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诚法师:福德就是内心的宽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6 19:4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皈依是学佛的开始。皈依不仅指一个仪式,更是一种心态:以三宝为师,依据佛法来指导自己生命的决心。有这样的心,才叫做皈依。以皈依心为内涵,再辅以庄严的仪式,强化誓愿力,犹如学生参加开学典礼,而后正式学习。制定合理规划,按照规划来学习,而不是根据感觉来学习。

    人生的意义,是靠自己去赋予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与更多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出意义来;如果只关注个人的欲乐,那意义就很小,甚至自己也感觉不到意义。

    无事而平静,这人人都能做到,修行就是要修炼在境界起伏前的一颗平静心。不光要平静,还要很有力。急有急的好处,行动力强。改变,就是在事上去历练。学会认识无常、接受无常,才能处变不惊,凡事三思而后行。

    有社会责任感是好事,但不能偏激,不能只看阴暗面,不能以嗔恨心来面对果相。反之,应发舍我其谁之心,在因地上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想变得更好是个很好的愿望,但这个更好不是想想就够了,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实现这个愿望,就要靠真实的努力。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境界,你把它当做打击就会退缩,当做让自己提升的机会就会更有力量。

    对未来有计划,并真正去实行。人的心是一个跷跷板,这头高时那头就低,不必去忘记过去,只要对未来更用力,自然就做到了。否则,一心想去忘记时,其实内心是在过去那一头不断加码。不要给自己下结论,要多给自己打气。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对于佛弟子来说,最终极、最究竟的大愿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内心真实了解这一目标的意义与价值,发自内心产生希欲之心,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就是发大愿。在这一终极目标的摄持下,还可以有更加具体的善愿。可学习地藏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佛菩萨所发大愿。要知道、思维僧宝功德。

    学佛本来就不是要脱离俗界,而是要超越凡俗的心境——贪、嗔、痴。佛法所称之善,是自我修炼、自我提升的渡船,一切众生都是我们修行善法的对境;佛法所谈的利他,究竟也是调伏烦恼。修行人只有以佛法的出发点和思维模式去思考,才能净化烦恼,这与世间法是不同的。

    我们真正要面对的是自己,不是别人。他人恶语相向时,反省一下自己内心是否也曾有看不起对方的慢心?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烦恼,更没有办法去要求别人不起烦恼。能够平静接纳讥讽,就是修行的功夫,就能培植厚福,福德,就是内心的宽广。

文章摘自学诚法师微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2 19: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