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大愿,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所发的大愿,而不是佛发这个愿,是他在因地以前,修道做比丘的时候发的愿。那时候,他和你、我、他现在一切众生是一样的,不过他就发大愿了,所以他就早成佛道了。我们为什么没有成佛道呢?就因为我们太自私、太自利了,有所贪、有所求了。斗争心也坚固,也不愿意发大愿,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成就佛果。
那么他说「愿我来世」:愿我等到来生的时候,「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就是成佛的时候,以无量无边那么多的智慧方便,用这个智慧方便,不是用愚痴的方便。怎么叫智慧方便呢?怎么叫愚痴的方便呢?智慧的方便,这种方便法是对人有利益,对自己不一定有利益,所以他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对人有利益,他用这种的智慧,用这种的方便法门来教化人,这是用智慧。怎么叫用愚痴呢?用愚痴是不合法的,这智慧方便是合法的,不违背这个善法的;愚痴的方便,是违背善法的,合乎恶法的,它与恶法相应了,那智慧方便呢?是与善法相应。
「令诸有情」:令所有的有情,「皆得无尽」:都得到,得到什么呢?「所受用物」:就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他们都得到,需要什么就得到什么。你看佛这种布施心多大,他用他这个愿力,来满众生的愿,来满众生的所求,所以「莫令众生,有所乏少」:他这个愿力,是不要令众生有贫乏,有缺少什么,什么都满足,遂心满愿,如意吉祥。你们要是想满足你们自己这个贪心的话,就赶快学念药师琉璃光如来,或者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都能满足你们那个贪心。
※※※※※※※※※※※※※※※※※※※※※※※※※※※※※※
「得闻我名」:那么他若能听见我这个佛的名号的话,「专念受持」:主要是在这一句,要「专念受持」;不是光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你也不受持、不专念。专就是专一其心,念就是念念不忘,受是受之于心,持是持之于身,也就是念兹在兹的,朝于斯、夕于斯,常常专一其心来用功,持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
「如其所好」:那么如其所好,就是遂心满愿,遂心如意了,你想什么就得到什么。「即得种种」:就得到种种的,「上妙衣服」:最好的衣服。
「亦得一切」:不单得到上妙衣服,也得到一切「宝庄严具」:用七宝所造成的这种种的玩具,你所欢喜的都得到了。那么这种东西是什么呢?
就譬如「华鬘涂香」:华鬘,就是用花做的一个环——花环,是用来庄严的。这种花环是用七宝所造成的——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来庄严的。涂香,就是最名贵的一种香,以它来供养佛。
「鼓乐」:或者种种的音乐,「众伎」:种种的技能。
「随心所翫」:心里所欢喜要玩的这种陈列品,或者一切的玩具,「皆令满足」:求什么得到什么,遂心满愿,不会求不到的。
--節錄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