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孝道思想 南懷瑾先生講述
臺北十方叢林書院
葉柏樑記錄
節錄
//--------------------
孝順父母的佛陀
度化阿闍世王的故事
義在大孝的盂蘭盆經
三世因果與六道輪迴
目連尊者救母難
梁武帝倡建盂蘭盆法會
放燄口與拜水懺
經懺彰顯了孝道思想
行菩薩道濟度一切眾生
//------------------------------------------------------
孝順父母的佛陀
釋迦牟尼佛是絕對孝順父母的。佛經上記載,佛要出家,父親不准,要他討了太太才可出家,他只好順從。娶一個不行,要娶兩個,他也照辦。後來還要為他家生個兒子傳宗接代,也同樣沒有違背父王的旨意。到最後,一切要求做到了,他父親再也沒有話說了,佛這才在夜裏離宮出走,到各處參訪明師,探求人生真諦。後來,佛的父親過世,佛親自回來舉喪,一定要親自為自己的父親放入棺木中入殮,然後和他的兒子羅侯羅、堂弟阿難、難陀四人,將父親的棺木抬上他自己經常講經說法的地方「靈山」安葬。像這樣合情合理的做法,你說釋迦牟尼佛孝還是不孝呢?
這些事實,很多研究佛學的人都不大留意,常常忽略過去。釋迦牟尼佛的一生言行,無一不是孝的表現和擴大。佛一出生母親就過世了,由姨媽一手帶大,後來姨媽想出家,佛不答應,因為顧慮到女性出家,宗教團體內容易發生問題,恐怕影響佛法在世間的傳佈,但是由於阿難一再向佛請求,說姨媽自小養育您,您就許她出家修道嘛,最後不得已,佛才答應了這件事。佛在得了道後,也曾為了報答母親懷胎十月之恩,上昇忉利天為母說法。那時佛母摩耶夫人已因生佛功德,成為忉利天主,但是佛還是特別為她宣講了令人感動的「地藏經」。我們學佛的人對「地藏經」都很熟悉,也時常誦唸,看看它的內容,這不是多麼可貴的孝道思想的流露嗎?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傳佈,迅速而普遍地為中國民間社會所接受,正是因為它是一們重視孝道的宗教。中國佛教第一本講孝道的經典「父母恩難報經」是在後漢時期(約西元一八九年間)安世高翻譯進來的。假使沒有這部經的翻譯,中國知識份子是會起來抗拒的。他們一看「父母恩難報經」,哦,原來佛教文化也是講究孝道的,和中國固有文化精神同路,二者便自然合流了。
度化阿闍世王的故事
然後,過了幾十年,在曹魏時候,「無量壽經」又由康僧鎧翻譯進來。「無量壽經」談的是觀想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後代淨土宗興起,無疑是受了它的影響。淨土宗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這種修持方法,與孝道的關係很大。再來,「觀無量壽經」又跟著傳譯進來(約當西元四百二十年間)。「觀無量壽經」講的是什麼呢?講孝道的問題。其緣由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印度有個不孝的國王阿闍世,他為了想早日榮登國王寶座,欲置自己的父王頻婆娑羅於死地,因此把他關在監獄,不給吃,不給喝。阿闍世的母后韋提希夫人為了拯救自己的丈夫,偷偷做麵食夾在衣服裏層,又將衣服用水浸濕了,帶去看老王,把麵食剝出來給老王吃,把衣服擰出水來給老王喝。可是,這件事終於給這個棍蛋兒子曉得了,也將她同樣關進牢獄。
像這樣冥頑不靈的忤逆之子,碰上了也沒辦法。母親韋提希夫人想到她認識佛陀的弟子目連尊者,便跪下來禱告,希望目連尊者趕快來救她。結果佛以神通知道了這事,慈悲地趕來幫助,感化了這個不孝的兒子,同時為他們講「觀無量壽」阿彌陀佛的修持法門。這是「觀無量壽經」形成的來龍去脈,其基礎就建立在孝道上面。至於淨土宗的另一部經典「阿彌陀經」,則比較遲一點才翻譯進來。
「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傳入中國時,中國正處於三國以後,魏晉南北朝戰火連綿,文化混亂的動盪時期。可是當時社會上每個家庭的子弟都很遵守孝道,此時正是中國門第觀念最嚴重的時候。嫁個女兒或討個媳婦,非常重視門當戶對。在社會上,一個家庭裏孩子的教育好不好,孝順不孝順,廣為眾人所注目。譬如大家會說,某某家裏的孩子很有教養啦,他們家的公子、千金都很知書達禮,是世代書香啦,這些觀念和宗法社會的孝道思想,非常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義在大孝的盂蘭盆經
同時,在西晉初期(約西元二百六十五年),中國佛教到了七月半一定要誦唸的「盂蘭盆經」,也經由竺法護的手中譯成中文,流傳開來。盂蘭盆的「盂蘭」兩字,原義叫解倒懸,即是解救倒懸的痛苦。這部經同孝道的牽連,那更大更深了。
我的家鄉就在台灣海峽對面,小時候,記得每年的農曆七月半有個很熱鬧的節目,叫做「放河燈」。在夜裏,河上駛著做法事的船隻,和尚唸經,一路叮叮噹噹,木魚、鈴鐺法器等敲得很動聽,唱誦的聲音也很優美,然後一個蓮花一個燈,從船上接連放到河面上,放盪開來,擠得整條河都是閃閃發光的蓮花燈,很美麗,也很令人傷感。據說這是為了超度河裏淹水死的冤魂,解除他們的痛苦。也算是屬於盂蘭盆會的一種。
一般民間訛傳,七月裏鬼門關開了,閻羅王一年一度給鬼放假,讓他們出來玩玩,到了農曆七月三十晚上(地藏菩薩生日)又要回去。這個恩典,據說就從目連救母的盂蘭盆開始,又說是地藏王菩薩大發慈悲,出面給閻王講情。所以每到了七月三十晚上,我們這些孩子便拿著香把,一支支插在地上,然後老祖母叫我們跪下來拜,拜地藏王菩薩,因為菩薩做了保證人,現在他要把放出來的鬼魂收回去,只要有一個鬼留了下來,地藏王菩薩便沒面子啦,這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構成了這麼一套民俗信仰的故事,很嚴重,其中大有文章呢!
這類的故事,和中國孝道的發展結下了不解緣。因此,有人問我,放燄口啊、燒紙錢啊,這些做法,鬼神收不收得到?會不會得益?我說,只要你確是一番真誠,為了給先人盡一點孝思,捨得這樣花費,只要心安理得,還管他收不收得到幹嘛?我有個美國朋友過世,我說也要燒一些給他,有同學聽了一副很驚訝的樣子。我說你不要懷疑,相信我的話去辦,這個經辦的同學聽了,他知道這是外國人,給他做了一套西裝,也買一輛汽車,又造一棟洋房,冰箱電話等等一樣也不缺,然後找個地方一把火燒了,彼此相顧一笑。你別問有用沒用,但問自心誠不誠?捨不捨得?再者,你真能把佛教教理研究透澈,自己有實際的修證,自然能看清這種事的真相,虛還是實。
三世因果與六道輪迴
我們中國文化,尤其信佛的人應該曉得,佛教的基礎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上面。如果信佛卻不了解這個道理,那麼你說信佛,根本是迷信。三世是指前世、今世、來世。前世的前世還有數不完的前世,來世的來世還有連綿不盡的來世。六道輪迴包括天道、修羅道、人道(上三道),以及畜牲道、餓鬼道與地獄道(下三道),每一個生命就依他自身所作為,感得各式各樣的因果報應,生生世世不停地在宇宙間輪迴轉世,這是佛教根本的道理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