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部刘满祥居士,收拾了好几箱子东西,准备回家过年,家里有老人,来回不方便,不然就让家人过来在寺里过了。箱子里是从寺院流通处,请的佛经、酥油灯、念珠。刘居士选东西,流通处的几位义工往外拿时,也给一点建议,他们经验多,知道哪些东西受欢迎,两位同乡蹲在地上往里装。装好已经封箱了,义工说贤生法师那有结缘的《学佛群疑》,客堂义工一直在学这本书,里边是一些浅显又实用的佛法知识,能够解答许多对佛法似是而非的误解。刘居士一听,立即去找贤生法师结缘,这么多法宝,带回去是给家人、亲戚和同乡们的。
08年时,刘居士和龙泉寺还是合作关系,寺里盖见行堂,工程队的老板就是刘居士。刘居士经常带着工人去大殿前上香、拜佛,也让工人学习佛法,因为是老板,工人也不敢不听。还请好多《弟子规》给家乡的学校,学校的老师还真带着学生们学了。到法会时,寺里有皈依,刘居士又命令工人都去皈依,有工人不想皈依,就是不去,当老板再怎么着,也不能干涉人家的宗教自由,硬的不行来软的,刘居士掏出钱,对工人说,你去皈依,我给你二百块钱。今年一提起逼工人皈依的事,刘居士自己也笑:“哎呀,执着啊!”
等到工程结束时,工人们差不多都皈依了,不是因为刘居士逼的,而是在寺里干了一年活,发现不像原来想象的那样,信了佛就被戴上紧箍咒。而是一种保护,亲眼见到寺里法师、义工居士的状态,工作、生活那种淡定从容,和社会上不一样。再加上刘居士的祈请,僧团针对工人们的情况,不是像对义工居士那样上课,而是每周两次给工人们放映佛教电影,看电影时,法师会给引导,让他们从内心真正接受了佛教,愿意皈依,做个佛教徒。
09年,刘居士成了龙泉寺工程部的义工。虽然也是在外一年,但在寺院呆一年,回家过年带的东西就和其他人不一样了。中国自古即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对礼物也很讲究。送礼还有一层含意就是祝福,比如现在送保营品,是为祝福对方健康;送书是祝愿聪明智慧;送花是希望美化环境,能有个好心情;也有送宝石金钱的。这些东西能够带来的只是一时,或者一世的快乐。而刘居士选的法宝,却是让家乡的亲人,种下一个生生世世快乐的因,一个了脱生死究竟快乐的因。
刘居士开车踏上回老家的路途。同为工程组的义工单纪明则背着大包,领着妻子、儿子回寺里来。单居士的妻子是法会义工,每到法会就从山东老家过来做护持,儿子十几岁,在慈幼组帮着义工看护居士们的小孩。妻子邓秀霞去法会处报道,儿子对寺里熟悉,自己找义工去干活,单纪明回工程组时,农场的任志尚居士正带着三名义工在排练,单居士说:“我知道您在演快板,从师父博客上看到了。”看任居士手里除了快板,还有一根带锯齿的横木,以为是任居士发明的新乐器,任居士说,他们排的是新疆快板,所以用的和山东快板不一样。
文章来源 2月10日龙泉日记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e98b90100h1p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