例来说,一场演讲法会七点钟开始,九点结束。所以,我们说这次法会有个开始与结束。但是这场演讲绝不是一个最初的开始,因为在演讲开始之前,有的人可能在家中或其他地方,陆陆续续来到会场。对这些事而言,七点的演讲是结束而非开始,等法会终了,大家各自离去,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这些都是在演讲会后所发生的事,对这些事来说,九点的散会是开始而非结束。



因此,‘开始’这个概念只有对某一特定事物时,才有意义;最初的开始或绝对的开始,是根本无意义而不存在的。



再进一步来说,‘上帝’是人类思想上的假设。人类创造出‘神’的观念,不仅对宇宙间奇妙的现象有了解释,同时也满足了人类精神上的需求,使他们得到了安全感。



至于佛则不是‘上帝’,他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然能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却无法改变世间已有的状态;佛陀尽管能化度众生,众生是否能够得度,倘得靠众生自我的努力。总之,佛陀从不以造物主自居,能够身体力行,实践佛的言教,就等于见佛敬佛。否则,就算当面见到佛本人,也等于没有见佛。因为,佛既不是创世主,也不是主宰人类命运的神祇。



拜佛并非崇拜偶像



外教徒批评佛教徒入寺礼佛,拿香、花、灯烛供佛,认为这是迷信、搞崇拜偶像。这是似是而非的论调,与事实正好相反;佛教才是最不崇拜偶像的宗教,反倒是外教有崇拜偶像的倾向。《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也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些经文都在在证明,佛教是不执著外在的形象。问题是一般人无法当下了解:‘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的道理,因为,如果没有具体的形象,大部份人是不肯礼拜的。



所以,有些佛门祖师遂运用善巧方便,雕刻庄严的佛像,让人们看到佛像自然升起恭敬心来,这是方便的接引法门。对于已经悟道的人而言,佛就在心中,不必刻意向外寻求。



佛是佛教的创始者,是由人修行而成为圆满究竟的圣者。他是每个佛教徒的典范,是我们尊崇的对象。尊重佛当然会有所表示,好像孝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可以直接对他表达恭敬。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槃;还有他方世界的佛,并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不得不用纸画、泥塑、木头、石块来雕刻他们的形像,以作为尊崇的对象,这样的礼拜,并非因为他是纸土木石。



好比我们敬爱国家,要表示尊敬,就向国旗及国父遗像行礼,这难道是迷信的行为。天主教也有耶稣、圣母玛利亚像。基督教也以十字架作为恭敬的对象,有的还跪下来祷告,这与拜佛又有什么差别?外教说礼佛是崇拜偶像,这实在是很大的谬解。



信佛是迷信、正信?



一般人,往往会将信佛者贴上迷信的标签。对于这类评论,我经常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和对方论究。在谈论学佛是不是迷信的行为前,先得厘清何谓正信,何谓迷信?否则一味地乱扣帽子,只显示个人的无知及不客观。



迷信与正信,可从两方面说:一、约所信的对象:凡是正信,必须所信的对象有实、有德、有能。如释迦牟尼佛出生于印度,这是确有其事,信而可征。其次,佛具有智德(觉悟)、断德(断除烦恼)、恩德(慈悲)三德,三者,更由此三德,佛才有能力引导人走向出世解脱,达到与佛一致的境界。反之,如果所信的对象不具备上述三项条件,则是迷信。二、约能信的人来说:如果经过你自己的理智一番正确的了解,见得真、信得切,就是智信、正信。如只是盲目的附和,莫名其妙的信,就是迷信。



再将两者综合来看,还有四种差别:一、所信的确是有实、有德、有能,但信仰者却是糊里糊涂的信。这勉强可说是正信,却不尽理想,难保仍会误入歧途。二、所信的并无实体、实用,而信仰者却经过一番思索。这看似正信,却因错见而引起信仰,不能不说仍是迷信。三、所信的有实、有德、有能,也经过慎思、明辨后信仰,这是最难得的正信。四、所信的毫无实际,信仰者又盲目附和,这是迷信的迷信。



经过这番剖析,批评者往往放下成见,至少明白要评断别的宗教是否迷信,必须有一个客观的衡量准则,不能只做情绪化的反弹。至于信佛是否就是迷信,不妨不要遽下定论,等深入研究后,再做判摄抉择。



心灵的超越



有句广告词说:‘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有些佛教徒就是有这种热诚,自己学佛便巴不得旁人也赶快学佛,逢人便说学佛的好处。这种热心传教的心态,著实可爱。只可惜常被问及‘为什么要学佛’这类基本问题时,恐怕极少数人才能确切给予回答。



学佛是追求心灵的超越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引一小段禅门公案。《景德传灯录》记载禅宗二祖慧可见初祖达摩断臂求法的故事:神光(慧可)长立雪中经夜,积雪高过膝盖。达摩才问:‘你为什么站在那儿?’神光答:‘唯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摩说:‘过去以来诸佛妙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轻冀真乘,徒劳勤苦。’神光为表明心迹,立即拿一把利刀,将自己的左臂砍了下来。达摩便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身;汝今断臂吾前,求而可在。’故为更名慧可。



慧可又问:‘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说:‘诸佛法印,匪从人得。’按著慧可又问:‘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找了老半天,拿不出他的心来,便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



这段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禅宗公案,清楚的明示学佛修行的根本意趣究竟何在。依佛教的专门术语来说,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求‘了生脱死,解脱自在’。



换成现代话,就是追求‘心灵的超越,解脱烦恼的束缚。’具体的讲,乃是学习‘如何使心灵超越痛苦的智慧。’



人生一切皆苦?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教义太重视苦;把人生说成苦哈哈的,变成是一种偏激的厌世态度。因为人类的生活中固然有苦,但也有快乐,不该‘以偏盖全’。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说明。首先,如果站在现实人间当下这一生的立场上,佛教并不是要叫人承认‘有受皆苦’的这一观念不可。佛教讲苦,是从佛陀的悲智观照所得的结论,一般人是无法体察到这个事实;由于凡圣的境界高下层次不同,实在勉强不来。佛站在生死之流的岸上,来看生死流中的众生乃是唯苦无乐;纵然有乐,也像搔身上的疮一样。搔时相当快活,搔完痛苦即至。



其次,佛教之所以一再强调‘一切皆苦’,是因为唯有正视这个事实,才能从中超越。这就好比身体有了病痛,能够极早发现,以便对症下药,恢复身体的健康。反之,如果昧于事实,不去求诊就医,只会让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20:16:18 | 只看该作者
所以,严格来说,佛教对人生的态度既非悲观,也非乐观。如果一定要说它怎么样,毋宁说它是‘实观’的。因为佛教对人生、世界的观点是如实的,它以客观的眼光看一切事物,既不编织美丽华谎言,让人们活在愚人的乐园里,醉生梦死的度过一生;也不以各种不实的恐惧与罪恶来恫吓、威胁人们。而只是客观而正确的告诉你:你是什么?你周围的世界又是什么?并为你指出心灵超越的途径,达到自由、和平、宁静与快乐的境界。



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像面对疾病时,有的医生会过份夸大病情,要你放弃一切希望(悲观);有的医生则愚昧地宣称根本无病,不需要治疗,以虚妄的安慰来欺骗病人(乐观);两者都同样的危险。真正高明的医生能把症状诊断得很正确,他了解疾病的原因与性质,清楚的看到病可以治愈,并且果敢地采取治疗措施,因而救了病人一命(实观)。



认识痛苦



从前面的剖析中,我们不难理解到佛教教导人们超越痛苦的要诀,首在‘认识痛苦’,所谓‘遍知一切苦,永断生死流。’谈到痛苦,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所体体验。苦可分为身苦、心苦,佛教以‘八苦’总括每个人身心世界所承受的苦痛。



一、‘求不得苦’:名誉、权位、财富、眷属是人人殷盼渴求的。希求而得不到,固然苦恼;得到了,生怕失去,也是苦恼不堪。这是我们对于外物关系所引起的苦恼,二、‘怨憎会苦’,三、‘爱别离苦’;这是我们对于社会关系所引起的因恼。意见不合、相怨相恨的,不见倒也耳目清净,却偏偏要聚在一起,共事、共住、共谈。彼此无法谅解又无法离开,真是苦恼至极。反之,父母、兄弟、夫妇、儿女、朋友,互相相亲相爱,却又不能避免生离死别。四、‘生苦’、五、‘老苦’、六、‘病苦’、七、‘死苦’:这是由于身心不协调所引发的痛苦。一般人总以为生是可喜,老病与死亡才是悲哀。殊不知生了就不能不老,不能不病,不能不死。老病死由生而来,那生有什么可乐的呢?



上述七苦是从我们对外物、社会、身心的关系中来说明苦。但是,总结来说,有这七种苦是因为我们具有五蕴(色、受、想、行、识)身心的聚合。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这就是说明第八种苦:‘五蕴炽盛苦’。有了身心自体,就会引发一切对外物、社会、身心的痛苦。所以,我们有一切的问题,都是源自于此身心。



以上,我们以八苦简单来说明身心的煎熬。另外,在今日物质进步、科技昌明的时代,科学固然带给我们很多方便,却也衍生了若干问题。譬如飞机的发明,使人类交通往来更加便利频繁;但是历年来所发生的意外事故,也损失不少人命。还有,工业的突飞猛进,固然带来社会的繁荣;然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威胁著整个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整个世界都面临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迅速转变,而引发社会结构的解体;令价值混淆、人心更加迷茫。



现代人普遍都能够领略‘身心交煎’的滋味。因此,谈‘心灵的超越’是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执著心—痛苦的渊薮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大家应该活得比往昔自在才对。慧可向达摩求安心的故事,无非点明这个事实。佛经上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原本是等同虚空,没有束缚,只因妄想执著,造成局限,而引起痛苦。



心如果执著会产生极大的力量,下面的故事就是个例证:过去有个土财主出国旅行,到法国买了一只珍贵的盘子。回到家中忍不住想向朋友炫耀这项珍品,于是利用假日邀集三五好友聚餐,设宴款待。席间特地用此盘子,端出一道佳膳美肴。朋友见状,个个赞不绝口,叹为希有。



正当主人陶醉于赞美声中,有一名迟到的客人匆匆赶到会场。一看到餐桌上早已杯盘狼藉,主客正是酒酣耳热。待他仔细一瞧那只盘子,不禁失声大叫。



所有人立刻围拢过来,追间之下,这名客人吞吞吐吐的说:‘那只盘子,是法国贵族用来小便的夜壶。’话一讲完,在场的人都呕吐不止。



其实,那只盘子一定是洗得干干净净,只是一沾上‘夜壶’这个名词,搞得所有的人吐得七董八素。足见人心执著的力量有多大。心灵没有办法超越,正是因为六根面对六尘(感官的世界)产生了执著,而让我们产生极大的烦恼。事实上,人都是被名相所转;人对种种名相加以执著,束缚自己。



因此,佛才说:‘没有人能束缚我们,只有自己束缚自己。’



你侬我侬,障碍修行



把这个道理扩大来看,我们之所以会在六道轮回、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怨不得人。因为每个人都把原本‘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的世间,误认为实有而永恒不变,因而产生痛苦。



落实到现实生活来说,佛因彻悟世间的一切都是‘缘生缘灭’,面临顺境逆缘都能安然处之,不生烦恼。甚至佛把恶缘当做成就道业的逆增上缘。一般人,刚好相反。如果别人对他好,则满心欢喜;若是对他不好,便生怨恨。一天到晚就在顺逆境中起起伏伏,不得自在。



人若是能理解缘起法,便会懂得怨亲平等的道理:往往跟你最亲密的人,却常常让你痛苦、挂怀;反倒是一些忤逆你的人事,却成了砥砺的利器。问题全在于你用那种心态面对。



举个例子来说,曾有位太太跑到文殊讲堂向我诉苦。她本人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先生却坚决反对她信佛,并以离婚做为要胁。



看著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我告诉这名女信徒,要深深感谢自己的丈夫。由于先生的阻挠、障碍,她必须更加坚定,深入品昧‘佛法难闻’的真谛。



另一方面则要试著抛开执著,客观的去了解先生反对的原因并方便诱引教导。即便是无法改变另一半的观念,正好一心一意追求心灵的超越。等到自己成就后,再回头度先生。



老实说,从某个角度来看,夫妻之间感情太过亲密,反而会障碍修行。毕竟过度‘你侬我侬’,只会造成彼此沉溺爱河,受到情琐的束缚。我当然不是要大家抛夫弃妻,既然成家立业,就得依著因缘来成就道业。



那样东西是你的



上述的个案,只是信手拈来的例证。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免有其他的挂碍、恐惧:怕失业、怕没饭吃、怕失去生命等。说穿了,这都是源自于强烈的我执(自性见)在作祟。



‘我执’—自我中心主义,会让我们立下一个标准。一旦这个标准遭到侵犯,保护自我的意识便会抬头。人正因为过度保护自己,自私心做主宰,慈悲心无法展露,因而产生恐惧。



我们会恐惧是因为不了解生命的本质(生老病死从何而来?),悟道者则洞知:‘生实不生,死则不死’;‘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换言之,世间就像旅舍,仅供我们暂住而已,没有一样东西是属于我们的。



过去有一名小沙弥在禅堂静坐,因为年纪尚小,玩心未眠。人坐在蒲团,眼睛却东张西望。



老禅师冷不防地用香板打去,说:‘看,那一样东西是你的。’这虽只是个小故事,意义却非常深远。大家不妨把这句话当做座右铭,仔细反省:既然没有一样东西是我们的,大家又在执著些什么呢?



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



如果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世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我们的’,这虽然还谈不上彻底解脱,至少可以渐渐摆脱得失的观念,恐惧的心情也会逐渐淡化。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间,原本也只是一个点(如沧海之一粟)。但是,就因为执著,遂产生‘我相’。有了‘我相’,紧接著衍生‘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交织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自我空间’的扩展,便制造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立;烦恼、痛苦因此接踵而至。



追求心灵的超越,简要的说就是要破除‘我相’,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心一旦没有执著,就可以包容一切事物。当我们无所执时,遇到纷扰的人事,自然秉持‘来不拒,去不留’的态度,活得自在、快乐。



因此,不执著的人,才是世间的‘快乐神仙’,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他能真正拥有一切,整个宇宙都是他的财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解脱后的心境



执著带给人束缚,使我们不得自在。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脚镣,行动无法自由。心灵的超越正是让我们放下执著,摆脱身心的桎梏。



追求心灵的超越,以传统佛教术语来说,就是达到解脱、自在。现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7 12: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