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离尘向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心禅语(更新中…)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08:52:51 | 只看该作者
【一切唯心造】

注意你所想的,因为它们会变成嘴里的话;注意你所说的,因为它们会变成实际的行动;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们会形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们会形成你的人格;注意你的人格,因为它们会影响你的命运!我们想的是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62#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1:4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离尘向觉 于 2012-7-30 11:41 编辑

当我们遭逢逆境之时(诸如诱感、恶语、指责、或入狱等),我们都不应该抱怨而认为:「我不断地祈请三宝,所以不应遭此灾难。」而是应该认为此乃过去世损害他人所造成的恶业。因此,今生受此灾难并思惟「籍此灾难,愿一切有情众生过去世的恶业,皆由我身承受。」
                                                                                                
                                                                                                                                                                       ——顶果仁波切
63#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1:50:3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应不断地修持清净心,使我们能直接地观照到一切法界与众生本来就是清净与圆满。而更进一步无论因外境而起的念头,或过去深植于内心的经验,我们必须了知其本质并无实有,而自然解脱。我们切莫追忆过往的心念,并沈迷于此种忆念之中。若是兴起妄念,即行觉察而断绝。如不予以断治,则一切成功、胜利、敌人、财富、经营或任何世间成就的沈迷,将产生无止尽的烦恼,一如微风吹过湖面,涟漪不绝。

                                                                                             ——頂果仁波切


64#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1:54:0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必须从此时开始,直至最后一息,努力精进。此种精进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于恐惧及面临死亡的剎那,所能依恃的就是信念及信心。并时时自念临终时,也应当忆知所有莲师的教义,并且使之牢牢记得。恐惧死亡时实在是很难如法修持,除非是在生前经常修习。

                                                                                                ——頂果仁波切
65#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2:15:18 | 只看该作者
一旦死亡出现,我们的第一个念头一定要观想跟上师无二无别的阿弥陀佛。比如说自己突然遇到了车祸,肯定必死无疑,这时你应该马上观想阿弥陀佛与上师无二无别,一心祈祷阿弥陀佛或上师,如果有这样的念头,那你的神识可以融入上师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索达吉堪布

66#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2:19:0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为一切众生,没有为自己。为自己,这一念真诚心随时可以往生。因为你对这世间没有留恋,就随时能往生。

                                                                                           ——净空法师

67#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7:32:09 | 只看该作者
【众生与佛的区别】

一位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你们也用功吗?慧海说,用功呀!那律师又问,怎样用功?慧海说,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律师就说,但凡是人,无不如此。你们跟俗人,又有什么不同?慧海说,那些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这就是佛与众生的区别。
68#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7:32:28 | 只看该作者
唐朝的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佛说纳须弥于芥子,可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得下庞大的须弥山呢?禅师笑:人说你读书破万卷,请问万卷书在何处?李渤:在我心里。禅师:你的心有多大,竟能容得下万卷诗书?李渤:……明白了,事无大小,尽在人心。你的心越是包容,放飞心灵的自由空间就越大。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7:33:17 | 只看该作者
【恰到好处】

高僧佛果禅师在担任住持时,他的师父法演禅师给了他四个戒律:

①势不可使尽。势若用尽,祸一定来;
②福不可受尽。福若受尽,缘分必断;
③规矩不可行尽。若将规矩行尽,会予人麻烦;
④好话不可说尽。好话若说尽,则流于平淡。

这四戒的核心思想是:不过、不及,即永远保持谦卑的态度。
70#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1:41:24 | 只看该作者
【索达吉堪布】再昂贵的衣服,穿久了不洗也会很臭、很脏,同样,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如果长时间没有调整和修炼自心,也会慢慢变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所以,不定期地到一些寂静地方,给我们的内心充充电,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8 07: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