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 23:5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  

打开报纸、翻开杂志,

禅、禅修、禅坐这类话题无时无刻不被争相讨论着。

许多流通处甚至藉此机会开起禅坐班,并且推广禅坐的种种好处。

然而是否将双腿盘起,坐在那儿如木石般不动就是禅了呢?

如果不是,那么禅的意境究竟为何?

简单来说,禅所展现的是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动静一如,心二十四小时都非常祥和,没有任何压力的状态。

当他人给予侮辱或赞美时,皆能保持平静的心情,

并不会因而感到愤恨不平或欣喜万分。  



禅不在坐中求,坐只是禅的一个方便法门。

对于初接触佛法,有心修行的人,是可以先学学打坐,

这对平息那颗妄念纷飞、跃动不已的心是有所帮助,

但这不代表已进入禅境。  

情感与理性的矛盾,可以说是每个人修行过程中最大的阻碍,

唯当感情和理性达到平衡点,就符合禅的意境。

可是一般人,在生活之中,往往不是过于感性,就是偏重理性。

因为感性之中含有非常主观的意识,

而这些主观意识,往往源自于过去所培养出来的见解看法,

或是累积自个人的学历、经验乃至于权力所产生的成见,

这些都使得人们在处理感情问题时,

充满了自己的主观意识,无法认清真相,

才导致彼此之间争论不休。  



我们常说禅代表「佛心」,

因此没有禅,就无法于一切境界中自在解脱。

而将自己束缚在某一种自以为是的范畴里,又不能包容他人,

别人过得洒脱自在,你却陷入苦痛胶着之中,而无法自拔。  

所以,禅的体现是在现实,非只是「坐」而已,

如果「坐禅」时能暂时忘却烦恼,

「下坐」又依然痛苦,

那么,还不如平常就训练自己「放下」的功夫,

养成放下的习惯,如此,禅就非只是「坐」,

而是行、住、坐、卧都能用得上的东西了。

   

禅,是感情和理性达到最平衡点的境界。

此外,禅亦可解释为不二法门的圆满现量。

所谓不二法门,是指在现实生活申获得超越和解脱,

因此不能离开现实的烦恼而求解脱。

因为离开烦恼,也是找不轨解脱境界的。  

好比说有的人习惯每天吃山珍海昧、大鱼大肉,

那天餐桌摆得是青菜粗饭时,他可能感到气愤、很丢脸、没味口。

但是,禅的意境,是让我们把物质降到最低点,

才比较容易体悟到真理平凡、平淡的一面;

唯有当精神生活领域升华到最高点时,我们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所以在禅的境界中,是绝不会因为吃得少,或缺乏大餐而不高兴,

因为在圣者眼中,这不过是一种幻化的东西而已,根本不值得生气。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个女孩受外道指使,乔装成孕妇来毁谤释尊,

她见到释尊,劈头就骂:

「乔答摩,你真没良心,我怀了你的孩子,你却不闻不问。」

释尊听了并不为所动,且笑脸依旧。

面对这种情况,若换成是现代人还得了,

你敢毁我清誉,那就等着法庭上见吧!

「以诤灭诤只有更增加困扰」,

争论、气愤、对簿公堂并非真正解决之道;

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超越你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才是不二法门的圆满现量,

换句话说:眼见、耳闻、口说,都不会在你的内心里造成压力。



「生活就是佛法」,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

现实不离超越,超越不离现实,这才是修行最高的境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7-5 00: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