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明心見性之一名辭,凡學佛者莫不知之,即未學佛者亦常道之,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求其“明心見性”之諦理者,幾如鳳毛麟角。
因此討論者有之,質難者有之,發揮議論者大有人在。
查如來所说之法,如汪洋大海,云何獨於此法,使人莫不注意耶?
須知如來一代時教,最重要者惟在“明心見性”四字!
按心性二字,就心而言:「三界唯心」,又曰:「一切唯心造」。
就性而言:以“無性為性”、“諸法常無性”,超倫絕待,不可思議。
以是之故,明心較易,見性最難,常人往往以明心即為見性,實為大誤,況於心猶未明乎?
然自大教東來,見性者未嘗無之,惟造詣不同,入門不一,因此議論紛紛,解說不一,
致後學無所適從,大凡事理有弊即有利,若果有定說,則與佛法不真吻合,何以故?
因“明心見性”之實義,隨宜所在說之,概無定言,更無定法。
如佛常說:「心生其性」,又說:「性生其心」。
如華嚴經說:「一切唯心造」,而七佛偈說:「心本無生因境有」。
諸如此類,固有因機宜之不同,並隨機而施教;亦有故為矛盾,令人起疑,以疑慮為悟處。
所謂「經從疑慮翻為悟,論到絕言即明心。」
行者當因指而見月,不應執法以自縛。
憨山云:「誰知舉世難醒夢,盡是光明般若心。」
行者茍肯直下承當,則“明心見性”本來現成,放下即是,何勞追尋!
雖“明”亦不用,唯一“見”而已。
吾人誰無見,開眼見明,合眼見暗;夢中見夢,醒中見醒,無時不見。
云何無見?若能不著所見,見即明心;不著能見,見即是性,豈另有心可明,有性可見耶?
只在當人不執能所兩邊,則法王大寶,自然而至,何勞日日擔糞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