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口十行,快念之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9 06:32: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口十行
快念之王
过耳难忘

世世相伴
殊胜经藏

心续相传
法缘难遇
祈愿再来

曾听法友提起过,在中国古代有位奇僧,一天内便能快速诵《华严经》至少一遍,他的弟子不信师父是口诵,认为只是目视而过,口里含糊随便念过。此奇僧便要四位弟子各持一书,各自专视一行,而谛听彼音。结果奇僧念一行时,四位弟子各听到其所注视那行的念经声,也就是说奇僧能将四行同时念出,而只花念一行的时间。从此之后,未再听闻过汉地有如此之奇人。

在西藏,却长时间涌现出如此奇人,未曾间断过。听藏堪仁波切谈过,他们是闭关修白文殊成就之行者。近代中国内地有位著名的能海法师,曾入藏修习佛法,其根本上师即是康萨仁波切,也是赤江仁波切与林仁波切的师兄弟,他们的共同根本上师就是格鲁派大成就者——帕绷卡仁波切。康萨仁波切就是修持白文殊的成就者,他最是擅长快念法。

为何西藏如此重视快念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06:32:50 | 只看该作者
西藏遵循印度传统,非常重视口传经典,咙,义为传经,也就是师父将经典念过一次,表示自世尊至师父之间的历代口传经典,未曾中断,如此可确定此经论未经个人擅改。未经口传经典,印度与西藏佛教中认为擅自拿起经典读颂,不具传承加持力,因缺乏世尊口传的法缘,乃殊为可惜。因此传经必诵出音声,而接受传经者须现闻经声,不论其当时正从事任何工作。

西藏经论分为大藏经与西藏学者经论集。特别于浩瀚的大藏经中,分为甘珠尔(经集)与丹珠尔(论集)二类,律藏则因各属经集或论集而相应归类于其中。经集中则有一百零八函。据哲绷寺民管会主任述及,一般念一函要花二天时间,也就说念完全部甘珠尔一次,常要花7个月总共216天。在西藏有时举行甘珠尔的传经,以便学僧可顺利查读经典,如要一般人来传念甘珠尔,便至少要花半年以上时间。据说有位多芒寺的的帝查活佛,一生中曾在世界闻名的色达五明佛学院、多芒寺、郭清寺传授了三次大藏经的咙,每天早上六点念到晚上十一点,每次约要花五个月,念疲劳尚要点香熏眼提神。

据悉,西藏具快念成就者,能一天快念8至8.5函,全部甘珠尔,能在13天内传经圆满。现于西藏区内尚具此类稀有成就者,如最著名的贡萨秋吉仁波切,他曾至西藏各地,如拉萨与后藏扎西伦布寺等处传甘珠尔,因此西藏自治区内又誉称他为甘珠尔仁波切。帕绷卡仁波切第三世转世己第二次到甘珠尔仁波切住处(1995年开始),求受全部格鲁派教法传承。据甘珠尔仁波切亲口告知,在他之前,国内藏区多己不具甘珠尔传承,可能拉不楞寺的贡康仓仁波切亦具全部甘珠传承。快念成就者不用花整天时间,常常晚上还共修一些仪规,真可谓轻松自在。
3#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06:33:26 | 只看该作者
在南印度哲绷寺的洛色林学院中,有位天都仁波切亦具快念成就,嘉瓦仁波切曾请他在印度口传过甘珠尔二次。但二次口传尚未结束。天都仁波切曾二次至美传法,蒋扬为其汉译法本与中文宣传。

据蒋扬曾向亲闻甘珠尔仁波切切口传经论的色拉寺边巴达吉译师询问过,他说甘珠尔仁波切念经快速无比,实令人目瞪口呆。他将传经录下,回家用慢速度播放,发现念经异常清晰,一字一字分明不含糊。一页的藏文长条经文有七行,当他眼追及第一行最末字时,甘珠尔仁波切却己开始念第二页,也就是说己念过第一页中的七行经文。一般人看一行经文的时间,甘珠尔仁波切却能念完七行经文,速度奇快,不能不令人啥舌。

蒋扬请教藏堪仁波切关于快念方法,仁波切说首先要发音清晰,拼读藏音基本功夫要扎实,然后专修白文殊法,再经过闭关,如果修行成就,即可轻易快念。但是否七行同时念诵,就是说七个人各看一行,能同时听到其行经声,据某仁波切意思,似是七行同时念诵。但又向帕帮卡寺堪布班智达古修拉请教,他说是一行行念,再询问其它人的说法总结起来,应是一行行念。汉传佛教中曾昙花一现,传说中的神奇快念法,在藏传佛教中却仍能值遇亲闻(似乎念法稍有不同,但藏地快念最快可达8倍以上),堪称现代一绝。因昔未曾见汉文中提及此殊胜法门与奇闻,故特着文简介,供有兴趣者知而深研,具缘者或可亲闻传经。愿知闻者吉祥如意!法缘圆满!功德回向如母众生与此世亲母长寿无疾!

乞士蒋扬作于寺庙之城加德满都帕巴仙昆群猴围绕之哈努曼居
11:06am 9/25/2001
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06:36:15 | 只看该作者
白文殊菩萨是一切如来之智慧,又称智慧佛。佛经中讲:修持文殊法,可增一切福德、智慧、坚固记忆,令得聪辩,口演八方妙法,了知诸法真实意,消除愚痴、音哑及语业诸障,可令众生团结,遣除违缘障碍。在藏传佛教中,也把白文殊称为“智慧轮”文殊,因为此本尊赐予智慧极其快速,特别对于增长记忆力、敏捷慧以及演讲、辩论的智慧有特殊的效果。

在2500多年前的释迦佛时期,并没有文字经典流传,佛陀的言教形成文字经典是在佛陀涅盘后,由阿难尊者背诵,其他弟子记录下来的。佛教经典大概有八千余卷,可谓汗牛充栋。对于现代人来说,实在难以相信这些经典竟然都出自一个人的记忆,但佛教认为,通过修持,人们完全可以开发出这种超常的记忆力,达到过目不忘,历耳不失。白文殊正是增长记忆力的一位有力本尊。不但如此,修持白文殊还可以增长敏捷慧,由于得到言密加持,修持者可以使自己的舌头变得异常灵巧,别人需要一天方能读完的文章,修白文殊成就者可以在几个小时内读完。这听起来更是匪夷所思。民国时期入藏学法的能海法师曾经说过一个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他当时跟随学法的老师是一位被称为西藏月亮的大师,叫康萨仁波切,据说修持白文殊有相当成就。藏地有口传整个大藏经的传统,就是把所有《甘珠尔》和《丹珠尔》对着听众读诵一遍,一般要历经至少一年之久,而这位康萨仁波切竟然在短短三个月内就传完,这些超凡的能力都来自修持白文殊。

白文殊有多种传承,本尊形象也略为有异。这幅唐卡中的白文殊,浑身白如雪山,晶莹净洁,一面二臂,身略左倾。右手搭膝拈一支乌巴拉花茎,所拈之花上竖立着一把慧剑,剑尖有火焰围绕燃烧,象征以智慧之剑斩断一切捆缚内心的执著绳索,左手在胸前也持一只花,延伸到左耳边之花上有代表般若经之经箧,象征所有智慧来自般若经典。身上佩戴宝冠、耳环、颈饰、臂镯、手镯及脚饰等各种珍宝庄严,发结五髻,颜色绀青,上有如意宝珠。面容微笑,外透睿智,如十六岁童子,双足跏趺坐于莲花月轮之上。白文殊还有另外一种形象,区别是右手并不持花剑,左手所持花上安置般若经典,其上竖立智慧之剑。
5#
发表于 2011-8-19 16:29:28 | 只看该作者
{:3_129:}{:3_127:}
6#
发表于 2011-8-22 17:55:08 | 只看该作者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7#
发表于 2011-8-25 18:27:30 | 只看该作者
{:3_129:}{:3_129:}{:3_1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3 23: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