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法讨论自测题10道(第三十二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3 10:5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关于三乘佛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学佛,首先须从五戒十善做起,只有完备人天德行,才有资格更上一层楼,继续修习声闻乘及大乘。这也是佛法修学最基本的次第。
B.没有人天乘、声闻乘的基础,那些大乘的甚深法门,也将成为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

C.大乘经典中批判声闻行者,这是佛陀有针对性的说法,所以我们应该遵照佛说,对声闻乘不以为然,心生轻慢
D.如果将三乘佛法的建构比作楼房,虽然菩萨乘才是最高的顶层,但在它的下面,既需要人天乘作为基础的一层,又需要声闻乘作为承上启下的二层。否则,就无法进入大乘。

2.“阿弥陀佛”乃万德洪名,因其愿力所致,才能由念佛感得弥陀接引,往生极乐。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万缘放下。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以下说法不是真正原因的是?
A.我们之所以放不下,无非是因为正见尚未具足,尚未落实于心行。对世事仍然看不透,仍然太在乎、太执著。
B.念佛过程中,依然烦恼不断,妄想纷飞,自然难以相应。
C.缺少对佛法的学习,因为学佛,是依法解脱、依正见解脱。如果不闻思经教,正见无从来;不能以佛法智慧观照人生,修行不能相应?

D.自力和佛力上,我们不能放弃自力,导致佛力不能全面展开。

3.关于佛陀的表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佛教经典中,不仅有佛陀的言教,也包含佛陀的身教。
B.佛教经典中记录的都是文字,因此只有佛陀的言教,口口相传的佛教故事才是佛陀的身教。
C.《金刚经》中,开篇的描写,佛陀的三业大用,无一不在表法,无一不是修行。虽是乞食、洗足,法义尽在其中。
D.佛陀圆满悲智二德,为究竟的觉悟者。无论是佛陀的所思、所言,还是他的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这一切,都是觉悟的显现。

4.佛法修证有四个次第,分别是“信、解、行、证”,以下不正确的说法是?
A.信,以心净为性。也就是说,通过对三宝的信赖及修学,帮助我们完成内心的净化。所以,我们只要信就可以了,其他不需要。
B.仅仅有信还不够,还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解。佛法和其他宗教的区别所在,不仅强调信,更强调解。
C.在信的基础上学习,就能加深理解。随着理解的加深,信仰又能得到进一步升华,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D.有了信、解的基础,还应继续落实于修行,深化对佛法的理解,并以此指导修行。随着修行的不断深入,才能有所体证、有所成就。

5.“一时”,即那个时候,指佛陀宣说此经的时候。通常,讲经法会都有具体时间,可在佛经中,多以“一时”、“尔时”代指时间,并无具体日期。以下原因,不正确是哪项?
A.印度人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
B.表示佛法超越时空。
C.佛陀所言,是亲证诸法实相后,由圆满智慧的自然流露。在任何一个时间、空间中,都是亘古亘今的不变真理。
D.翻译经典的法师偷懒,省略翻译出具体时间。

6.关于在家人的戒法,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A.优婆塞,意为近事男;优婆夷,意为近事女。
B.所谓近事,即亲近三宝、学修佛法、受持五戒的在家男女二众。
C.如果能在五戒的基础上,继续受持八戒,则称为近住。所谓近住,是指这些生活方式接近于僧众的在家信众。
D.五戒,是佛陀为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慈悲施设的方便法门。受持五戒,可种下出世解脱之因。

7.下列关于菩萨的说法中,有偏颇理解的是哪项?
A.菩提心,是慈悲、利他、平等、觉悟之心,也是“菩萨戒”的核心所在。
B.菩萨戒,则是菩萨的行为规范,包括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摄善法戒。
C.受持菩萨戒后,遇事只能选择忍辱,遇到有人诽谤攻击自己,更不能去解释。
D.菩萨戒和声闻戒的不同在于,不仅要努力止息恶行,更要积极修习善法,利益大众。

8.以下各大宗教对宇宙起源的说法中,正确是哪个?
A.伊斯兰教认为,人类及万物是上帝在七天内创造的
B.基督教认为,安拉创造了天地及人间的一切
C.佛教则以大梵天作为创造之神,他缔造天地,并以身体不同部位创造出各等级的种族
D.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定纲常

9.发心修学菩萨道的行者,面对各种环境,都需要善用其心,以《华严经》中文殊菩萨的教导,当我们上楼的时候,该如何发愿:
上升楼阁,当愿众生(?)
A.升正法楼,彻见一切
B.演说种种,无乖诤法
C.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D.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10.看图辨识,图中的经文是?
A.王羲之集字《般若心经》
B.赵孟頫书写《般若心经》
C.弘一法师书《般若心经》
D.赵朴初书写《般若心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3 07: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