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放生經驗談(文:心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9 16:1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企美诺布 于 2010-1-9 16:16 编辑



[size=122%]
從小家境清寒,一家五口只靠父親公務員微薄的薪水過日,因無教法與善知識提攜,對於人情冷暖總是不能釋懷,不知用境立志,對於人生之苦總用消極角度去體會。雖聯考不負雙親期望,考上工學院化工系,本想以留學而學成歸國,一展所學而成名,揚眉吐氣以光耀門楣,然有幸宿世與佛門結下法緣,在校期間自然地參加佛學社團,踏上學佛的旅程。除了向師友們學經教外(慚愧根器太差僅學皮毛)並學辦佛事、期能對治習氣引發公心乃至菩提心以利益眾生,放生活動即是學辦之一。

鳥、獸、魚、龜、蝦、蟹、蛇等都曾是所放之對象,且一類中又有種種不同,約生物的立場除了考慮何種環境方能適其生存外,亦須兼顧生態平衡,且要親自現場購買,在刀口下救生方符合放生基本意義、因在此情形下最能養其惻隱之心、此不忍之心乃仁之源、悲心發端,了凡四訓有云:求仁者求此,積德者積此。漸漸地在師友們引導下知道要擴充此一心念(學佛要點除興辦善法利益有情外,更要在興辦之前意念之作動、磪立動機,並規畫好活動內容、進行次第,欲達之效果,以及善後處理,此皆利他心念之串習,亦是修行之善巧)先明救生之前意念之作動,觀想彼即將受命難之眾生、乃往昔之眷屬,因輪迴無始,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一塵一命、一命一母,此塵立盡、此命此母猶無邊盡。故成立有情至少作過我一世母之決定見,豈可因改形易貌而忘卻前恩。救彼出難是基本報恩意樂,助其成佛方為究竟!其次眾生皆有佛性皆當成佛,彼或未來遇到勝緣立時成就,吾或受苦指望救度,豈可結惡緣於眼前、而成未來受化之障。且眼前善心慈念不發,即種未來解脫與成佛之障因(三途業因),反之即是隨順解脫與成佛之正因,故更應感激彼等示現苦難,令吾人生起難生之悲心,成佛由彼為感恩故勵力救護乃屬應該。至於行放生而具種種利益可詳參放生儀軌之放生利益篇,能激起吾人對放生之善法欲。並加上印祖文鈔(如南潯極樂寺放生池疏、常熟蓮華庵放生池碑記、新昌大佛寺修築放生池募緣序、天台山國清寺創開放生池碑記等等)或其他祖師戒殺放生之開示文,作為放生活動前對蓮友心念之引導與知見磪立!活動辦後聚集蓮友再問心得感想,往往會聽到許多感人的體會,令現場大眾歡喜感歎發菩提心。此種機會教育之重要性並不亞於將生物放回自然界。最忌將放生活動虛應一番,從買生物開始到交通運送等等,皆忙於事項之打點忽略心境提昇,誠如「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所云,隨人奔波、慈悲之心未嘗動於中也,甚而一邊參加放生活動、一邊回家殺生進捕,對於家中小兒乃至家人親友或有意或無意捕殺生物、好食魚肉等,亦視為平常,略不加勸阻,應藉放生殺生現報錄等等以作警誡。故須藉放生活動推廣放生、護生之教育,令相襲成風以自利利他、護國息災,非僅僅籌錢千辛萬苦地將生物放走而已。

為磪立意樂與正見及在事項上有效率與兼顧安全,可俟時開籌備會以建立共識與分配工作。工作項目可分總務(帳目管理、生物購買以及其他收支)庶務(器材管理,如麥克風、手電筒、儀軌本等)法務(迎請法師主法、教育宣達、活動主持等)交通(放生車、蓮友車、路線規劃、現場勘察等)聯絡(人員聯絡、活動通知、安排交通工具等)從辦事中最能培養人才,不但能藉事相串習意樂與正見外,且能培養協調、溝通、規劃能力,亦能增上己之耐力、毅力、忍力,再來端坐佛堂用功修行已大大不同與前之所修。 

對於時下一般人對於放生之誤會、懷疑、排斥、毀謗,除了要虛心接受批評研商改進外(如注意生態環境、生物適應能力、放生技巧、放生活動本身公正性等等)可參閱印祖文鈔復羅智聲居士放生要旨六則、復愚僧居士書等以及其他大德開示,能令其他參與放生活動者打開心結歡喜護持,並影響他人共相勝舉。若能在啟蒙活動兼辦放生,令學生從小即種此美好印象,他日即成悲願深重之菩薩。

總之欲成善事必受其難,然愈難能、難行、難忍,愈能成就悲願、忍辱、精進愈可貴,從清晨三、四點天未亮時就得起床出門,到了現場還得忍受魚腥味,並從這些專跟物命過不去的販子中看到他們為惡的精進,彼為世間小利而勤苦且歡喜安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實則大苦之報卻逐漸成熟而現起,嘆彼愚痴。然亦慚己明知出世有大利,卻懈怠退轉,甘於自是。在活動前要將生物買好運至現場而作儀軌,得大費周章,不但要處理好、更是不准遲到以延誤行程。若是生物放出之後或不良於行、或死亡,內心除了深深愧疚外、還得歡喜忍受他人之指責,在天候不良時還要注意放時之安全。過程是辛苦的,事後回憶是甘美的,尢其是那份的法喜難以形容。(文:心超)

無盡燈儒佛學會
http://wct.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2&Itemid=9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7 20: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