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虚苦心育僧材 佛法宏扬本在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8 14:2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片来源:资料图
《赴灵鹫山感怀》:觉树枯荣几度更,灵山寂寞偿重兴;今时不用伤迟暮,佛法宏扬本在僧。
这是太虚大师于抗战期中,组织佛教代表团到印度访问,朝礼灵鹫山写的诗。
释尊静坐成道的菩提树,春来繁荣,冬来叶落,不知经过若干次枯荣。昔日释尊说法,大众云集,华雨缤纷的盛境,已不存在,灵山目前是寂寞的景象,大师朝礼时,多么感慨万端啊!然而,物极必反,废久必兴,众生业转福来,法缘成就,灵山或者要重兴吧,法轮将再转吧!大师对不久的将来,抱着无限的憧憬。
住持三宝,弘扬佛法,主要责任在僧伽,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僧人因循守旧,寺庙与社会脱节,加上新时代潮流对旧制度的冲激,寺庙濒于危境,僧人生存受到威胁,已不能担当起“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的责任。大师忧心如焚,思欲整顿僧制,从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三O年,先后写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论》、《僧制今论》、《建僧大纲》三书,准备选择寺院试行,但遭到守旧派反对。大师屡受挫折,并不灰心,将目标转移到培养僧材上,将希望寄托于新一代的僧青年。“宏扬佛法本在僧”是多么感动青年一代的号召。
为了培养僧材,先后创办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柏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在大师的辛勤培育下,成熟了一大批人材(包括一部分在家居士),遍布海内外,成为复兴佛教、拯救社会的中坚。
有些人借“革新”一词攻击大师,其实,大师倡导的“新佛教”并非在佛教本质上有何改变,不过是审时度势,以佛法的“契理契机”为原则,顺应时代在形态上的调整而已。所谓“新佛教”、“人生佛教”,其精神和实质不过如此。
大师教育青年学僧,要有:一、真售实证以成果。二、舍己利众以重行。三,勤学明理以传教。又谆谆教导:“无私、戒懒、为公服务”。于此证明大师培养僧材,用心良苦。

来源:http://fo.ifeng.com/juewu/lidaigaoseng/detail_2010_06/17/1633401_0.s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7 06: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