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今天讲这个题目是落实《了凡四训》讲解中最重要的!如果有人问我“改造命运有没有什么秘诀”,我肯定说“有”,在哪里,就在这句话中,可以说这是改造命运的技巧所在、关键所在。
先说字面意思。田可以长万物,福田就是指培养福报的地方。方寸是指我们的心性。连起来讲就是,培养福报的地方就是我们这个心性,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这个心性是培养福报的田地,如果从心性入手,一定会有感应,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求不到的。毕竟万法唯心造!你想要收白菜,从心田种,你想要收玉米,也从心田种。但同样是田,用心如何,收成就不同。比如种田来说,有经验的农夫种一亩田,别人收成300斤,他可能收成1000斤。别人种茶,一斤可能仅有50元,有经验的茶农种出来一斤可能2000元。别人一年种两季,他可能一年可以种三季。同样的道理,同修们如果善用其心,同样做一件事,果报差别却是很大的!得到果报的时间也差别很大。也就是说,
心田影响果报的大小,果报的迟速。
先讲果报的大小。同样做一件事,你用心如何,果报是大相径庭。“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这个题目,我们要讲五个专题。
一是善发布施之心
二是善发至诚之心
三是善发欢喜之心
四是善发发愿之心
五是善发回向之心
下面我们先讲第一个专题:
一是善发布施之心。
先讲几个安士全书的典故。
一月布施(《法苑珠林》)
舍卫国有一贫家,施一穗蒲萄于比丘,比丘曰:“汝已一月施矣。”贫人曰:“吾止一穗耳,何言一月?”比丘曰:“此一穗蒲萄,一月前已有布施之念,念念不断,非一月何?”
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是一穗蒲萄,用心不同,所种之因就不同,因为贫家一个月之内布施之念,使得他做了一个月的布施。而我们常人布施了一穗蒲萄就是一穗蒲萄,这里面有什么不同,就是心不同。果报没有说,但我们很清楚,可以知道,同样是布施一穗蒲萄,贫家得到的果报因为善用其心,最起码是常理布施一穗蒲萄的30倍以上!这是善用布施之心造福的例子。也就是告诉了我们,布施之事,或可偶断。布施之心,不可暂断。必其念念相续,方能培植菩提种子。这也是穷人可以做大福的例子。也是善用布施之心修福的例子。以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善用此心就像是三极管原理。我们的收音机、电视机为什么能把无形的电波变成声音、变成图像,就是通过三极管把接收过来的电波扩大,不断扩大,就变成了声音,变成了图像,三极管越好,声音越清楚,图像越清晰,要多大就有多大,要多清晰,就有多清晰。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心就象三极管一样,同样一件物体,同样一件事,我们善用其心,果报要多大,就有多大,要多殊胜就有多殊胜。
对这例子,我是这样落实的。证严法师要求弟子一个月如果要布施30元,不要一下子拿到寺庙来,而要每天布施1元,一个月下来30元。她老人家说“30元一下子布施,你就发一次心,分成30次,同样是30元,你却发了30次的布施之心”(原话的大意)证严法师给我很大的启示。我年纪轻轻,腰椎盘突出,医生给我说,那是不死的癌症,也就是说难以根治,但又会给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而且在住院期间,目睹医生医德很差,当时就发心,将来有钱,要建一个义诊所,一个有医德的义诊所,以星星之火来形成原之势。但我哪有那么多钱啊?!怎么办。是等有钱再来办?那要等到多少世!
好,我当下办。每天布施一元钱,作为义诊所的资金。我是这样做布施的。布施前,先洗澡,洗脸、刷牙、跑到佛前拜三拜,再忏悔一下自己业障深重,前世不修福,以致于今世想要修福都没钱修福,愿意每天布施一元,祈愿众生无疾苦,在苦难中能得闻佛法,并能早发菩提心,早成佛果。然后把一元钱放入自己设的功德箱中,再拜三拜,这样一元钱也就布施完了。我建议大家,也可以学我这样,你想布施,当下刚好没有机缘,可能是没有布施的对象,也可能是有布施对象,但没有足够的钱。那么你就可以象我这样布施。来慢慢地培养布施不断之心。
以上是指利用物的布施来善发布施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