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定業不能改,但能此起彼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7 09:3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定業不能改,但能此起彼落

 


佛法思想的重點,在於人有生、老、病、死的苦,又有不圓滿的苦。而人的每一期生命卻並不永恒,不斷輪迴重複,不斷陷入這種苦中。因此不應執著在這一切無常中,應追求解脫,脫離輪迴。


但為什麼人生會是苦?會是不圓滿?皆因人生是由因緣和合組成,在生生世世累積的作為裡,一定有好有壞,進而又形成不同的組合。故人一出生就有定業,即原有固定的程式,主宰了一個人的整個人生,當然有苦有樂,不會圓滿。


很多研究佛法的人,大部份集中在理論上,什麼是空、有、無常、不執甚至再高的境界,卻往往忽略了定業這個基本問題。


又說人有業報,多做善事,多求神拜佛就會消減,那就做善事和拜佛吧!當然肯做比不做的好,但用真誠的心做更好。筆者發現很多時和人討論這個問題時,先不論明不明白,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迴避,甚至不承認自己的定業會有不好,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也許這就是人性吧!由於這種現象,人往往很會看到別人的過錯,卻很少看到自己的過錯,更別說反省自己了。要面對自己的定業,大概下意識就會逃避吧!誰肯承認自己有什麼不好,也許要到死亡的時刻才覺察到,有句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可是到那個時候再下功夫,已經太遲了。


定業;如果用現代化的詞語去形容,可以用DNA這個名詞,大概比較接近和容易明白。


沒有人能完全清楚知道自己的DNA是如何排列。醫學上說人的DNA有好有壞,有時會產生病變,有時潛伏一生也不會有變化,原因還沒有一個肯定的結論。人雖不能改變自己的DNA,但能使好的增長,壞的潛伏。譬喻吃得健康、身心愉快,情緒安穩等,這是應該可以做得到的,定業亦是如此。所以不要以為筆者說得很悲哀,定業是不能改,但能此起彼落。


所以學佛法也好,修行也好,不瞭解和面對定業,不從這方面下手,會事倍功半,浪費許多寶貴的時光 。


道理很簡單,定業會主宰很多事物,在不知不覺下左右了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用世俗的說法,如同一個命格貧困的人,任是付出多多的努力,能力和頭腦上雖然不可能成為李嘉誠,但在此起彼落的道理上,可以生活安定。一個先天愚蠢的八字,大概很難成為策劃家,但可以活得健康快樂。人在回望一生的經歷時,往往會發現自己的力不從心,好像錯過了很多。再重新走一遍會有改變嗎?如果不面對定業,肯定沒有改變。


學佛的人常說自己的福報好,能聽聞佛法,能去修行。那麼學佛的人該是好人了吧!但以筆者多年的觀察,有人學佛多年,道理還是不通。宗教團體裡的人事權力鬥爭,妒忌攻擊,比外面商業社會的有過之而沒不及,人性的醜惡更要不堪,善業沒成就,反增添了惡業。難道聽了一大堆的道理,「善有樂報,惡有苦報」這八個字還不明白嗎?


這就是人的本性本來是先保護自己,學佛和不學佛都一樣。由於這一點,基於保護自己的立場,做任何事都認為是對的,甚至有一大堆的藉口和理由。所以旁人認為是錯,那是因為立場不同。


就算在學佛修行的過程中,亦有可能心生退轉,或走了歪斜之路,誰能保証?


筆者以前在師父身邊,到現在本山住寺及老師身邊,都曾看到很多這種狀況。有一些師兄姐在有事發生之前,師父明喻暗喻地提點,要他們做一些事來化解,但那些人偏偏不聽話,到不幸發生,後悔也來不及了。


有一位曾是很漂亮的師姐因火災而致面容全毀,師父在發生事故三個月前就不斷叫她出家,她一直遲疑,到最後兩天師父簡直是心焦如焚地叫她不要再拖,但師姐還未察覺,到最後發生火災才明白,但已經太遲了。但為什麼師父不明說而要如此地隱晦呢?一來天機不可洩漏,二來為了保護自己而出家,即是心不真誠,亦沒有了效應。


亦有人身患絕症,向師父求救,師父叫其留在山上不要走,但其做不到,結果病故。這些事件都屬有高人指點,為什麼還是不能改變結局?


所以不好好地瞭解和面對自己的定業,就算是接觸佛法和修行,也會有很多障礙。人生禍福難定,誰能預知下一個呼吸會發生何事?


亦有人問過本山住持:「我每天很勤力地修法持咒,但為什麼我所求的沒有一樣實現呢?」本山住持回答:「你不停地求,哪你有沒有反觀自己付出了多少?」


所以先不論修行求解脫,亦不論度眾生行菩薩道這些偉大的理想,用世俗的角度來看,起碼要令自己身體健康,頭腦清醒,生活安定(明天都要餓死了,還有心情修法嗎?),才能好好地走佛法之路。因此要福慧雙修,要修自己的福報,令到定業中壞的潛消。


如何修福?在密教儀軌中之「五悔」懺詞文裡的第一句:「懺悔隨善勸請福」,就道出了玄機,且待下回再討論。

http://fengshui-magazine.com.hk/No.132-Jun08/A52.ht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7-7 20: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