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古仁波切慈悲开示: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9 11:2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示:创古仁波切
翻译:堪布丹杰
地点:化育基金会  
日期:2006年6月1日~5日
整理:Sigrid
校对:法聚法师、庆喜法师
        各位带着对于佛法的信心,还有对于法教的虔诚恭敬心,同时也对法有一定的瞭解,而来到这里,愿意来听闻修持药师佛仪轨,得授八关斋戒,并且精进的来修持,具备信心的来修持,也虔诚地在祈请,所以仁波切很谢谢大家,也跟大家说一声札西德勒,吉祥如意。
        昨天提到过,最主要无论修任何的法门,尤其密乘的法门当中要具备的条件:第一是能够让心成熟的灌顶,第二成为我们能依靠的口传,第三是帮助我们得到解脱的教授,就是灌顶、口传跟教授,需要具备这三点,无论任何法只要具备了这三个条件,那这些法门都会变得更加有利益、同时更加的如法。昨天晚上给予了灌顶、还有口传二个部份,今天要给予的是药师佛的教授了,这种教学、教授,是能够帮助我们解脱的教授,解脱什麽呢?也就是帮助我们从痛苦跟烦恼当中解脱出来,解脱之后我们就能够得到究竟的快乐跟究竟果实。所以要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我们就需要如法地来修持。在修持之前就要知道如何行修持的方法,譬如修持的次第是什麽?方法步骤是什麽?尤其在密乘里,一边唸诵,同时一边需要做观想,就是随文入观的意思,在这个仪轨当中,它会次第地告诉我们,现在是祈请文、需要皈依、需要发心,然后要观修本尊、要迎请本尊等等,整个仪轨会有一个清楚的次第,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只是心中这样来观想,那还不太容易帮助我们很清楚的观想,如果能够随着文字的唸诵,同时配合文字来观想的话,便会更加的圆满,利益会更大。
        礼敬药王‧生起信心
        各位可以翻到仪轨的第一页,最开始的第一个步骤是祈请文的部份,首先有一个梵文叫「拿麽贝堪则 玛哈 惹扎耶」,这段的意思就是「礼敬药王、礼敬大药王」,就是礼敬药师如来,这是带着一种信心跟虔诚心来礼敬的,为什麽要做礼拜、礼敬呢?最主要是消除我们的我慢跟嫉妒,这个礼敬的礼,或者是拜,有一种清淨的意思,也就是清淨我们的我慢跟嫉妒,特别向一个清淨特殊的对境,也就是药师佛来礼拜、对他生起信心。一般来讲,我们谈到礼拜,都会有身、口、意三种的礼拜,这里最主要是心的一种礼拜,指的就是生起信心。
      向佛宝来祈请
        接下来第一个偈文,四个句子就是向药师琉璃光佛祈请,这里的祈请文,首先是向药师佛,后面次第地还会向周围的七佛来祈请,还有向八大菩萨等,第一句是向药师琉璃光佛来祈请,说「圆具福德大海宝藏者」,这是指说药师琉璃光佛当他在行有学道,就是菩萨道的时候,他圆满积聚了一切的福德,功德圆满了;第二句「您以无比大悲加持力」,他不仅仅是智力的圆满,福德、功德的圆满而已,同时他对众生具备大悲力,而且也具备了一种真实的力量,这个力量是什麽呢?就是第三句所说能够「平息众生痛苦与忧伤」,所以要向这样的药师琉璃光佛来祈请,即第四句「药师琉璃光佛我祈请」,就是指说向具备了大智慧、大悲心、跟大力量的药师琉璃光佛来祈请。
        下来是要向药师佛来祈请他的大悲,能够帮助受着饿鬼的苦、还有受着地狱苦的所有众生,祈请能够救护。所以说「受到极端吝啬束缚之,投生饿鬼道之诸众生」,这是指具备了极端吝啬的饿鬼道的众生,「若闻您名转生乐施人」,听闻药师佛您的名字,就能投生为人,不仅是投生为人而已,还会成为一个喜好布施的人,并且之后次第修持而能够成就佛道,所以祈请世尊药师佛能够救护饿鬼道的众生。
        再下来,这里谈到要向具备能够救护地狱道众生的药王菩萨,就是药师佛如来,向他祈请,所以说「违犯戒律乐于毁他人」的,而投生在地狱的这些众生,若闻药师佛的名号之后,都能够投生到善道。
        药师如来他也具备了一种大悲的加持救护力,能够帮助我们在今生不受到任何的伤害,在这个偈文中就提到了今生当中,有「一切挑拨离间与两舌」,挑拨离间还有两舌的这些伤害,而造成彼此的分离、拆散身命者,那麽「若闻您名其等尽不害」,如果听闻到药师佛您的名号之后,彼此就不会受到这些伤害,所以也是要向药师如来来祈请。
        以上这四个偈文,最主要是向药师如来来祈请,向他祈请的时候,不仅仅就是这样唸诵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思维、要忆念药师佛他的大悲心,要能够不散乱的地来忆持他的大悲心,所以在前四个偈文当中,第一个是能忆起药师佛他救护一般众生的能力,第二个是特别忆念起药师佛他救护饿鬼道众生的能力,第三个是特别忆念起他救护地狱众生的能力,第四个是特别忆念起他救护在人道当中遭受各种伤害的救护能力。
        再接下来是要向药师佛另外的七个眷属,就是向七药师如来祈请,「胜名」是第一尊药师如来的名称,「善金无垢之光明」这是第二尊如来的名称,接着「胜无涅槃」这是第三尊,「尊圣宣法音」是第四尊佛,第五尊是「神通智慧王」,第六尊是「声乐王如来」,然后是「释迦国王」是第七尊,这也是符合显乘的经典,首先是向主尊药师如来,再来的偈文是向周围的七大药师如来祈请,这是代表佛宝的意思。
        向僧宝来祈请
        接下来要向僧宝来祈请,僧宝当中分为所谓的菩萨僧众跟世间的僧众,第一句是「文殊护解金刚手菩萨」,这是指登地的大菩萨,像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等等,总共有十六个菩萨,第二句「梵天帝释四方四天王」,那是指世间的僧众了,就是像梵天王、帝释王、还有四方的四天王,后面都会提到,接下来「十二护法药叉大将等」,这也都是世间的僧众护法,「坛城善妙圆满诚祈请」,以上是向僧宝来祈请。
        向法宝来祈请
        再接下来是要向法宝来祈请,「七众如来发愿之经典,还有药师如来之经典」,这个是佛经中提到的,当时佛陀开示的《药师经》主要有两部份,一个就是《七众如来的药师经》,第二个就是《药师如来经》,再接下来「堪钦静命所着典籍等」,这里提到一位叫做静命大师,当时的西藏,让佛法兴盛的主要人物有三个人,那就是赤松德赞王、莲花生大士、还有静命大师,由于他们三位,而让佛法在西藏兴盛,尤其是密法特别的兴盛,其中的这位静命大师,他特别将《药师经》中的修持方法变成仪轨、唸诵方式,所以才特别提到静命大师所着的论典。「正法经函汇集诚祈请」,下一个偈文,是向传承的上师来祈请,第一句谈到「菩提萨埵赤松德赞等」,这里的菩提萨埵,也就是上个句子谈到的堪钦静命大师,是同一个人,所以说这个传承是由静命大师,也就是菩提萨埵,他来到西藏后,传给了赤松德赞王,再之后,又传给了「译师学者王臣与菩萨」,这是当时西藏传承法脉的译师们,还有学者们、国王、大臣等菩萨众,之后还有「所有正法传承上师众」等,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我们现在学的这个仪轨,这仪轨是由天法明究多杰所传承下来的,什麽叫做天法呢?天法的意思就是当仁波切亲见到药师佛之后,同时汇集了佛陀所讲的经、还有各种的论典,而在静观当中所撰写下来的仪轨,明究多杰他写这部仪轨的时候,最主要的上师是谁呢?就是恰美仁波切,那恰美仁波切的上师是谁呢?是第六世夏玛仁波切名叫却吉旺究,就是第四句提到的「法之自在」,以上是向这些所有的传承圣众来祈请。
下面「以此发愿祈请加持力」,以上我们次第的向佛菩萨,主要的药师佛,还有药师七佛,及十六菩萨等,一直到向我们传承根本的上师,祈求他们的加持,加持「各种暂时病痛恐惧除」,消除各种的病痛、恐惧,同时「死时恶道障难皆除灭,投生极乐淨土祈加持」,以上这一段唸的都是祈请文,这里我们并不需要做特别的观想,只要带着虔诚心来祈请就可以。
        皈依三宝
        接下来第四页,这里将进入仪轨最主要的正文部份,在正文当中的次第只有谈到要皈依,再来是发心等,这也可以说是前行法,或者叫加行法,就像昨天有提到,所谓的皈依是帮助我们不要走入一条错误的道路,为走入正确的道路;那发心不仅是要走入正确的道路,而且是走入一条能够发广大心的一条大道上。我们在修持佛法的很多时候,的确是有可能会走入一条错误的道路,所以要能够谨慎的来选择,能够带领我们进入正道,最好的方法也就是依靠佛、法、僧三宝的带领,所以我们最主要的依靠就是佛、法、僧也是我们皈依的对象。所谓的佛宝,指的就是开示佛法的人,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们此世的教主。所谓的法宝,就是佛所开示离开痛苦的各种方法。第三个僧宝,就是如法地来修持这些法教的人们,这叫做僧宝。
        三根本
        另外还特别提到不共皈依的三个对象,这是密乘当中提到的,也就是三根本,第一个就是上师,是加持的根本。第二个是本尊,成就的根本。第三个是护法,事业的根本。这三根本的意思是什麽呢?所谓得到加持的根本是上师,一般来说,我们从佛法、从佛陀处得到加持,但是由我们个人修持上来讲,是从我们的传承跟根本上师处得到加持的;第二个是本尊,也就当我们具备了上师的加持之后,我们依靠这些口诀来修持,并且能够得到某种成就,所谓共同的、暂时的成就,还有殊胜究竟的成就,这些成就得到的都需要实修,就是代表要修持本尊,就像我们现在修持药师佛法门,在观修药师佛的本尊,或者也可以修持度母或者观音菩萨法门等等,这都是修持本尊,透过这些本尊的修持能得到成就,所以这即是叫做成就的根本是本尊;第三事业的根本是护法,当我们具备了清淨的动机来修持,或者在世间工作也好,或者在做任何佛法的修行也好,这时修持道上由于我们以前造作的各种恶业,今生会遇到一些障碍跟逆缘,这时候为了消除这些不好的情况,所以特别要向护法来祈请,透过护法能够消除这些障碍,所以名为事业的根本是护法。我们做皈依的时候,要这样向佛、法、僧,还有三根本,总共六个皈依的境来皈依。所以刚刚这里的「南无皈依三宝三根本,皈依一切皈依境」,便是皈依的部份了。
        发心
        后面两句就是发心,发心帮助消除我们进入小的道路,要培养一个宽广的心,所以当我们在修持这个药师仪轨的时候,我们要先发心,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没有办法马上帮助到一些人,但是未来希望真的能够利益到他人,希望可以帮助他人证得究竟的快乐、得到究竟的果实。我们需要具备这样的一种动机,这个就叫做发菩提心。我们无论是唸诵药师经也好,或者是修持药师仪轨也好,可能会有一些不清淨的动机,譬如说我们想要伤害一个人,甚至是想要咀咒一个人,因而来修药师佛、药师经,如果有这样的心,这是不好、不清淨的动机,这可能是一种嫉妒,或者一种瞋心,这种心我们要将它消除。第二种发心是清淨的,但是只想到学习药师经,修持师仪轨,是为了自己得到快乐,或者说自己的身体健康,自己要成就佛道,这种心是好的、是清淨的,或者也再想到还要帮助周围的亲人得到健康等,这都是可以,但是这种心还不够广大,太狭小了,所以为了要让这种利益更加的广大,果实更加的圆满,我们需要具备一种更强心的力量跟加持力,就是要具备一个清淨、广大、长远的动机,也就是这里的偈文说「为令众生皆成佛」,也就是利益一切的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道,带着这样的心呢来修持「今发殊胜菩提心」。
        以上部份,也就是皈依跟发心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来做观想,观想在我们的前方虚空中有佛、法、僧三宝,还有上师、本尊、护法,这样子皈依的六个根本在我们的前方,在自己的面前来唸皈依文、唸发心文,并且在他们的面前我们真的发起菩提心,真的做皈依了,这是皈依跟发心的部份。
        积聚福德资粮
        接下来有一段是积聚资粮,这是说在唸诵或者向药师佛生起信心,不只是口上说具有信心而已,象徵我们具信心的一个徵兆,就是要做供养来积聚福德,一般指的是譬如要供养灯、供养香、花等,总之是能够令人欢喜跟清淨的物品都要供养,这种供养就分为两种供养,一种叫做真实物品的供养,譬如说我们设置这种供养的坛城、佛堂陈列这些供品。第二种供养叫做心变现的供养,也就是我们陈列出来真实的供品并不多且很少很小,但是要让功德无量增长的方法是什麽呢?就是透过心的一种变现跟观想了,就这个是偈文当中谈到的,各位可以看到「从本淨界所化现,遍满天地如云供,曼达诸宝天女俱」,这里就是透过一种心变现的供养,观想这一切的供品从本淨界中化现,非常非常的多,遍满了天地,像是云一般的供养,这当中供养有各种的曼达、各种的宝物,像七珍宝、天女等,这一切都在当中,「祈愿无尽布扎霍」这一切都变得无穷无尽的。所以这里可以说是依靠了我们真实物品的供养之后,再透过一种心的观想,将这些供品变得无量无边,透过这样而能够积聚所缘的福德资粮。
        积聚智慧资粮
        以上叫做有所缘的积聚福德资粮的方法,接下来两句是积聚无所缘的智慧资粮,指的就是在我们心上的一种禅修方式,也就是四无量心,慈、悲、喜、捨四无量心的修持,就是透过一种清淨的发愿跟动机,而帮助我们在心上来积聚资粮的方法,以上是透过有所缘的观想,加持了这些供品,接下来就要观想慈、悲、喜、捨了,所以「众生俱乐皆离苦」这一句当中,第一个俱乐,就是慈无量心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发心帮助一切众生都能够具备快乐,还有得到快乐的因。第二个,众生也都不希望得到各种的痛苦,这一切的痛苦都是由各种苦的因而产生的,所以第二我们要发愿,愿众生皆离苦,就叫悲无量心,一切众生都能够远离痛苦,还有痛苦的因。第三是喜无量心,那「于乐不失」,这是指说各种的快乐有的时候只是暂时的,并没有办法长久,众生也没有办法拥有长久的欢喜,所以说令能够得到究竟的快乐,愿众生于乐不失,这是喜无量心。第四是捨无量心,叫做「平等捨」,这是指一般我们在观修众生的时候,很自然会有亲疏之分,这是我的亲人,这是我不喜欢的人等,但在观修的时候是不能有亲疏之分的,所以是要具备捨无量心,以上这一部份,可以说都是前行,也都是一种准备的部份,以上这当中就包括了皈依、发心,积聚资粮里面又包括了第一个部份叫做「有所缘福德资粮的积聚」,另外第二个部份是无所缘智慧资粮的积聚。
       自生观想‧对生观想
        接下来就是观修的部份,就是第五页最上面,在实修来讲,一般分两个部份,一种称为自生观想,第二称为对生观想,所谓的自生观想,观想自己就是药师佛,透过这样而得到加持,得到成就。对生观想是观想药师佛在我们的前方虚空中,自己向他做供养,向他讚颂,向他祈请等,透过这个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得到加持跟积聚资粮,所以在密乘的观修当中,就有自生观想跟对生观想两个部份,很多不同的仪轨中会提到,先观想自身成为药师佛,或成为应修的本尊,然后再观想前方也有这个本尊,但是药师佛仪轨的修持,是自、他一起观想的,也就是观想自生,同时对生药师佛也出现,透过观想便 能够帮助我们得到加持,也同时积聚福德资粮。很多人会问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向药师佛祈请、发愿,真的能够消除我们的病痛、消除我们的烦恼吗?是可以的,或者也有人问说我们修持药师佛仪轨,真的能够得到加持吗?仁波切也说是可以的。为什麽说修持这个法门能够帮助、有力量能够消除病痛、消除各种的烦恼呢?原因是消除病痛跟消除烦恼的力量,这是法性当中自然具备的。
        所以为什麽在第五页最上面我们需要唸一句观空咒,观空咒就是「唵 梭巴哇 修达 萨尔哇 达尔玛 梭巴哇 修多 杭木」,这是梵文的语音,从实相上来讲,「梭巴哇 修达」就是说一切的本质是清淨的,那麽「萨尔哇 达尔玛」是指一切的法,「梭巴哇 修达」是本质清淨,「萨尔哇 达尔玛」一切法。所以这句的意思是说一切万法的本质是清淨的,也就是说法的本质是空性的,所以透过唸诵这个咒语,将一切不淨的都转变成为清淨了,持诵这个咒语,下面提到「从空性中生出」,从这个空性当中再化现出「此三千大千世界转化成越量宫殿」,这个越量宫殿指的就是药师佛的宫殿,这个宫殿是四方形的,同时有四个门,然后在这个宫殿当中,有一个狮子的法座,这个法座前后左右都各有两隻狮子的,所以总共有八隻狮子抬起来的一个宝座,这也是四无畏的一种象徵,之后,在上面又有一座莲花,这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象徵在轮迴当中却不受各种轮迴的染污,在莲花上面又有一个月轮,这月轮代表清凉的意思,也象徵是菩提心,在这样一个莲月的宝座上,这是自生、他生一起都要观想的。
        以上观想的越量宫殿,同样在我们的前方也有这样一个药师佛的宫殿,刚才提到是四方的,同时有四个门的一个宫殿,狮子莲月宝座这部份再特别解释一下,先讲到我们正前方,对生虚空当中的药师佛他的情况是有一个越量宫殿,当中有一个莲花周围有八个花瓣,中间有一个像花蕊般的在中间,在这个莲花的正中央就是药师佛,也就是法本形容的有一个狮子宝座,上面有莲花,上有月轮,然后上面坐的就是主尊药师如来,在这莲花的周围还有八个花瓣,八个花瓣当中的七个花瓣,就是有七尊药师如来,分别坐在七个花瓣上,同样他们每一尊也都是坐在狮子莲花宝座上的情形,八个花瓣有七尊如来坐于上面,所以还有一个是空的,那就是主尊药师佛前方的那一个花瓣是空的,这个当中放的是药师经,所以总共是有九个部份要观想,也就是在前方的宫殿当中,上有八隻狮子,狮子上有一座八瓣的莲花,中间是主尊药师佛,然后在他周围的八个莲花当中,七尊是药师如来,前面的花瓣上是药师经,所以总共八个莲花,再加中间主尊,总共有九尊,这是我们观想前方药师如来的情况,接下来是讲到自生,就是自生药师佛的部份,同样自己这里也化现一个越量宫,就是药师如来的宫殿,有四个门,这时候自己是在东方的这个门,然后就观想自己是药师佛,面对着对生的这些无量的药师如来,还有在对生的这些药师佛除了八瓣莲花上的药师佛,同时在他的周围还有十六尊菩萨,及十位世间的护法,站在周围还有十二药叉大将,总之要观想在我们的前方虚空当中有这样的一个对生坛城。
        以上是观想的一种方式,就是自己跟前方分别观想有二个越量宫,但也可以观想更容易的,就是我们自、他都在一个宫殿当中,自己就在这个宫殿当中东方的门的部份,然后往里面看,就是往前看,看着药师佛,这样也可以。
        这里说「自对生各现蓝吽种子字」,观想蓝色吽字的种子字化现成为药师佛,身如琉璃无量光,药师佛的样子是身披三法衣,穿着各种的严饰,「右手胜施持柯子」这个就像唐卡中画的,药师佛右手是拿着柯子的茎、根部的部份,一朵花像这样开起来的,右手持胜施印,然后是持着柯子的果实,这大部份都跟释迦牟尼佛的样子是差不多的,药师佛他的左手是托钵,里面盛满着甘露,然后手结的是定印,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圆满金刚跏趺座,到这里观修的部份,是自、他就是自生跟对生的药师佛长得都是这个样子,但是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在第六页最上面了,他是「特于对生之莲瓣上,安住七佛及经卷,其后十六菩萨众」等等,就像刚刚提到,自生观想的时候,自己就是一尊药师佛,但是对生的这个坛城当中,是有这样八瓣的莲花的,中间是主尊药师佛,周围七个花瓣有七尊药师如来,前方的花瓣有药师经卷,周围有十六菩萨众,之后有「十方护法神、十二药叉等拱卫」,然后「四大天王守四门」,就刚刚提到这整个坛城的四个门,分别有四大天王,像持国天王等持守在四个门,以上如此做观想。
        「诸尊三处三种子,由心中吽字放光」,观想这样的自生或对生也好,所有一切观想的本尊药师如来等,从他们的身、口、意都有嗡、阿、吽三个种子字,还有他们心中也有一个吽字,从这一切的种子字放射出光芒,照射到东方的佛土,首先光芒照射到东方药师琉璃光淨土,然后从这些淨土迎请无量的智慧身,就是无量的药师如来的身形「皆融入自对诸尊」,就是融入自己观想的药师佛,及融入前方观想出的所有本尊、菩萨中。透过这种观想,我们得到了所有的加持,下面有一句祈愿文,「吽 药师昆仲八佛无边众,迎请降临垂赐大加持,为我具缘种信胜灌顶,淨除一切邪引与寿障」,那是希望透过观想融入得到加持之后,一切今生当中各种的障碍等都能够得到消除。
        咒语观想
        接下来第七页,要先唸一句咒语,最主要的是金刚三昧耶戒,这是什麽意思呢?由于诸佛菩萨像药师佛,他们自己本身都具备了三昧耶戒,具备了一种他们曾经发过的誓言,这个誓言是什麽呢?这个戒是什麽呢?他们曾经发愿一定要帮助救护苦难的众生,帮助及带领他们解脱,由于他们具备这样一种坚固的金刚三昧耶戒,或者一种金刚的誓言,所以当弟子们向他祈请的时候,他是一定要来到我们前方的,一定要赐予加持的,「拿麽 玛哈 贝卡则 萨巴瑞哇惹 边扎 萨玛呀 扎扎」,那首先「萨玛呀」,后面第二个「萨玛呀」就是三昧耶,就是誓言,就是药师佛他曾发的誓言,「边扎」的意思就是金刚,代表非常坚固的意思,所以「边扎 萨玛呀」是一个坚固的誓言,就是药师佛他渡众的一个誓言,「扎扎」就是药师佛来到我们的前方了,然后「边扎 萨玛呀 滴叉哈廉」,「边扎 萨玛呀」还就是坚固他们誓言的意思,「滴叉哈廉」就是非常稳固的赐予、给予我们的意思,所以这里也需要打一些手印的,可能手印并不怎麽重要,但是有时候手印它能够帮助我们拥有一种不同的感受。「边扎 萨玛呀 扎扎」就是迎请咒,我们手这样一弹指,那就是说佛他们真的来了,然后「边扎 萨玛呀 滴叉哈廉」(手印),接下来的一段是为了要让自己观想的自生观想,及对生观想的两个部份,都能够更加的清淨、圆满、稳固,还有加持能够非常的稳定,所以要给予灌顶、赐予灌顶的观想,那就是迎请五方佛来给予灌顶的部份,「唵 吽 张 舍以 阿」,那就是五方佛,这每一尊佛都要做一个手印,首先是合掌,然后是两手握起来,中指升起来,这代表的是大日如来,再来是往上,食指升起来,代表不动佛,然后再往下,无名指合起来,代表是宝生佛,再来再往上,是大姆指合起来,这是阿弥陀佛,再来是小姆指,这代表不空成就佛,透过这样的迎请,迎请五方佛为自身的药师佛,及对生观想的药师如来给赐予灌顶,「阿比肯扎 吽」的意思就是祈请五方佛给予灌顶,祈请之后我们要想已得到了这个灌顶,然后再观想五方佛融入到自生跟对生的佛菩萨当中。
        欢喜的供养
        在早上的课程当中,主要谈到了自生观想跟对生观想的部份,同时也教授为了得到加持,我们要观想迎请药师佛融入自己的部份,接下来是积聚资粮,还有一个讚颂文的部份,谈到积聚资粮的部份,在积聚资粮方面来讲,也就是做供养,有供养各种外在的、让人欢喜的物品,这个时候最主要观想从我们自心放射出光芒,变现出各种的供品来做供养,就像早上提到的,供养最主要有二种,一种是真实陈列出来的物品供养,第二种是由我们的心所变现出来的供养,由于我们要积聚各种的资粮,所以现在要观想从心中变现出各种的供养。第七页的中间上面的部份,「吽    妙花薰香灯涂香,妙食以及伎乐等」,我们再观想从心中放光,化现出各种的花、薰香、涂香、妙食等等,再从心间变幻出来各种的「色声香味触诸法」,这是指各种让眼睛看到欢喜的颜色,耳朵听到好听的声音,鼻子闻到的香味,还有舌头嚐到的味,还有身体感受的触觉等等,都变现出来,然后向对生观想的所有主尊药师佛,及他周围的佛菩萨们来做供养,透过这个供养「福慧资粮皆圆满」,也就是二种资粮都能够圆满,这部份的观想最主要是要配合下面唸咒语时候,可以这样来做供养的。
       吉祥八宝的供养
        再接下来,分别有三种特殊的供养,第一个叫做「吉祥八宝的供养」,就在第七页的最下面的偈文。再来是第八页上面提到叫做「吉祥的八相」,这是第二种。再来是在第八页中间的部份七珍宝,这三个部份是一个从心中要变现的一个特殊供养,在第七页下面叫做「吉祥八宝」,这是指当世尊降生在人世间之后,他一路在修持道上,由不同的人或者佛菩萨供养他的八种宝物,帮助他各种禅定的生起,更使他能够利益众生等,其中就包括这里提到的「最胜王者白芥等」,白芥是指当时由金刚手菩萨他供养给释迦牟尼佛,帮助他消除很多各种外在的怨、各种的伤害等的白芥,同时在八宝当中,还有吉祥草,那是当时一个商人叫札西,他供养给佛陀之后,佛陀就是坐在这吉祥草编织的草蓆上菩提树下成就了佛道。八宝当中还有酸奶,当时佛陀在六年苦行之后,他受用了牧羊女所供养的这个酸奶之后,才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修行,身形就转变成殊胜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然后帮助禅定力的开展,以上就是所谓的吉祥八宝。这是我们观想从心间放射出的吉祥八宝,供养对生的药师佛,还有药师佛的眷众,日后福慧二资粮都能圆满。
吉祥八相的供养
        接下来就是第八页,叫做吉祥的八相,这个就跟之前的吉祥八宝的差别是在那里呢?之前的吉祥八宝是指不同的人向世尊供养了这八种宝物,同时也更增长了世间的喜乐,更增长世间的和平。第八页上面所谓吉祥的八相,是指有八种特殊的东西,象徵是佛陀身形的庄严跟威德的庄严,这八种八相中,第一个是法轮,就是佛陀他的脚,脚上面的法轮相,这代表是佛法正法宏扬的意思。八相的第二个,是幢幡,比喻象徵佛的身体,像幢幡一样。还有伞盖,伞盖是形容佛陀头部庄严的形状,再来是宝瓶,这宝瓶是象徵佛陀的喉部、颈部。再来是白海螺,白螺是象徵佛陀的声音。所以总共有八相的八种东西象徵佛陀身体的威德庄严。这时观想从我们的心间放射出这八种东西,向对生的药师佛来做供养,同时不仅是自己,一切有情的两种资粮都能圆满。
        这里谈到叫七珍宝,七种珍宝象徵是一个功德资粮圆满的意思,这七个宝特别只有转轮圣王他才具备的,这里我们要观想从心间放射出七珍宝来做供养,七宝当中有提到叫摩尼,摩尼就是摩尼宝珠,也叫如意宝珠,一切的愿望能够实现的摩尼宝珠,在七珍宝当中同样有个法轮,代表是一切胜利无碍等,由我们心间变现出这样的七珍宝来做供养,以上提到的就是八种吉祥物、吉祥的八相、七珍宝,这三类供养。
        献曼达
        接下来第八页的下面,这是献曼达的部份,这里所谓献曼达的意思也就是将世间一切的东西都供养出来,这就包括提到的一切主山及大洲,须弥四洲、八小洲等等,一切外在的东西或者内在各种的精髓,都由我们的心间化现出来,向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来做供养,特别也要向对生的药师佛做供养。
        浴佛
        再接下来分有三个部份,也就是要特别向最殊胜化身的佛陀沐浴,然后再来是拂拭等,总共有三个部份,然后第三个是敬献一套衣服给这个化身的佛陀、殊胜的佛陀。偈子是「我以诸香及香水,祈请沐浴大觉身,虽诸尊身无垢秽,为淨罪障之因缘」,这是向佛陀以各种的诸香香水来沐浴,虽然说各种的本尊也好、佛陀也好,他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垢染,这里是透过这样的观想,清淨我们自身的罪障,所以需要这样来做。
       拂拭
        第二叫做擦拭或拂拭了,所以说「香滑柔软淨白巾,拂拭如来尊金身」,我们会用一条非常清淨、白色的毛巾,毛巾是非常柔软的,而且是香的白巾来拂拭、擦拭如来的金身,那麽「尊身虽本无垢秽,为作离苦之因缘」,本尊佛菩萨身体,并没有任何的污染垢秽,这样的一种供养擦拭,是为了帮助我们自己离开痛苦,帮助自己能够积聚资粮,所谓的因上来讲我们有各种的罪业跟覆障,在果上来讲是各种的苦,所以才要消除这样的罪障跟苦痛,第一个的沐浴就是从因上消除各种的罪业跟覆障的,第二个擦拭就是消除我们果上各种的痛苦。
        献供法衣
        接下来就是第十页上面,就要向如来尊身献供法衣,这里所谓「天衣灿丽胜法衣」,就是指佛陀他出家的一种象徵,就要具备三法衣,以在律典当中谈到的法衣,是具备三种颜色,就是红色、黄色跟蓝色,以这三法衣来献供如来身,「尊身虽无寒冷苦,为增光明之因缘」,我们并不是因为佛陀会冷,所以才供养他衣服,而是透过这样的供养,能帮助自己和一切的众生增加光明,或者说增加我们的威德,增加我们福德的一种因缘,这个文句当中写到说向如来身,向药师佛等等供养三法衣,这是以文字表达的,另外药师佛周围还有很多的大菩萨众、出家僧,或者周围还有很多的世间护法、十二药叉大将等,这时我们也可以观想不仅只供养三法衣,而是他们可以穿戴的各种殊胜的衣服,各种庄严,这些虽然文字没有写出来,但是我们同样可以这样来做观想。
        赞颂的供养
        以上这部份是为了帮助我们积聚圆满资粮,所以要做这样一段供养的观想,接下来是特别帮助我们的身、口、意三门都能够生起全然的一种信心,所以要透过讚颂,吟唱、歌颂、讚颂来做供养,这时候我们的观想是从心间放射出供养天女,每一个天女她都能够唱出美妙的声音,透过声音乐曲的妙音来讚颂前方所有的诸佛菩萨等。可以看到「身色宛若琉璃山王状,除灭有情罪障诸病苦,八大菩萨眷属众围绕,虔诚礼讚持药宝尊前」,那这个偈文是特别对药师佛主尊做讚颂的一个部份,所以第一句是形容药师佛他身形的庄严,第二句除灭有情罪障是指药师佛的佛行事业等。接下来「善名宝月妙金无忧尊,法称法海胜慧释迦佛」,这个是向七尊药师如来做的一个礼讚的部份,以上的礼讚是对于佛宝的礼讚文。接下来正胜法及十六,十六不是罗汉,是十六菩萨,这要改一下,所以「正胜法及十六菩萨等」,第二向法宝来礼讚的就是所谓的正胜法,这里就代表是向药师经等这些胜法,法宝来做讚颂。再来是向十六菩萨等,这是指僧宝,要向僧宝来讚颂,然后「顶礼讚叹希有三宝前」。
        接下来是要向世间的护法来做礼讚、礼颂。所以说「帝释天王及十护法神」,这里也包括了像帝释天、还有梵天、四大天王等,还有十护法神等,及「十二药叉大将与眷属」,这里是对他们讚颂,讚颂是指对他们的身、口、意的各种功德来做讚颂,同样还有「天人医药持明诸仙众」等,然后「敬礼讚颂甘露药王前」,以上都要向他们来礼讚,我们可做完讚颂完后,想所有的这些尊众他们都非常的欢喜,然后从我们心中化现出的这些供养天女也都发光,融入到前方的药师佛,还有七大药师如来,及十二药叉大将等,融入护法们及所有本尊的心间,以上这个部份是透过了自生的观想,向对生观想做的一个讚颂,为积聚有所缘资粮的一个观想。
        观想及持诵药师咒
        接下来就看第十一页,这里就是要开始持诵药师咒语,同时持咒的时候也要做一段观想,观想在自己心间,也就是自生的药师佛,及在对生药师佛的心间,都有一个吽字,这吽的声音,可以说就是空性本然的一种声音,同时这个字,这个吽的声音也象徵是不会被阻断的,同时也是一种明显的,其本质是空性的,这个吽字就代表是药师佛的智慧、他的心、他本智的。观想这个吽字之后,再观想从自身的药师佛心间吽字的周围就围绕着这个长咒,就是我们唸的「喋雅他 唵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 贝卡则 惹扎 萨穆嘎喋 梭哈」就右绕在我们心间的吽字,然后在旋绕的时候这咒就放射出光芒,这个光芒就照射到对生的药师佛,这光芒照射过去的时候,也祈请对生药师佛的大悲心能够生起,尤其是对于众生的病苦,他们过去所发的誓言敦促他们的这种大悲心生起之后,再观想从对生药师佛心间的吽字,还有对生周围长咒放射出光芒,这光芒就照射充满一切的大地,普照到一切的众生,让所有众生的各种障碍、逆缘、病痛都得到消除,并且增长各种的喜乐跟和平等,同时随这个光照射到的一切,所有外在各种的境象,外在世间都转变成为喜乐,都转变成威德庄严,而住在里面的有情众生,所有身体上的病痛都得到了消除,心理上各种的烦恼跟痛苦也得到了消除,并且都能够如法的修持。接下来就要持咒,这也是持咒时的观想。
        以上这段持咒的观想,可以说是普遍的、一般的,清淨整个外器世间,及所有内有情一切众生的各种病痛跟灾难,而让一切都具备喜乐跟欢喜,另外也有一种特殊、特别的观想,例如有一些我们认识的朋友生重病了,或者说特别需要帮助的一些人、朋友,这时候我们可以如何观想呢?我们观想他就在我们的前方,然后观想在他的头顶上有一尊小小的药师佛像,然后我们就静下心开始持咒,持咒的时候,就观想从他头顶上的药师佛,流出甘露,然后一点一点的从头顶流入充满他的全身,然后将他一切身体上的病痛,或者他心中的难过、烦恼都得到了消除,然后一切身体上的业障都消除了,并且具备了喜乐、功德、一切的欢喜,这种力量都增长了。还有一种特别的观想是自己某一些部位特别的不舒服,例如说头痛,或者手、脚某个部位特别痛的时候,有一个特殊的观想口诀,那就是恰美仁波切在他的「恰美山居法」当中提到的观修方法,无论我们身体那一个部位痛的时候,就可以观想在那个部位有一尊药师佛的佛像,他的大小是五个手指头叠在一起的高度,就在那个痛的部位,从佛的身体放射出甘露,然后清洗掉所有那里的病痛跟髒的东西,心里就想这个病痛真的得到了消除了,可以这样来观想。
        以上就是持咒时可以做的观想,可以说特别利益帮助自己恢复健康的方法或者说是对于整个世界病痛的消除,或者是帮助特定的一个对象,或者消除特定的一种病痛等等,都可以如此一边持咒来做观想,我们不必同时四个都一起做观想,用其中的一个方法来观想就可以了。
        忏悔及迴向
        那麽持咒之后,就是整个仪轨的结行部份了,这时候有一段是叫「忏诸罪障迴善向菩提」,这个部份是现在就要在药师佛及菩萨的面前忏悔,无始以来我们犯了非常多的恶业,造了非常多的恶业跟恶行,无论是我们知道而犯,或者是不知情的情况下而犯的一切的罪业,都要在佛前来忏悔,带着一念惭愧的心,也带着一念以后不再犯的心来做忏悔,同时还要迴善向菩提,也就是透过唸诵整个仪轨,观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还有持咒的一切善行,及利他的善行动机,这一切的善都要迴向给一切众生,愿都能够成就佛道,同时迴向一切众生,就短期的来讲,愿一切众生的病痛都得到消除,究竟长远的来讲,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道。以上这部份是「忏诸罪障迴善向菩提,断除病魔苦恼赐吉祥」。
        收摄次第
        接下来的部份叫做收摄的次第,这时本尊要收融回来,观想的本尊主要有两大类的,第一类是指世间的护法,像是梵天、帝释天,还有十二药叉大将、四大天王、十个世间这些护法等,这时是「诸世间者各归其淨土」,这些世间的护法他们都非常欢喜的回到了他们自己的淨土去了。第二类的本尊也就是各种的十六菩萨,还有八大药师如来等,这一些佛菩萨也分成两个部份,一种叫智慧尊,一个叫誓言尊,所谓的智慧尊就是之前观想迎请而来的这些诸佛菩萨智慧的本质,叫做智慧尊。誓言尊就是我们观想,自生、对生所观想出来的这些本尊叫誓言尊,这个时候的智慧尊、誓言尊的十六菩萨、八大如来,他们都发光融入自己,然后我们得到加持,这就是第二句「智慧三昧诸尊入我身」,全融入到自身了,我们自己得到加持之后,也要化入清淨的普贤界,那也就是要融入到空性当中,心无造作的,心能够平静的静寂下来,所以才说「奇哉从本清淨普贤界」,也就是自身融入清淨的普贤界。
        以上这部份就是法本的教学的部份,以后各位想唸诵这个药师咒语的时候,可以静下来就唸药师咒,这也是会有很大的加持的,或者也可以在一幅药师佛的唐卡面前,看着这幅唐卡静下来持诵咒语,这也是非常殊胜的,或者就唸诵法本,然后按照仪轨来观想,然后再唸诵咒语,这样也是非常的好,也具备很大的利益跟加持的。总之,无论是在做怎麽样类型的修持时,我们都要专注不散乱,同时儘量清楚的忆念观想药师佛的形象,并且具备信心的来唸诵,这样就会得到不可思议的一种加持,以上就是帮助我们解脱教授的部份结束了,再接下来是要讲解药师经。
http://bbs.foyuan.net/thread-30110-1-1.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1-3-9 13:26:41 | 只看该作者
{:3_129:}
3#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6:45:54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论坛里有,就是找不到了{:3_1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7 21: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