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8 21:0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今天讲这个题目是落实《了凡四训》讲解中最重要的!如果有人问我“改造命运有没有什么秘诀”,我肯定说“有”,在哪里,就在这句话中,可以说这是改造命运的技巧所在、关键所在。
先说字面意思。田可以长万物,福田就是指培养福报的地方。方寸是指我们的心性。连起来讲就是,培养福报的地方就是我们这个心性,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这个心性是培养福报的田地,如果从心性入手,一定会有感应,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求不到的。毕竟万法唯心造!你想要收白菜,从心田种,你想要收玉米,也从心田种。但同样是田,用心如何,收成就不同。比如种田来说,有经验的农夫种一亩田,别人收成300斤,他可能收成1000斤。别人种茶,一斤可能仅有50元,有经验的茶农种出来一斤可能2000元。别人一年种两季,他可能一年可以种三季。同样的道理,同修们如果善用其心,同样做一件事,果报差别却是很大的!得到果报的时间也差别很大。也就是说,
心田影响果报的大小,果报的迟速。
先讲果报的大小。同样做一件事,你用心如何,果报是大相径庭。“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这个题目,我们要讲五个专题。

一是善发布施之心

二是善发至诚之心

三是善发欢喜之心

四是善发发愿之心

五是善发回向之心

下面我们先讲第一个专题:
一是善发布施之心。

先讲几个安士全书的典故。
一月布施(《法苑珠林》)
  舍卫国有一贫家,施一穗蒲萄于比丘,比丘曰:“汝已一月施矣。”贫人曰:“吾止一穗耳,何言一月?”比丘曰:“此一穗蒲萄,一月前已有布施之念,念念不断,非一月何?”

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是一穗蒲萄,用心不同,所种之因就不同,因为贫家一个月之内布施之念,使得他做了一个月的布施。而我们常人布施了一穗蒲萄就是一穗蒲萄,这里面有什么不同,就是心不同。果报没有说,但我们很清楚,可以知道,同样是布施一穗蒲萄,贫家得到的果报因为善用其心,最起码是常理布施一穗蒲萄的30倍以上!这是善用布施之心造福的例子。也就是告诉了我们,布施之事,或可偶断。布施之心,不可暂断。必其念念相续,方能培植菩提种子。这也是穷人可以做大福的例子。也是善用布施之心修福的例子。以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善用此心就像是三极管原理。我们的收音机、电视机为什么能把无形的电波变成声音、变成图像,就是通过三极管把接收过来的电波扩大,不断扩大,就变成了声音,变成了图像,三极管越好,声音越清楚,图像越清晰,要多大就有多大,要多清晰,就有多清晰。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心就象三极管一样,同样一件物体,同样一件事,我们善用其心,果报要多大,就有多大,要多殊胜就有多殊胜。

对这例子,我是这样落实的。证严法师要求弟子一个月如果要布施30元,不要一下子拿到寺庙来,而要每天布施1元,一个月下来30元。她老人家说“30元一下子布施,你就发一次心,分成30次,同样是30元,你却发了30次的布施之心”(原话的大意)证严法师给我很大的启示。我年纪轻轻,腰椎盘突出,医生给我说,那是不死的癌症,也就是说难以根治,但又会给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而且在住院期间,目睹医生医德很差,当时就发心,将来有钱,要建一个义诊所,一个有医德的义诊所,以星星之火来形成原之势。但我哪有那么多钱啊?!怎么办。是等有钱再来办?那要等到多少世!

好,我当下办。每天布施一元钱,作为义诊所的资金。我是这样做布施的。布施前,先洗澡,洗脸、刷牙、跑到佛前拜三拜,再忏悔一下自己业障深重,前世不修福,以致于今世想要修福都没钱修福,愿意每天布施一元,祈愿众生无疾苦,在苦难中能得闻佛法,并能早发菩提心,早成佛果。然后把一元钱放入自己设的功德箱中,再拜三拜,这样一元钱也就布施完了。我建议大家,也可以学我这样,你想布施,当下刚好没有机缘,可能是没有布施的对象,也可能是有布施对象,但没有足够的钱。那么你就可以象我这样布施。来慢慢地培养布施不断之心。
以上是指利用物的布施来善发布施之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21:03:04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讲利用我们的身心的布施来善发布施之心。
我是这样落实的。学生时代没有钱布施,我看到莆田广化寺有一尊露天观音像很庄严。但第二年一见,被虫、苔藓所侵蚀,外部有点脏,我就发心每年要来洗观音像一次。当时我就这么想。虽然我没钱布施观音像。如果观音像的造价是10万元,不好好保养,可能寿命仅有10年,如果我能好好保护观音像,让其寿命再延长10年,我不也等同布施了10万元?!所以我每年都要跑到莆田广化寺洗观音像。
法宝、佛经,可以说我们每一个学佛弟子,家里都有一大堆佛书,而且大部分自己是没有看的。而又有很多佛弟子需要佛书而无处祈请。我就想,如果经书不流通,你布施了10万元的经书,效果发挥不出来,我如果能把经书流通起来,不也等同布施同样的钱吗?!我就发心要把经书流通起来,如果谁需要经书,找我,我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不管刮大风,下大雨,或者太阳有多大,路途有多远,我都会及时去请经书,并交到需要者手中。下大雨,我还是在前往广化寺的路中,太阳很大,是夏季最热的几天,我还在中午时分,扛着一箱经书,上山到海印寺。最有代表性的是有一个师父要请一部《楞严经》,我可以在中午下班,赶紧搭车,到100公里的寺院请一部《楞严经》,然后再搭车回单位上班。我有晕车的毛病,要吃晕车药!

第二、明白一个因果。即“指示于人,福田从手而广。赞叹劝勉,福田从口而广。奔走效力,福田从足而广。”树神用指头修福,福田就从其手而广。我对此话深有体会。就象我,流通经书,要到处跑,如果有人要发心学佛,我就软磨硬泡,也要把他拉来见我师父,并经常为其出车费。当时我就想,我会有一部摩托车。因为我用脚力来修福,我的脚会因之而得福报,得便利。结果此心发出不久,我堂姐给了我一部摩托车。后来摩托车坏了,我又自己买了一部。坐了几年,感到做摩托车也很累,想我的福报不仅是一部摩托车,以后会有小车的。结果过了几年,我岳父给我买了一部价值29万的小汽车。——这真是奔走效力,福田从足而广啊!怎样理解福田从口而广呢?并不是单指你有好吃的!个人认为,这是说,如果你能赞叹劝勉,你做生意,你说话人家就会信,信了就会买;如果你是当官的,说话人家会听,手下就会听使唤。如果当官,手下人不听你的,你那个官当得很累,也不象官了。如果你是老师、教授,那么学生就会很多,并因你而出色等等!

第三,明白我们的耳目手足,无不可作福!
改造命运初期,看到同事都在做生意,都在买房子,心里有点慌,有点烦,对自己的前途十分迷茫,担心这样做是否能真的改造命运。所以我心里烦时,经常到寺庙扫地,洗厕所,这么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我的发心,扫地之事变成不简单了。怎么发。我扫地,是要扫除自己心中的烦恼,结果地扫完了,厕所洗完了,心里就十分欢喜,改造命运的信心又起来了。我扫地,洗厕所,是要让十方一切寺院都保持干净整洁,让十方到寺院修福的人都有一个干净的厕所解手。我要尽自己的努力让佛菩萨的道场干净!此心一发,扫地一事,变成了修心之事,变成修大福之事!后来,装修房子,我仅拿过几块砖头而已,别人要搞得瘦了好几斤,而我竟那么舒服。我就想,可能我曾扫地,洗厕所,这是为大众,果报就现前。
以前曾听过,宣化上人讲,我们诵经,身上会发白光。我在诵经时,就想,要认真诵经,让身上的白光造福大众等。
所以一件事,关键看你怎么发心。就象上周一位道友,他说他在学经忏时,一直学不会,他就说,他要认真学,一定要学会,他要为佛门争光,这也是善用其心的一个例子!

再说治病吧。我有个道友生病,给其生活和修学带来很大的麻烦。要如何善用其心呢?那我们要先明白一样事。身体生病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你病了,而是身体病了,这个要分清楚——你没有病!身体是什么,是诸多外缘作用在你身上的一个结合点。你仅是所有的外缘交错的一个动点!这个动点的表现形式就是你的身体!更明白一点,就是你的身体是一个工具,是工具病,而非你病了!而这个工具是用来让你行善,让你利益众生的,当然,也可以造恶!如果还不明白,再分析一下,身体根本不是你的,那是你父母给你的!进一步讲,那是诸多外缘作用在你身上的一个结合点。你仅是所有的外缘交错的一个动点!这个动点的表现形式就是你的身体!所以,你不是在治病,是在为十方一切众生修理工具!修理利益大众的工具!那么你在治病过程中,就念念为众生,就有功德了!!这一点,如果能想明白,病就好了很多!这就是在治病的过程中善发其心。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位道友在做“无极限”的保健品,你就要发心,让所有吃了你的保健品的人,身心都健康,并能觉悟人生,这不就又善用其心了吗?
如果你没有什么布施,你还可以说,我用一天清静的身口意供养一切众生,供养一切佛菩萨。但此愿一发,你就要好好保持一天身口意的清静。
生活之中,处处在在,可能善用其心。关键在仁者善用!


善发至诚之心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讲解二)

今天要讲的这个题目,是改造命运中最重要的一个秘诀。此心一发,不仅影响果报的大小,还影响果报的迟速。此生能否得到改造命运的殊胜果报,此心发得出来与否是关键!


讲这个那么重要的题目,得到邵老师和那么多年轻菩萨的加持,末学感到十分激动,十分感动,一定要把这个题目明明白白地讲清楚,来供养在座的菩萨。先讲一下字面意思。至诚的基础是什么?是诚敬。诚敬之极,就是至诚。诚敬的基础是什么。诚,曾国藩先生说是“一念不生”,这个难啊,我们一般人做不到。再浅一点,就是专注、恳切,这个我们容易做到。敬是什么,就是恭敬,看一切众生皆是菩萨,仅有我一人是凡夫!再浅一点,就是恭敬地对待一切人事物。

末学求功名得功名、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财得财等,可能有些道友不服气,说这都是你运气好的原因。末学运气好吗?很好!好在求功名得功名、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财得财吗?不是!末学运气好,就好在在学佛初期就知道“诚敬”的重要。能有所求,有所得,秘诀就在“诚敬”上。十几年的修学,也是围绕“诚敬”二字在下功夫!

“诚敬”真的如此重要吗?我们来看一代高僧印光大师的评述吧!《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洋洋洒洒十万余字,其中用“妙”、“秘诀”形容的出现过几次呢?就两次。是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讲述“诚敬”这个词。怎么呢?“曰诚,曰恭敬,此语举世咸知,此道举世咸昧。印光由罪业深重,企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每寻求古德之修持懿范,由是而知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对诚与敬,不仅是在改造命运的层次上,不仅是在求人天福报上,而是提到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的层面上!“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这里用了四个妙来表述“诚敬”。大家知道印光大师是一代高僧的同时,不忽略了大师的文字功底。《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可是字字玑珠,大师的文风可是惜字如金!就是这样一个惜字如金,肯用四个“妙”来形容“诚敬”,那么诚敬在修学中的重要性,末学就不用多说了!

那么能形象地描述“诚敬”对改造命运的好处吗?能,印光大师说“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诚敬若极,经中所说功德,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而其所得,亦已难思难议。”简单讲,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7-5 12: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