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星云大师《说好做好》四篇:建立人间佛教的性格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2 22:4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星云大师《说好做好》四篇:建立人间佛教的性格等

1宇宙人生就在这一来一往,一进一退之间,处处显得生机盎然。凡有去无回者,大多不是好事,像射出的箭一去无回,必定会有死伤……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大家彼此你来我往,才能在生命的舞台上随缘放旷,挥洒自如

2天下无难事,一切的空无贫乏不是阻力,信心、诚心、耐力、毅力,就是最宝贵的财富。等待、拖延、犹豫、无恒,才是贫穷的根源。信心就是我的财富。

3佛陀不但经常强调自觉觉他,而且教导我们要以达到觉行圆满为修行的最高境界。凡是能够接受教诲,勇于认错的人,大多进步得快;凡是觉得自己全部有理,死不认错的人,大多在原地踏步……

4佛教主张“法不孤起”,所以既不执著一法一人,也不舍弃一法一人,正因为佛教的本质如此,因此才能结合众缘,不断突破,创造远大的未来。愿力不可思议,愿心可以扩大我们的人生,升华我们的境界。

5刚开始练习利用零碎时间的时候,片断的思想就如同水滴透过石缝般,最初是“滴”、“滴”、“滴”……一点一点地流出来,时日一久,自然就会凿穿石壁,形成一道清流,如银瓶泻地般宣流不止。

6每到初一、十五,寺院中必诵《宝鼎赞》:“端为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长;端为人民祝康乐,福寿绵长。”凡我佛子应该走入社会,以高超的教养来净化人心,改善风气,才能实际对国家民族有所贡献……

——星云大师“生命渡舟”系列语录及文章

《说好做好:星云大师说成事的器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23:03:59 | 只看该作者
有佛法,就有办法

在我这一生中,俗家父母生养我的色身,固然劬劬劳苦,但十二岁出家以后,佛教却给予我教育,长养我的法身慧命,让我受用不尽,更是功德巍巍。我在佛教里近一个甲子,深深体会出佛法的妙处,如果有人问我佛法有什么妙处?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有佛法,就有办法!”
年少在丛林参学时,我发心下山为信徒诵经,经常早出晚归,穿越野狼出没的荒郊,同学们都说我勇气可嘉,其实那是因为边走边默诵“六字大明咒”所带来的力量。随着年纪的增长,慧解日增,从虔诵《维摩诘经》、《药师经》中,我勾勒“人间净土”的蓝图;在受持《心经》、《金刚经》时,我享受“以无为有”的法喜,没想到日后这些经文都成为我弘法利生的资粮,所以有佛法,就有办法应世度众。
古德常常勉励后学:“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对于这句话,我的体验最多。记得刚入佛学院时,才十来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难免心烦气躁,口没遮拦,后来借着精进念佛,我减少了妄念烦恼,道业也逐渐成长。
一九五三年,我在宜兰雷音寺主持佛七时,突然感到身心俱泯,大地空旷,此后耳边佛号声不断,有时即使在室内行住坐卧,但是外面的人说话、走路,我都清清楚楚。有一次,我在大仙寺主持佛七,居然有人听到我在睡觉时念佛,声音了了分明。还有一回,普门寺举行佛七,两只鸟儿竟然飞进大殿,与我共念佛号,应和有致,经云极乐净土水鸟说法,诚信然也。
直到现在,无论坐车行步,我都习惯称念佛号,路旁一畦畦田地、一棵棵树木,也都成了我的方便念珠。我从正念,念到无念;从妄心,念到一心;从无念而念,到念而无念;从有人有我,念到无人无我;甚至念到时间、空间、天地万物都为之一空,阿弥陀佛好像在我身上活了起来,极乐世界似乎就在当下。我深深感到只要有佛法,我们就有办法在娑婆世间开创净土。
宗教上的体验,长养我无比的信心,我深信只要大家奉行佛法,启发本自具有的佛性,一定能共成佛道。所以,在弘法生涯中,无论遭逢多少冤屈,我始终没有退心;不管遇到多少阻难,我也没有忘记弘法的使命。
记得四十年前,初到台湾时,欲食无饭,欲眠无榻,有人说:“现在佛教衰微,基督教盛行,不如改变信仰,或许比较容易生存。”我以斩钉截铁的口吻告诉他:“即使佛陀现身,亲自叫我易服改信,我也不从!”四十年后的今天,佛教不但在台湾的发展盛况空前,即便在基督教为主的欧美国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力。
《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的心中本自具足无限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努力开发,因此,在佛门里讲究发心。一九四九年,我孑然一身渡海来台,虽然居无定所,但每到一寺,我都自动发心服务,从典座到编写,从司水到园头,乃至担米运粮,扒粪除垢,无不任劳任怨,戮力以赴,所以我不但从奉献中拓展更多的能力,更赢得寺众的欢迎。他们赞美我的发心,诚意地留我长住,在世局动荡,人心惶惶的当时,可说是非常难得。
一九六七年,开辟佛光山时,我经常在烈日寒风中,发心砌砖墙,堆石头,锯木料,挑沙土,拌水泥,徒众看了,也前来自动帮忙,大家同心协力,乐趣无穷。后来每次领导弟子们做事时,我也总是率先动手,以无形的身教来代替苦口婆心的言教,往往收到更好的效果。《三皈依》文中,有一段是:“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如果我们能心存佛法,发心奉献,人我之间的相处一定有办法和敬团结。
佛教本有经世济民之效,无奈数百年来,在政治压迫与人为误导下,失去原来的活力,流于避世的宗教。目睹此景,我发愿力挽狂澜,弘扬圣教,经过数十年的辛劳,终于将佛教教育、文化、慈善事业兴办起来,使佛法与生活融为一体。当雨过天晴,云开日现时,我怀抱感激的心情,更立大志,愿将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常流五大洲,于是继续勇往直前,投注十余年的心血,克服人情风土的种种困难,在世界各地广树法幢,开拓净土。我的一生并不平顺,但是在佛法的愿力驱使下,我甘于接受磨炼挑战,所以就有办法面对现实,无畏横逆,一步一步地完成理想。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23:04:40 | 只看该作者
我本身没有什么特长,幸而从小承受佛法的熏陶,培养我坚忍的耐力。因为肯忍辱负重,所以在民风保守的宜兰,我能够突破万难,开办台湾第一所佛教幼稚园,组织台湾第一个佛教青年会,兴建台湾第一间念佛堂,成立台湾第一支佛教歌咏队。由于肯忍劳耐怨,因此在人事纷扰的台湾南部,我也能调和众议,兴设寿山寺,开辟佛光山。当众人赞叹我很有办法,能行人所不能行时,我想到《维摩经》里的一段话:“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不免深自庆幸在烦恼交煎的人生苦海里,拥有宝贵的佛法,使我在动心忍性之中,增益己所不能,从而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生命的意义。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佛教偈语,对于我毕生做人处世,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记得一九五二年,我在宜兰落脚,曾有人提议我担任中国佛教会宜兰县支会的理事长,我自忖才疏德浅,于是推荐成一法师前往任职;在连任届满之后,我又再度被属意为继任人选,然而我还是执意辞让给真华法师。如是十余年过去了,当无人可继时,我才从善如流,出任掌职。由于谦让成风,偏处一隅的宜兰佛教在一团和气下,发展之迅速,连一些大都会都望尘莫及。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先天条件不足,只要有佛法,自然就会有办法。
刚出家时,年少气盛,看到佛门里一些长老的言行不能令人起敬,十分不以为然;然而当我在《法华经》中读到常不轻菩萨的行持时,不禁起大惭愧心,从此对于一切众生,我都抱持尊重的态度,纵使遇到与自己风格不一的长老大德,我也恭敬礼遇,并且在背后赞美他们的长处,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久而久之,长老们也给予我很多赞助鼓励。
一九五四年,南亭法师不弃偏远,拨冗来到宜兰小镇,为乡民讲说《八识规矩颂》;道源法师也曾在示寂前,南下高雄,前来佛光山为学生教授《大乘起信论》;其他如印顺、默如、东初、演培等诸山大德,都曾应邀至雷音寺、寿山寺等处说法,支持我办学度众。我乃一介后学,又非隶属同门,承蒙他们鼎力相助,在感激之余,我深深感受到只要有佛法,就有办法融和异己。
过去在佛门里规定:出家人必须学戒五年,方可听教参禅。由于在律仪上受有严格训练,使我虽然出了佛学院的校门,依然行止合度。二十一岁那年,我被派往宜兴出任小学校长,住在祖庭大觉寺。有一天,担任住持的师兄前来,称赞我做人老实。原来他为了试探我,在房间的坛子里藏着宝物,结果发现一个也没少。其实,我一直遵守不予不取的戒规,从来不曾兴起掀开坛盖一探究竟的念头,所以连里面装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没想到却赢得师兄的敬重。
三十多年前,我经常搭乘平快火车,南北两地奔波讲经,因为在佛门里惯于抬头挺胸,目不斜视,在八小时的车程里,我直脊端坐,默念佛号。有一回感动了一名邻座的军官,竟然跟着我下车,要求皈依在三宝座下。其余以持戒度众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所以,“有佛法,就有办法”。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23:05:28 | 只看该作者
只是在奉行戒律时,我们必须圆融通达,否则为教条所缚,反而失去了佛法的精神。记得有一次,南亭法师与我应邀到宜兰高中校长温麟的家中作客,主人亲自下厨包饺子殷勤款待,我们虽然明知里面是以韭菜、鸡蛋为馅,还是隐忍不语,将一盘饺子吃完,以免唐突失礼。十年前,在日本佛教会用餐,当侍者端来面时,腥膻四溢,才知道此地的面汤全都是用鱼虾熬成的,为了避免大家难堪,我们只有囫囵吞下面条了事。《七佛通偈》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法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学佛度众,内心的清净最为重要。
佛光山的道场,建在山明水秀之中者固然有之,但多半是设在喧嚣闹市的高楼大厦里,楼下往往是美容院、KTV,在深夜里饱受噪音侵扰。初来乍到者,不明其理,以为怪事,久而久之,也明了个中奥妙:幽兰长在深谷里,因此只能孤芳自赏;牡丹性喜南地,所以北地之人无缘亲炙。如果太坚持表面的清净,反而无法对一切万物发挥正面的力量,必得了解佛法的真谛,和光同尘,不执不拒,如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在暑热中吐露芬芳,才有办法让更多人分享清凉美意。
经常有很多人羡慕我定力很够,其实我自知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佛法带来的利益:少年时出家学佛,我从排班、经行、静坐、念佛里修习耐烦的定力。青年时来到台湾,我在衣食缺乏,生活艰困中,增长坚毅的定力。中年时法缘渐佳,我从接引信徒,谈话开示里,培养说话的定力。老年时云游传教,我从乘坐十数小时的飞机,与信徒一次合照数十张照片,应邀出席几个钟头的斋饭供养中,成就适应时空的定力。懂得将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办法随缘自在。
许多人告诉我:佛法里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让他们感到害怕。其实这些都是世间的实相,不能逃避,也无须惊惧,如果我们能顺应真理而行,将会发现:无常真好,无我真美!
我回想自己本来并不聪慧,但因为体会“无常”,所以我不气馁,加紧功行,终能以勤补拙;我原先一无所有,但由于了解“无常”,因此我不放心,努力奋斗,故能以福慧庄严一切;遇到挫折失败,因为深明“无常”,我培植因缘,最后定能转危为安;徒弟顽劣,由于知道“无常”,我耐心辅导,使顽廉懦立,终会成为良才法匠。因为世事无常,所以文明才得以进步;因为生命无常,所以未来才抱有希望。能够以佛法的观点看待一切,从世事无常中汲取经验,就有办法处理多变的人生。
“诸法无我”并不是说没有了我,而是指世间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一个固定独立的实体存在。懂得“无我”,能够放下小我,融入大我,方能拥有更多;体悟“无我”,博得布施成就,分享众生,就能处处有我。
五十年前,我因为割爱辞亲,出家为僧,将身心奉献尘刹,所以才能拥有三千法界。来到台湾以后,我因为舍去北投静修的机会,投入大众之中,所以才能在佛教文化事业上有所建树;三十年前,我走避荣华名利,来到偏僻的高雄乡镇弘法利生,所以才能发展出闻名世界的佛教重镇;十年前,我卸下道场的一切行政职务,胸怀法界,才能将佛教推展到世界各地。甚至我将自己的寺院送给同道,舍给学生,所结的法缘更广;我把每次出国弘法所得到的红包供养,悉数馈赠给当地寺院,因此成就了海外道场的建设。紧握不舒的拳头,怎能掬握秋毫,更遑论宇宙法界?能彻悟佛法的无我真理,进而喜舍布施,才有办法享受更多丰美的果实。
一灯能照破千年晦暗,一灯也能分灯无尽,光照大千。拥有佛法的喜悦,应该让众生共同分享。昔时,维摩诘居士授予天女“无尽灯”法门,使得天宫大众同受法益;佛陀在临入灭时,于法华会上,授记诸阿罗汉皆当成佛,并嘱咐他们,亦当为后世弟子授记传法,于是娑婆世界有了无穷的希望。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23:06:08 | 只看该作者
我虽自愧才薄德浅,但于大觉佛陀的圣教总是念兹在兹,力图发扬,所以我举行过不下千百场皈依典礼,借着常住三宝的功德,开发大众自性三宝的灵光;我努力兴办各种佛教事业,顺应各种众生的根机,将佛法的智慧传递给十方大众;我提拔徒众法子晋升住持,亲授袈裟法衣;我创立佛光会檀讲师制度,为入选者亲颁证书。
如今,传灯不仅是神圣的使命,也成了一本书的名字。天下文化公司将我数十年来的弘法生涯记录成册,以此为名,公之于世。社长高希均教授在记者会上说:“……四十年来,台湾经济是一种奇迹,而星云大师将佛光山组织得有条不紊,让佛教无远弗届送至全球各地,也是另一种奇迹……”对于他的赞美,我愧不敢当,因为这一切都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而是千千万万的佛子们在佛法的感召之下,发心努力,携手缔造的佳绩,这就是为什么我常说:“有佛法,就有办法!”
诵经念佛是佛法,正知正信是佛法,发心立愿是佛法,忍耐谦让是佛法,尊敬包容是佛法,持戒禅定是佛法,清净中道是佛法,无常无我是佛法,喜舍布施是佛法,传灯授法是佛法……乃至四无量心、六度四摄、惭愧感恩、因缘果报等都是佛法。离开了世间,就没有佛法。有了佛法,生活在世间上的人才能够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所以,“有佛法,就有办法”。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23:07:17 | 只看该作者
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


一九四九年,我初到台湾,当时局势混乱,人心惶惶,许多僧侣纷纷兴起逃避的打算。一天,煮云法师携函前来,说是在普陀山闭关修行的尘空法师写给我的。
尘空法师是太虚大师的高徒之一,曾经担任过早期《海潮音》杂志的编辑。抗战胜利初年,我在焦山“第一届中国佛教会务人员训练班”受训期间,有幸得与其亲近,他的慈心后学、长者风范,一直令我景仰心仪,顷接来鸿,自是欢喜不已。尤其在那兵荒马乱的日子里,有信自远方来,更是如抵万金,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展阅……
“现代的僧青年,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不要有我靠佛教的观念……”
当这一句掷地铿锵的金玉良言映入眼帘时,心中顿起无比震撼!在那个局势混乱的年代里,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加以台湾佛教徒在当时缺乏正信,只知烧香膜拜,乞求福寿财利,使得佛教沦入迷信之流,自然得不到社会重视。而佛教界本身也在处处打击僧青年的信心:寺庙不肯接受外来僧尼挂单用斋,求见长老屡遭闭门羹,撰写文章不准刊出,讲经弘法也备受限制……遑论要靠佛教生存。就在这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处境下,尘空法师的一句话,犹如强心剂,振奋起我的信心道念。是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应该抱持着“佛教的命运操之在我”的使命感!我将这句话谨记在心,也传述给我的同道,互相勉励。
是年,我从台中到了台北,在短短的两天之内,我曾在南昌路某寺,被一长老责问:“你有什么资格跑来台湾?”到了中正路某寺挂单,也遭拒绝,因夜幕低垂,我只有紧紧裹着被雨水淋湿的衣服,在大钟下躲雨露宿。有一回,就在下午一时左右抵达基隆某山寺的那一刻,寺方接到命令,不准供应我们午饭,其实,我们连前一天的午饭都还没吃呢!想去投靠成子寮观音山,途中却遭大雨冲毁公路,只得忍着饥寒,逗留在车站里,望着狂风豪雨,心中盘算:不知还有何处可去?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23:08:11 | 只看该作者
灰蒙蒙的台北天空,崎岖难行的基隆山路……至今回忆起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能咬紧牙关,度过那段难堪尴尬的日子,是因为我对佛教有着坚定无比的信心,我自觉:人为的苦难,正是在考验我们的道念与毅力;而比起佛陀在因地修行时所遭遇的种种磨难,我们这一点点挫折,真是微不足道。
好不容易,终于有一家寺院肯收留我,我开始奉献劳力以为回报,我每晨拉车采购;我日日清洗大众浴厕;我一天打八百桶井水供应寺众;一有空闲,我就扫除庭院落叶;我为病人和老人服务,将亡者抬去火葬;我在大湖看守山林;我在寺中典座行堂……我没有大用,但我有佛教靠我的心愿,我要让别人接受我,我才能有奉献佛教、服务众生的机会。
后来,妙果老和尚问我是否有住持法云寺的意愿,无上法师也有心将灵隐寺交给我管理,慈航法师极力推荐我至天龙寺讲经弘法,宋修振理事长鼓励我到德林图书馆读书……由此可见,佛教是温馨的,佛教是重视人才的,只是我们要先建立起“佛教靠我”,而非“我靠佛教”的决心。
一九四九年至五二年期间,虽默默无闻,但也凭着一股“舍我其谁”的奉献热诚,为所当为。京剧名旦顾正秋女士在永乐戏院演出《火烧红莲寺》,我写信向她非议剧情诬蔑佛教;朱时英居士欲更改《觉群》的宗旨,我提出异议;台湾当局呼吁“取缔”拜拜,我撰文反对,主张应正名为“改良”拜拜;我为花莲大地震奔走募款赈灾;凡此别无他意,只是一心想让佛教有靠我的机会。
要做到“佛教靠我”,并非速成易事,还需要有坚强的忍耐力量,能经得起百般的阻难。记得过去上海沪剧团计划将拙著《玉琳国师》改编成话剧,在台北上演,有人告诉他们不要和我来往;台湾广播电台邀我撰写广播稿,有人去信要他们停止;甚至台北师范学院请我讲演,海报都已经张贴出去了,还有人有办法叫他们取消;章嘉大师提名我代表台湾佛教会参加在尼泊尔召开的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居然也有人能将全案取消……这一切一切都不要紧,我自信能耐得过千锤百炼。后来,我和弟子在台湾广播电台制作“佛教之声”单元,达六年之久;我在台湾从台视到中视、华视主持佛教节目,转眼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甚至我现在每讲三分钟,华视还给我六百元台币的酬劳;而在各大专院校间的讲演,已经多得无法应付。现在我不必代表什么会,参加什么会,我在一九九二年五月中成立的国际佛光会,就已经将佛光普照全世界了。
因此一个人不要害怕被别人打倒,能打倒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四十年的岁月,瞬目即过,回想来时路,其间所遭遇的艰辛困苦,真是笔墨难以形容,我之所以能够坚固道心,无怨无悔,尘空法师的至理名言——“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不要有我靠佛教的观念”,诚然是非常重要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23:26:15 | 只看该作者
修行的真义


“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做‘懒惰’的代名词而已!”
印顺长老四十年前刚从香港来到台北时,曾经对我如是说,诚乃掷地有声之高论,若非真正明师是无法讲出这么深刻的感言。这句话使我数十年来无时不警惕自己:我要做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可不能用修行作为懒惰的借口。
记得有一回,道源法师在佛光山讲授《大乘起信论》,课后我送他回寮休息。在路上,他忽然对我说:“修行!修行!都快把佛教‘修’得没有了!”
这种高瞻远瞩的见地,也只有心怀悲悯的菩萨才会因深思时弊,而有所发抒。
我曾多次周游世界,看到一些先进的文明国家,他们国家大路旁的教堂林立,他们的博物馆中都是宗教文物。如系信仰基督教,则全国人民强调他们是基督教的国家;如系信仰回教,则全国人民口口声声阿拉真主;而我们台湾,大都视宗教为余物,我们佛教的主持者,并不鼓励弘法利生,不重视世法欲乐,不讲究牺牲奉献,大都强调明哲保身,或入山修行,或自我关闭,致使佛法衰微,圣教不能深入社会人群,修持与生活脱节,真理与大众远离,让邪魔外道到处横行,让迷信愚昧到处猖狂。孰令致之?谁能令之?怎么不让有心人唏嘘慨叹!
中国佛教自明清以降,因政治的迫害,由社会走入山林,由资生转为自修,遂一蹶不振,所幸今日由于教界大德之努力弘法与信众的大力护持,佛教又有了一番繁盛的风貌。但有些人却不明时务,妄学皮毛,或放着如来家业不去荷担,整天高喊修行闭关,或弃置十方信施的慧命不顾,只在个人修行上着眼。他们无视福利社会的责任,乃至丢下世间一切成就的好因、好缘、好事。试问倘若大家入山苦修,佛教的命运,苍生的疾苦,将何以为度?
曾经有一位信徒这么说:“师父!如果你们都去闭关,或入山修行,谁来接引我们,教化我们?”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23:26:45 | 只看该作者
诚然,修行是非常重要的!但修行绝非以遁世避俗来作为逃脱现实的借口,也不能以此自我标榜,徒博虚名;更不可巧立名目,哗众取宠。修行并非空洞虚无的口号,而应该是脚踏实地的自我健全,牺牲奉献。
自惭我出家已有五十余年,至今依然庸庸碌碌,慧解固然不足,修行也不算精进。不过,我这一生中确实不曾以修行作为懒惰的借口,反而我发心服务,勤劳负责,从不好逸恶劳,敷衍塞责。
青少年时期,我在丛林参学,从栖霞律学院到宝华山学戒堂,从焦山佛学院到金山天宁寺的禅堂,无论在律门、教门、宗门,我都刻苦砥砺,认真学习,随众上殿、出坡作务、春夏禅七、秋冬佛七,甚至行堂、典座、香灯、司水,更要上山砍柴,河边担水,我也都任劳任怨,全力以赴地为全寺数百人辛勤服务。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载星霜,就这样一转而过,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修行?总之,我都能直下承担,法喜充满地度过这段基础的参学时期。
劳动筋骨的苦行实在微不足道,物质生活的艰难才是难以想象。当时中国社会历经战乱,百废待兴,民生困苦,我的常住由于僧多粥少,经济更是拮据,因此三餐往往是以杂粮稀粥糊口,清汤淡水,或是夹着砂石、鸟粪的豆腐渣、蛆虫爬满了的萝卜干,经年累月少有油水下肚,遑论温饱。衣服破了,只有用纸糊补;鞋底磨损,就以木片粘上;没有袜子,便捡拾别人破旧不堪的弃袜穿上,聊胜于无,一切因陋就简。多少年来,身无分文,写了好几封家书想跟母亲报个平安,却一直无法投递,因为根本没钱购买邮票,所以一封信今年写了,放到明年,明年写了,等到后年,遥遥无期,始终无法寄出。
物质缺乏的生活也还算是小事,在精神上,每天还要接受无理的要求、严厉的打骂、不尽的冤枉、无穷的委屈,甚至不准你抬头多望世间一眼,不让你对别人多说一句语言,受气折磨,折磨受气。尽管如此,我都能逆来顺受,认为这是“当然”的教育,也是一个出家人“当然”的修行,故而能无怨无悔地完成修道基础。
那时,我虽年轻,求证心却非常殷切,希望能加紧修持,但是想到自己对人间毫无贡献,对师门又无建树,怎敢对常住有自私的妄求?怎敢远离大众而独自修行?因此,只有在不碍工作、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过午不食,刺血写经,深夜礼佛,打坐参禅,偶尔也一年半载的禁语不言,或闭眼不看,或利用假期禁足,以埋首经藏……凡此不一而足的密行体验,虽然没有令我豁然开悟,却长养了我对佛法的信心道念。
不过,我要告诉今日的青年学子:我的学习修行,从来不敢离开僧团而寻求独居;也从来不敢要求离群,自我任性;因为我觉得修行只是自己在生活中默默地密行,不值得标榜,不值得夸耀。如同一只小鸟,羽毛未丰,离群以后,会不知道回来。教团的可贵,就是初学者的安乐窝啊!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0:21:53 | 只看该作者
一九四九年,初来台湾,身上一文不名,各处挂单,备受奚落。为了感激中坜一家寺院留单,遂从事拉车、买菜、打水、清厕、看守山林等卑微的工作,服务寺众,以为图报,继而在南北各地奔波授课、弘法、撰文、写书。一九六七年,我创立佛光山,度过与刺竹为伍、与洪水搏斗的开山初期,并且在经济困厄中筹建各种文教、慈善事业,期使佛法能普及社会。我不断发菩提心,立坚固愿,其中遭遇的困难与艰辛,在心中也觉得这是一个修行人应当如此的考验。
一九八五年退居后,到美国闭关半年,以便让后继者能顺利做事。出关以来,在课徒之余,还经常应各地信众的邀请,席不暇暖地在岛内外奔波弘法,建寺安僧,更为信众成立佛光会,期使佛法光大寰宇,庇佑全球。
回想我的一生就这样无时无刻不在分秒必争中度过,自愧未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但确知自己总是将我所了解的佛法行于日常,与生活相结合。例如:我不积聚钱财,而能喜舍结缘;我不向外妄求,而能承担一切酸甜苦辣;我能甘于淡泊,在忙碌的行程中,以茶泡饭果腹充饥;我能随遇而安,席地而睡;我能斗室读书,车内写作;我能与人为善,满人希望;我能刻苦耐劳,不计毁誉;我能乐说不倦,给人欢喜;我能感恩惜福,不念旧恶;我能守时守信,不坏承诺;我能坚持理想,不畏难苟安……我不高谈修行,只一心一意,如理而行。
因此,我拜佛学佛,但我不希望成佛做祖;我布施行善,但我不想上升天堂;我念佛行持,但我不欲往生莲邦。我志不在了生脱死,我志只在多培养一些佛道资粮,我只愿生生世世在人间,做一个具有平常心的和尚而已。
生死,岂是那么容易了脱?没有历经千生万死,不经三大阿僧只劫,哪里能轻易地了生脱死?我之所以提倡人间佛教,乃遵照太虚大师“人成即佛成”的理想,实践六祖“佛法不离世间觉”的主张。我们不需离世求道,在世俗人间,讲经弘法是修行,服务大众是修行,福国利民是修行,五戒十善是修行,正见正信是修行,结缘布施是修行,慈悲喜舍是修行,四弘誓愿是修行。人间的佛陀,不舍弃一个众生;人间的佛教,不舍弃一点世法。我们认为,乃至行住坐卧,扬眉瞬目、举心动念、示教利喜……哪一样不是修行?为什么舍弃人间佛教,要学习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家仙术,才叫做修行呢?
修行,修行,我们要靠真正的修行、真正的德行、真正的慈行、真正的福行、真正的智行,让全法界一切众生都能接受真正的修行,让大家心中有佛法,生活有佛法,人人有佛法,普世都有佛法!



不要让阿弥陀佛代替我们报恩


佛教道场往往对发心捐献的信徒说:“功德无量!将来阿弥陀佛会保佑您。”对于前来贡献劳力的义工,也总是说:“功德无量!将来阿弥陀佛会接引您。”凡是对佛教有贡献的人,寺院的主事者经常都会说:“阿弥陀佛会添福赐慧。”每当听到这种说法,我心就想:“信徒为佛教奉献布施,为什么要麻烦阿弥陀佛来报恩?我们佛弟子又为佛教做了些什么?信徒为佛教发心服务,为什么要劳驾阿弥陀佛来感谢?我们怎能推诿责任,坐享其成?”
我一直觉得,我们不应该由阿弥陀佛代替我们报恩,而应该自我承担这份感谢的责任。因此,凡是对佛门有贡献的缁素大德,不一定对我个人很好,我都很乐意尽己所能来报答他们。像赵茂林居士不仅曾在佛寺、救济院、大专院校佛学社团、广播电台等处弘法,而且经常到各地监狱布教,达二十年之久,我敬仰他这份度众的热忱,因此在佛光精舍留了一个房间给他养老,最后往生时,又将他的灵骨安厝在佛光山的万寿堂。
张剑芬居士是三湘才子,经常应邀为佛教撰序作诗,拟写碑文,然而到了年迈多病时,教界竟无人前往照顾致意。我知道以后,为他多次付费洗肾,希望能尽绵薄之力,代佛陀来感谢他毕生以文字般若弘法利生的贡献。
戈本捷居士曾参加佛教译经工作,并且帮忙编纂《佛光大辞典》。在他晚年时,我接他们伉俪二人同来佛光精舍居住,颐养天年。一九九一年,戈居士往生,我当时刚好骨折开刀出院不久,特地坐着轮椅前往灵堂为他拈香。他的夫人周法安女士感动之余,匍匐叩谢。戈夫人说她是皇族后裔,只向天子、父母跪拜,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向外人行此大礼,我听了觉得真是愧不敢当,因为我只是做佛陀的侍者,代为致意罢了。
张少齐居士早年来台时,曾创设健康书局,出版佛教书籍,后来又成立琉璃印经室,影印大藏经,他的琉璃精舍,经常都有诸山长老海会聚集,商讨教事。《觉世》旬刊是他在一九五七年创办的刊物,后来交由我接办,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张居士可说是台湾佛教文化的源头耆宿,但到了晚年,却门前冷落车马稀。我向来十分感念他为佛教的种种辛劳,于是在美国为他找了一栋房舍以为安养之用。
我刚成立东方佛教学院时,曾聘请方伦居士为学生授课,但当他往生时,我却为他张罗丧葬事宜;唐一玄居士也是那时的老师,后来他虽然到别处教书多年,我还是每个月定期将钱送到他家。有些人问我:“他们已经离开佛光山多年了,为什么你还一直如此予以厚待?”我觉得,他们除了教授佛子以外,著述也很丰富,我这样做,无非是感戴他们为佛教作育英才及著书立说的贡献,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在施恩于人,顶多是报恩感念而已。
年少时,每读到《阿弥陀经》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心中不免生大惭愧,虔诚诵经的功德殊胜,固然不容置疑,但是我们滥厕僧伦,为什么要将报恩济苦的责任推给阿弥陀佛呢?故当下立志效法阿弥陀佛慈悲喜舍的精神,在娑婆世间散播欢喜、自在,为大地众生布施安稳、无畏。
太虚大师曾在文章中写道:“……我母之母德罕俦……”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我的外婆是最恰当不过了。她一生行善助人,念佛不断,慈悯有加。在我的记忆里,她每天都到佛堂帮忙服务,从来没有说过别人一句不好。当我在台湾听到她逝世的消息时,真是悲痛逾恒,然而关山远隔,未能立即前往料理后事。尽管大家都说她的修行这么好,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但我总觉得自己也必须略尽心意,所以后来在家乡建了一座塔堂,安厝她的灵骨。
家师志开上人生前对佛教尽心尽力,牺牲奉献,对我更有亲赐法乳、长养慧命的恩德,我除了立誓以此身心奉尘刹之外,更为他修葺墓塔,奉养他现在的家人,以期能报厚恩于万一。
至于生养我的母亲,我虽然不能经常随侍在旁,但我购买房舍解决她的居住问题,请人照料她的日常起居,我在生活上让她不虞匮乏,在精神上让她安乐自在……她的一切需求,我都设法满足。更重要的是,我广度有情,视天下的众生如父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5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