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狱狱卒和择正业而活命------仁清法师开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8 14:3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狱狱卒和择正业而活命
   居士问:他的这个业力呢?
   仁清法师开示:也就说,有的人造了很重的恶业以后,堕落到地狱里受苦是吧,你的意思是众生在地狱里受苦,会不会增加地狱的业力是吧?有的地狱里是有狱卒的,有的地狱是没有狱卒的。有狱卒的这个,由狱卒来惩罚众生,是那个意思吧?来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王军你点个名,这个问题看看谁能回答。咱们是探讨,无所谓,你理解到哪一步没关系,最后咱们一个总结。
   大家一定要掌握住一个原则,咱们不是有分别心,也不是看谁修得好谁修得不好。我们是探讨佛学理念,就是为了共同提高。实际上在佛教史上有一个「辩经」制度,所谓的经不辩不明。为什么呢?经文佛是怎么说的,那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互相去探讨,去提高,去剖析。这样我们就更明晰了。好不好?你认为这个问题谁能回答,来,你先把这个问题,解答一下,你讲。
   是有的众生造了很恶的因,然后由于这个恶业的力量堕落到地狱了。堕落到地狱以后,在地狱里受尽苦难。那么是不是增加地狱的业力?或者是地狱里那个狱卒会不会又在造业,是这个意思吧?
   居士问:对,那么将来甚至说地狱它的业力它又如何完全消掉呢?因为总是要讲消业。
   法师:说,啊啊来,讲。
   居士答:师父,我觉着吧,这个地狱好像是因为众生在人这一生当中,由于善业和恶业,他受一种业力的牵引,到地狱里去了。这个地狱我认为就和咱们人间一个的公安局或者是一个监狱一样,就那个机构,是一种受自然法律支配的一种机构似的吧。至于狱卒有没有在造业或者在消业,这个问题我觉得就和我们的警察,在执行任务一个样,也不会在消业吧,我是这么认为的这个事。
   法师:你的意思是地狱,之所以有地狱,是为了惩罚恶人。地狱的狱卒他执行他的,也就是说执法,也是为了惩罚恶人,他不必要消业?
   居士答:由于你这个众生业力的牵引自然而然的感应、感召到地狱。
   法师:谁来回答?你这个答案的前半部分,实际上有点世俗话了。以世间那种观念去理解佛教的这个事件。你的后半部分实际上是说明了那个道理了。这一切事相的显现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比方说西方极乐世界的显现,是由于阿弥陀佛这尊佛的慈悲愿力化现,他是慈悲愿力。佛陀的慈悲愿力化现了一方净土,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那么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呢?是娑婆世界众生的共业所感召。既然是娑婆世界众生的共业,大家知道,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上,有很多的众生,恶业是很重的。那么肯定他就感召,有很多大家不希望接触的那个层面,这种果报。比如说,生老病死,灾难,横灾,不顺,短命等等。这个都是。包括地狱。
   
   (1)地狱
   那地狱是怎么来的?怎么形成的呢?地狱就是由于众生造了地狱之因,它产生这种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感召了地狱的显现。地狱也是一种化现,我们人生也是一种化现。懂这意思吧。假如说有的人造了很重的恶业,他化现堕落地狱,实际上从事相上来讲,就是他的恶业的业力牵引的他堕落到地狱的。
   《地藏经》看过了没有?《地藏经》婆罗门女为了看看她妈上哪里去了,然后求佛,最后 进入一种定境,来到一片大海里。无毒鬼王就问她了,圣女你为什么到这里来了?到这来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圣者,因为他有极大的神通,无阻无碍,所以他哪个地方也能到。比方说,地藏王菩萨他能到地狱。地藏王菩萨他去地狱是凭着他的愿力,到地狱救度众生。地藏王菩萨去地狱,并不受地狱之苦。我们看地狱那个火也在烧,地藏王菩萨可能也在火当中穿行,这是我们看的。但是这个火对地藏菩萨并没有很大的损害。因为他是愿力。为了救度众生。而地狱的众生呢,他是被这个猛火所燃烧着。这是圣者能够到的地方。
   还有一类众生能够到地狱,哪一类呢?就是造做了堕落地狱之因的众生,能够到这个地方,为什么呢?就是业力的化现。除此两种众生以外,其他众生到不了地狱。也可以这样说除此两种众生以外,其他众生见不到地狱。地狱无门啊。
   同样一个道理,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个道理。西方极乐世界谁才能够去的了两种人,一种是圣者,比方说观世音菩萨。他本来报身就在西方极乐世界。他化现到我们娑婆世界,无非就是应化众生。或者因缘成熟的时候,或者是哪一个众生得度的时候,他就带那个众生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圣者能去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一种就是凡夫。这个凡夫呢就是念阿弥陀佛,愿求生西方。并且是在临命终的时候正念不失,那么西方极乐世界也会在这众生面前显现。除此两种人以外,平常的人还是见不到西方极乐世界。
   甚至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象就在面前显现了,那么不通过念佛的人,或者不是圣者的人,没有证得圣果的人他是见不到的,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的事相的显现都是我们的业力感召。圣者呢是愿力变现,愿力变现和业力感召,道理上是一样的,无非是一个善一个是恶而已。那么一个人能够堕落地狱,在地狱里受苦,那就是他制造了很多的恶因,当恶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个恶果显现了,就是我们事相上看的,他在地狱里受罪。
   那么,我们修行消业是消的什么?如果说这个人把地狱的恶因缘消完了,那么这个地狱在他这里,不显现了。如果所有的众生都没有造堕落地狱之因,都没有造堕落地狱之业,都把可堕落的恶因缘消尽了,或者,都把这种恶业消尽了。那么地狱在任何众生面前都不复存在了,就等于说地狱没有了。
   
   (2)狱卒
   再讲地狱的众生,地狱里的众生是受罪的那一类,还有一类呢?地狱分两大类,一类是有狱卒的,一类是没有狱卒的。狱卒就是事相上显现的,我们看到有的人堕落到地狱以后,地狱有众生也拿着钢叉,也拿着刑具来驱赶受罪的这个众生。他叫「狱卒」
   狱卒是怎么来的呢?狱卒,根据经上讲,好发动别人战斗的人,愿意别人打仗的人,挑起事端来他还在这观察的人,心生欢喜的人。比方说斗鸡的,斗牛的,斗蟋蟀的。给人制造违缘在一边观看的,别人打仗他非常高兴的。他这个恶因缘一旦堕落地狱,好了,他可能就是狱卒,相应。     
   狱卒也是地狱里的一类众生。他同样受地狱的果报。有资料显示,地狱里阎王爷,他到时候也同样受地狱里相应的果报。因为他是地狱一类的众生。他首先有地狱众生的共性,他无非是地狱众生的王而已。地狱的狱卒,他首先也是地狱的众生,他也同样也受到地狱的相应的恶报。这个恶报是不一样的,比方说地狱的这个受苦的众生,他就是专门受罪的。地狱里行刑的这个狱卒,他除了受罪以外,他还能行刑。这个差别是有。
   共业来讲他都是地狱的众生,不共业来讲他就是一个行刑的,一个是受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地狱里那些狱卒,他同样有地狱的现实的恶报,并且是,他在行刑过程当中,肯定也有一种缠缚。
   
   (3)缠缚
   缠缚是什么呢?我在很多地方讲到过了,这个缠缚就是一种链条。比方说有一个人打了我了,这是个比喻啊。有一个人打了我了,按正常道理来讲,我非要找人解恨,再去打他。或者我就记恨他,或者我就寻机报复。种下这个因了,是那个道理吧,这才叫因缘果报嘛。我讨回来了,又打了他了,讨回来了。他又记恨着我了,他又找了另外的一些人帮忙,势力压过我的时候,能量大过我的时候,就开始又跟我来讨债。这样永远没有完,所以什么叫缠缚什么叫流转,这就是一个道理。
   如果我们学了佛了,知道要慈悲,知道要还债,知道要平等,知道要断恶,知道要行善。如果我们知道了那怎么办?打了我了,哎呀,可以这样想,没办法,我没避开他这一巴掌,可能也是我的过失。如果他这一巴掌过来了,我的功夫高的话,闪转腾挪,避开了,也就挨不了这一巴掌了。结果挨了这巴掌,一想,算了,就当还他债吧。哎自己心下安了,也不去瞋恨他,也不去向他讨债。好了这个轮回缠缚的链条从修行人这里断了。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这个狱卒,就是在地狱里一直给这个地狱众生,行刑的话,实际上他也有很大恶报。就是这个意思。
   
   (4)择正业活命
   古代印度众生分四类,分为四个等级,但是呢有一种众生不在这四类众生之内,也就是说他不在人类。是人但是很多人不拿着当人看,哪一种呢?就是屠夫。这个屠夫是专杀生的,专行刑的,他比奴隶还下贱,就是这个意思。专门在那个官府行刑的。执行枪决,杀犯人的,屠宰的。这一种在古代印度是没有人权的,也没有人格尊严的。为什么呢,他做的是一种很重的恶业。虽然社会上需要这种行当。所以释迦牟尼佛告诉他的弟子,当然出家弟子就不说了,告诉他的在家弟子,要择正业而活命。
   择正业而活命是什么意思呢?选择远离杀业的事业。远离杀业,就是不杀生,不搞屠宰,扩展了很多,不搞养殖业,不搞渔猎,打渔啊打猎啊,甚至是不贩卖猎枪,不贩卖农药,不贩卖渔网渔钩等等,这都是跟杀业有关的事业,远离杀业的事业而活命,这是一种。
   第二是远离酒业的事业而活命。远离酒业啊,古代印度这个酒比我们现在想象的这个酒,范围要广。古代印度这个酒还包括了一种麻醉品。这个范围包括了我们现在的毒品,吗啡摇头丸一类的。实际上我们一讲到酒业就仅仅是想到饮酒。这种酒,我们可以把它狭义的理解为饮用的酒,不管是白酒红酒,不管是度数高的低的。他是这样讲的,凡含酒精能使人醉者,一滴悉不得入口。这是一种酒戒。
   为什么呢?酒啊能丧失、断送如来智慧种子。这是佛教经典当中的一个基本的原理,断送、丧失如来智慧种子。当一个人通过长期的修行证得佛果的时候,他有一种名号,佛是有一千尊名号,其中有一尊名号叫什么呢?「两足尊」两种具足,尊贵圆满,叫两足尊。你证得两足尊,就证得佛果了。哪两足?第一是福德,就是我们讲的福报。第二种就是智慧。而酒呢饮酒呢,能断送如来智慧种子,把种子就断了,就灭了,何况是发芽开花结果呢?何况讲圆满呢?
   可以这样说,一个酗酒的人,一个酒后闹事的人,先不要说他能够堕落粪尿地狱,一个长期饮酒的人可以说他圆满不了佛果,因为他开显不了智慧,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让众生远离酒业呢?这个酒是谁喝谁有很大的过失。那么这个酒业的涵义是什么呢?不能造酒,不能饮酒,不能贩卖。释迦牟尼佛对他的在家弟子是有这个要求的。你造酒的目的是让众生喝它,自己喝酒当然也是了,自己对自己也不利了。那么你造酒目的是为了卖给别人,让别人去喝它。你赚了钱了,让别人断送如来智慧种子了。你贩运酒也是一个道理,你是一种助缘。所以说释迦牟尼佛要求在家弟子远离酒业。
   刚才讲了远离杀业,第二,远离酒业。第三,一类是远离淫业。头几年挺好,这几年不好了。远离淫业,就是我们现在的红灯区啊一类的,远离这种事业,不做这种事业。为什么呢?根据经的原理来讲,「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证性命」没有淫欲就没有众生的生命。所以我们不想轮转了,不想当凡夫了,想了脱想断这种缠缚,好了,那么断淫欲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
   对于在家人,是讲不邪淫,就是节制。还是一个节制,还是尽量的少,尽量的淡,尽量的去戒。对出家人严禁,绝对是严禁的。出家人戒律不淫欲是第一重戒,因为他是想了脱。所以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证性命。你没有了淫欲就没有了社会的很多的弊端。可以说大家都断淫欲的话,那么再积累很大的福报,随着智慧的开显,你可能就了脱了,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
   释迦牟尼佛要求弟子们远离杀业,远离淫业,远离酒业而活命。所以说对于杀生,我们一定不去做。至于说狱卒那一类的杀生,因为他有他的因缘,他有他的爱好,他有他的职责,正在行使他的权利。虽然他是一种职责在行使他的权利,他也是一种链条的缠缚。懂这意思了吗?
   
   (5)无意杀
   在这里讲到一点,关于杀生有四种,其中有一个是无意杀,无意杀生虽然不犯杀戒,但是性戒不灭。性戒不灭是什么意思呢?我无意杀的,这个因果也要背。比方说秋天一只蚊子爬到你的脸上了,你自己不知道,在那玩游戏呢,为什么讲玩游戏呢,玩游戏呢精力很集中啊,什么都不知道。但是那个蚊子扎上以后,它非常不自觉,秋天的蚊子不太自觉了,拿着它那个针管子,抽啊抽啊抽的很胖,它还不想走。这时候你感觉到痒了,下意识的一抹,哦,一把血,它呢?死了。肚子破了。这是无意杀生,不是故意拍死的。
   无意杀生,性戒不灭。性戒不灭是什么意思呢?既然事相上有无意杀生这种事相,那么在轮转过程当中我们也可能被人家无意杀了,这种情况很多。现实社会当中也很多,两个人打仗呢,一片好心我去劝架去吧,别打了,别打了有事好商量,一拳打到你头上,死了,无意杀生。是那个意思吧?正是因为世界上有无意杀生这种事相,无意杀生这种性戒又不灭,所以无意杀生也要受报应。
   佛教史上有一个故事,讲到梁武帝。梁武帝是一个菩萨皇帝,他非常好佛,非常有慈悲心,建了很多的寺院,供养了很多僧人。很多经典的翻译就是他组织的,或者他翻译的。他用国力出资,组织僧人翻译了很多经典。平常的时候他经常跟一些高僧大德谈经论道,并且在他的皇宫里,供养了很多的出家人,经常的谈经论道。我们看过一个电影,梁武帝跟达摩祖师也谈论过,历史上是有这一段的。
   这时有几个大师在皇宫里被供养着。有一天梁武帝跟他一个大臣下棋呢,梁武帝下棋的过程当中就想到了,哎呀我们这盘棋下完以后啊,我就跟哪个法师来开始谈经论道,探讨佛法。所以下棋的过程当中就跟他一个侍卫说,你去把哪个大师请来。这个侍者:“好。”领了口谕就去请那个大师去了。然后他就继续下棋。下棋进入一种状态了,入了迷了。这时候那个大师也到了。大师在底下“吾皇万岁。”他那个侍者就说:“法师到。”这时梁武帝下的入迷了,这句话似听到还没有听到。这时候,这个因缘显现了。哪一种因缘?
   梁武帝跟对方下棋下的高兴的时候,把棋子拿起来,一拍桌子:“杀!”不是将,不是吃,是杀。底下的人一听,这是让我叫这个大师来推出去斩了啊,口谕啊!得令!大师推出去了,推到午门,斩首。行刑官就推大师就出去了。出去以后,要斩的时候,大师说:“你慢,我有一句话留下来,你再杀我不迟。为什么呢?要不然,一会皇帝要问你,你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我现在有句话留下来,一会你好交差。” “可以,你说吧。”
   他说:“上一世我是个和尚,在个深山老林里修行。我自种自吃。静修嘛,自己种地。有一天,我锄地一不小心,刨出来一个虫子,把这个虫子就刨断了,就是蚯蚓一类的,刨断了。我赶紧的忏悔,赶紧的给它念佛,赶紧的给他诵《金刚经》就是用佛教的方法超度它,把它埋了。” 行刑官一听,你跟我说这个干什么,什么意思?这个大师就说了:“记住那个和尚就是我,那个蚯蚓就是现在的咱们的皇帝。”他听不懂啊,你啥意思?“上一世我无意杀的他,今生他也无意杀我。刚才他那个‘杀’不是叫他杀我。” “皇帝就是这样说的啊,他的口谕啊。” “那你现在可以杀了。”然后行刑官就杀了,皇帝口谕么,就把他杀了。杀掉以后回去了。
   这时候皇帝把棋下完了:“哎,那法师来了没有啊?”就问了。然后他这个侍卫就说了:“皇帝你不是说推出去杀了吗?” 他说:“我没有让你杀,我让他来,一会我们要探讨佛法。” 这时候在一边站着的就说:“皇上刚才他说某个法师到了,那个法师到了然后,你举起那棋子来你说杀。”皇帝一听:“哎呀,我说的是杀他的棋子!不是说杀这个法师!”皇帝一想,既然我是误杀的他,难道那个法师不知道吗?假如说这个法师不知道,杀了也不可惜,因为他不算高僧大德,他不知道我的真实心意。那么他就没有资格跟我真正的探讨佛法,那就不可惜了。可是应该说平常我跟他探讨佛法,感觉到他是个开悟的人,很有神通的个人。为什么我这个误杀,他难道不知道吗?
   就问这个行刑官:“他说什么了?”就是他说了:“上一世无意间锄地的时候锄死了一个蚯蚓….”就说了这个因缘了。这时侯梁武帝知道,啊呀,我真是错杀。业力不可思议啊,上一世他错杀的我,这一生我也是错杀的他。我无心想杀他,但是这个事已经成了。明白吧?就是误杀的也会有报,何况是有意的呢?所以我们在家修行的佛弟子,必须注意,不杀戒是非常非常严格的,一定不能杀生。
   
   (6)慈悲与修行
   在这里展开一点点,就是有人说你看我学佛了,我是家庭主妇啊要做饭啊。但是呢我是吃素的,我老伴不吃素,我家孩子不吃素,那怎么办?还得需要我去买我去做。假如说你这个修学环境,不允许你全家吃素的话啊,你掌握一点,一定是三净肉,这是权宜之计。三净肉你上市场上去买,就买这个现成的,回来加工一下。但是呢一定要借着这种因缘生一种慈悲心。
   慈悲心两个方面,慈心和悲心。悲心是什么呢?众生生命是苦,短的。众生是可怜的。这是悲。慈呢?是我借着这种因缘猛力忏悔,猛力念阿弥陀佛回向功德。明白吧,扛了一片子肉回家了,先不说这片子肉是某某家里养的,那就念,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给这片肉它的灵识回向功德,也给养这个东西的主人回向功德。那意思是啥呢,别养了,别养了,大家都不养了,我出来买不着了,我丈夫也就不让我来买了。是不是?
   会修行的人,有正确的佛理的人,他刹那刹那,都有修学的因缘。不会修行的人,只是认为修学的因缘成熟了才叫修学。比方说哪个地方打佛七,有的人很精进啊。打佛七,淄博有一个老太太,说哪个地方打佛七了,经上讲的很清楚,若一日若二日念到若七日,这个时候阿弥陀佛就现前了。哎呀老太太也非常勇敢,把家里一切都安排好了。临走抱着她的女儿痛哭,哇哇的哭。
   她女儿说,“妈你这是干啥?”老太太“我去打佛七。”“打佛七值得哭吗?”“经上说了念到第七天就该走了。”念到第七天就该走了。临命终时怎么样怎么样,从一天念到七天,这是一个熏修的过程,就像我们给水炉加火一样,续柴一样,就是这个道理。提高自己的功夫,锻炼自己的这个熏习的种子,是这个含义。而不是念完了七天就该走了。经上讲的很清楚「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临命终时,就是该走的时候才走,不该走的时候,求,他会出现幻境的。懂不懂?大家一定要正确理解佛教原理。刚才根据这一个小问题我们是聊了这么多,第一个时段,告一段落好不好。
   
       仁清法师弘法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irenqing
       仁清法师弘法网站:http://www.shirenqing.org  http://www.shirenqing.com
       阿弥陀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3-8-9 07:06:03 | 只看该作者
{:3_1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4 00: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