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寶悟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從第一大願,藥師佛希望祂成佛之後,也要令一切眾生都成佛。
但是,成佛不能只是空談呀!
成佛是理想,理想的後面還有很多現實問題需要解決。
從生活的層面來看,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經濟因素把人逼到死角,日子都過不下去了,談什麼佛法的正知見啊?
顧三餐要緊哪!
再談思想層面,每個人的業力因緣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產生許多分歧的想法及不一樣的觀念。
有宗教的信仰還好,各各宗教總有一個統籌的目標,教人行善向上,令信仰者有所歸依,有一致的理念。
沒有宗教的導引,各種屬於自己私密的想法,未經疏通的觀念,很有可能形成威力,傷害自己又傷害別人。
再談精神層面,即使物質生活是滿足的,衣食無虞,也有人並不追求物欲享受,但內心深處隱約有一些空虛,心靈的狀態終究不可能保持在頂點。
再就身體狀況來說,大慨是人生最大的缺憾,美醜、胖 瘦、高矮總令人耿耿於懷,如果身體殘缺,有障礙,恐怕一輩子心理都不能平衡。
現實人生處處充滿無奈,時時教人失望,所以人們會寄情於宗教,在宗教開示洗禮之下,得到慰藉,找到依靠。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就是由崎嶇不平的人生所衍生開展來的;
除了第一大願的生佛平等願,祂成佛也令眾生成佛之外,其餘的每一個大願都是要讓人在生活中得到一個圓滿。
十二大願涵蓋生活中任一層次的需求,有物質的、身體的、心理的、思想的、精神的、飲食的、娛樂的,每一角度的考量。
當藥師佛滿足了眾生生活上的種種問題,總算沒有後顧之憂了,那麼,是不是可以修行了!?
修行上路了,可是,萬一是在聲聞、緣覺的小乘道上打轉,別怕!藥師佛會再費點力把你轉正回來,將你安立在大乘的菩提道上。
甚至在修行的路上跌跌撞撞,七倒八歪,不斷犯戒,藥師佛會加持你,讓你清淨,不缺戒,三聚戒具足。
藥師佛這一切的用心是為了什麼呀?
讓你成佛!
回歸到第一大願上,祂成佛了,也要幫助一切 眾生成佛!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真是妙用無窮,對於現實中的缺陷,處處顯現清涼。
藥師佛就是這麼實際,與你一起生活,一起打拼、一起修行,陪著你成就。
要改善生活、改善人生觀,不要懷疑,勤修藥師法門吧!
轉載 http://blog.sina.com.tw/paowuer/article.php?pbgid=67285&entryid=5839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