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说内脏的“性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4 11:1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内脏也一样









































“怒气”器官———肝脏

   
肝脏健康的人,忍耐力较强,情绪也比较正常;而肝脏一旦疲劳的话,人就容易发怒。经常发怒又会伤肝。很多人,平时常常生气郁闷,却又不好把怒气发出来,只好憋在心里,变成肝气郁结。肝气郁结表现在脸上最明显的就是生黄褐斑、脸色暗沉青黄,情况严重时,还会造成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所以,千万不能小看它。
   
除了怒气会伤害肝脏之外,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和酒也很伤害肝脏。酸味的食物吃得过多会影响肝功能。而青色的食物对肝有益,比如西蓝花、青椒、黄瓜。
                                    
“恐惧”器官———肾脏

   
肾脏功能下降的话,人稍微遇到一点小异样便会非常不安,就容易忧心忡忡。对于未知的将来总是过于担忧的你,很可能是受到惊吓的肾脏在对你提出抗议呢。肾一虚弱人就易恐惧,越恐惧肾就越虚,结果就是,每天没精打采,眼睛又酸又涩,腰特别酸,没干什么活儿也觉得非常疲劳,老想睡觉。而且还常常是吸气时吸不进去,呼气时使劲叹气,我们称之为“肾不纳气”,是肾虚的症状之一。
   
如果已经“伤肾”了,怎么办?中医上说,“肾乃先天之本”,肾脏的强弱几乎都是先天的,取决于父母,但也不全是遗传,后天错误的饮食习惯导致内脏功能不调也很容易伤害肾脏,所以如果这种紧张不安是偶尔的情绪反应,就说明那段时间的饮食出现了问题,对肾脏造成了伤害,只要恢复健康,这种恐惧不安感就会消失。
   
黑色的食物补肾,因此可以多吃黑米、黑豆、黑木耳、海带、紫葡萄等。而过咸的食物或是盐的摄入量过多,会导致肾功能失调,很多尿毒症的患者就是因为摄入了过多的盐分。


除了调节饮食习惯,我还特别推荐出现肾不纳气状况的女生,平时多练习瑜伽里的“腹式呼吸法”,就是只用鼻呼吸,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收缩腹部使它凹进去。肾为气之根,每天坚持练习30分钟,对肾大有好处,而且还能排除毒素、去除小腹呢。
“悲伤”器官———肺   
人们总是认为“多愁善感”是天生的,是性格使然。其实,性格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还有一种可能是人的肺功能失调,肺不好的人总会有些悲伤和寂寞。只要肺的功能恢复正常,这种多愁善感、优柔寡断的情绪就会消失。
   
反过来说,人在很忧伤的时候,就会伤肺。老是忧愁的人要注意了,过度操心、悲伤,常常会先伤肺,接着肾也不好,最后造成身体的恶性循环。
     
在饮食上,白色的食物对肺有益,可以多吃白萝卜、大白菜、山药等,少吃辛辣的刺激性强的食物,这类食物入肺,对肺功能有不好的影响。
                                    
“喜悦”器官———心脏

   
“happy”这个词听上去很不错,可是若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因一点小事就容易情绪激动、兴奋过度,发出像鱼鹰鸣叫那样尖锐的笑声。过于喜悦容易伤心气,所以,常常放声大笑的你要多保护自己的心神,收敛一些激动,发出淑女般会心的一笑吧!
   
在饮食上,红色的食物对心脏有益,多吃诸如红椒、胡萝卜一类的食物。同时,一定要少吃苦味的食物,因为苦味的食物是入心的,吃得过多会影响心脏的健康。
                                    
“忧郁”器官———脾脏

   
脾脏功能不好的话,人会容易忧思过度,好走极端。情绪会变得不稳定,容易怀疑别人,往往会患上精神性疾病。同时,忧思也会伤脾。有趣的是,在很多古代中医治病的故事里,面对那些忧思过度,气息恹恹又无药可治的患者,聪明的大夫就会根据五行中肝木克脾土的原理,用“以情胜情”法,故意激患者发怒,让肝气冲破郁结的脾气,最后让患者不药而愈。这也告诉大家,过度的情绪都是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健康的,一定要注意避免。
   
如果脾脏功能变好,人们就能更容易地从一点点小事中体会到幸福,看到明媚的阳光,心情就能灿烂起来。
   
在饮食上,黄色的食物对脾有益。黄色的食品如香蕉、苹果、红薯、黄豆、玉米等;而甜食入脾,吃得过多会影响脾功能。小时候大人都不肯给小孩在饭前吃甜点,就是因为甜食让人有饱胀感,影响消化功能,会导致胃口下降。

来源:http://www.dadunet.com/25-37-view-37-201011-29116-1.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0-11-30 19:12:28 | 只看该作者
請問師兄,這一篇是從書籍擷取出來的內容,還是獨立的單篇文章?

若是書籍內容,麻煩師兄幫忙提供書名,我對中醫養生理論有興趣,想再多了解一些,感謝幫忙。3Q~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8: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Naga


    师兄好,我在文章下端已经注明出处,这是我从另一个网站转载而来,觉得好分享给大家,书名我不知道,抱歉,没能帮上您:L !
4#
发表于 2010-12-1 15:53: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aga 于 2010-12-1 15:58 编辑

麻煩師兄了,不好意思~:loveliness:   


來源網站我有連結看過,也用「古狗」搜尋,只有找到圖片與作者,這一篇大概是獨立文章,不是書籍擷取出來的內容,只好再找其它的資訊了。


謝謝師兄,3Q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5:5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Naga


    {:3_1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6 09: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