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來大德們的念佛訣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6 12:5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善導大師——長跪念佛,力竭方休,隆冬亦須流汗


  唐代善導大師,蓮宗二祖也。因見道綽禪師淨土九品道場,喜曰:“此真入佛津要,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法門,速超生死。”於是,精勤禮念。旋至京師(今西安),激發四眾。


  每入室長跪念佛,非力竭不休。雖寒冬亦須流汗,以表至誠。常念佛一聲,有一光明從其口出,十至百千,光亦如之,人皆能見。出則演說淨土法門,無暫時不為利生事。三十餘年,未嘗睡眠,除沐浴外,從不脫衣,護持戒品,纖毫不犯,絕意名利,離諸戲笑。每自獨行,不與人共,恐談世事,妨修道業。


  三衣瓶缽,躬自持洗,好食供眾,粗惡自奉,乳酪醍醐,皆不飲啖。所有襯施,用寫阿彌陀經十余萬卷,畫西方聖境三百余壁,修營塔寺,燃燈續明,終歲不絕。


  道俗從化者眾,有誦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遍,日課佛名一萬至十萬者,其間得三昧,生淨土者,不可勝紀。


  (預知時至)忽謂人曰:“此身可厭,吾將西歸。”


  乃登寺前柳樹,向西祝曰:“願佛接我,菩薩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得生安養。”端身立化。


  (《佛祖統紀》)


  【按】善導大師,系阿彌陀佛化身,為念佛示範,廣度眾生。願即效法,絕意名利,念佛不休。




  釋懷感——暗室厲聲念佛


  釋懷感,初習“法相宗”,後遇善導大師,教以虔誠念佛,三年便證念佛三昧。


  著《淨土決疑論》,教人暗室念佛,閉了光源,厲聲大念。


  他認為:修行的人,要斷絕視聽,心舍俗緣,擒住亂心,注想于佛,易得三昧。


  《大集日藏經》雲:“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大聲稱佛,則見大佛,三昧易成;小聲稱念,遂多馳散。”

  釋道綽——豆兒念佛


  唐代的釋道綽大師,十四歲出家,初習經論,事瓚禪師學禪。後見曇鸞師碑,讀畢大生嚮往,從此崇淨業。

  坐常向西,六時禮敬,口稱佛名,日以七萬為度。當用麻豆而為數量,一稱名,便度一粒。天天如此,積數百萬斛。


  各地望風成習,後世效法的人,不可勝數。


  江公望——擊舌應心念佛


  宋代司諫(官名)江公望居士,少年登第,名著當時。



  酷好宗門,蔬食葛衣,砥節勵行。晚年專修淨業,悟入念佛三昧。


  作《念佛方法》文,刻石流布。


  文中說:“念佛,有巧方便,無用動口,不出音聲,微以舌根,敲擊前齒,心念隨應,音聲曆然,聲不越竅,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舌既行聲;耳還自聽,心念心聽。乃至營辦家事,種種作務,亦白不相妨礙。”


  此舌根擊齒念法,屬於默然持名。



  正誠大師——不倒單,念佛必高聲


  近代正誠大師,姓朱,江西弋陽人。


  家貧,常念佛求生淨土,俟奉養無依外親喪葬畢,已六十八歲,始克攜子出家,修持益力,在山十三年,從不倒單。


  凡念佛必高聲,常念至通身流汗而後止。


  人嫌其噪,每呵之。同戒常勸小聲,免討人厭,(他)雖念笑稱是(答應),至念時依然高聲而不自覺。常在寺旁松下念佛,或對山靜坐,每見佛像立山頂,呼人看,則(他人)不能見也。


  忽自知時至,說偈,端坐念佛而化。

  (《淨土聖賢錄》三編)


  【按】因念佛心專,已至一心境界,故念時只知唯佛是念,更無別念,聲之大小,噪人與否,皆不知也。


  釋中峰——“三時繫念”念佛


  元朝釋中峰
明本禪師,禪淨雙修。



  嘗言:禪者,淨上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有淨土詩一○八首行於世。


  他認為,末世眾生,性多荒怠,喜簡畏繁,而宣導“三時繫念”。


  那就是:晨朝、日中、日沒三時,令行者不生苦感。隱含“有、空、中”三教義。繫念一處,想於淨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12:54:27 | 只看该作者
釋宗本 ——“三字資糧”念佛

明代釋宗本禪師,年十五出家,徹悟性宗,專修淨土。

撰《歸元直指》一書,說“欲生淨土,須辦淨土資糧——信、願、行三字”。

有偈言:

從是西方進,迢迢十萬程;

資糧若具足,何愁去不成。

至於念佛規則,主張不受拘束。或高聲念、低聲念、流水念、頂禮念、攝心念、參究念、觀想念、輪珠念、行道念、住立念、靜坐念、默念、明念,千念萬念,皆同一念。

憨山——“以毒攻毒”念佛法

明代德清大師,晚號憨山老人,是禪淨相融的大德。

他認為:參禪要離想,念佛專在想。

以眾生久沉妄想中,離之實難。若將染患而變淨想,是以毒攻毒,轉換方法。

故,參究難悟,念佛易成。

若果為生死心切,移參究心而念佛,何患一生不了生死!

二六時中,單將一聲阿彌陀佛橫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

若遇逆順喜怒煩惱境界,心不安時,就將這一聲佛,提起一逼,即見煩惱當下消滅。

若念佛消得煩惱,便可了得生死。

紫柏——夢中不斷念佛

明代的紫柏大師,認為:

真心念佛人,於歡喜煩惱中,必然念佛不間斷。是以煩惱、歡喜,都動他不得。

今人合眼睡時便忘了,如此念佛,念數十年也沒有用。

直須睡夢中念佛不斷,方有出苦分。

睡夢中不能念佛,一開眼時,直奔佛前,痛哭流涕(進行懺悔)。

如此做數十次,自然大昏睡中,佛聲即不斷了。

人生如覺,人死如夢。


夢中念佛的人,臨死自然不亂。
3#
发表于 2010-5-6 20:28:57 | 只看该作者
顶礼、赞叹先贤大德!
我还没有小德。怎么能学大德。学不象,反而影响了大德。
咱还是先舍了自己的凡夫心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3 22: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