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学发药师本愿——入“平等发愿门”?(三之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8 08:3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穷困苦,无有归趣,众病所逼,无药无医,暂闻我名,众病消散,眷属增盛,资财无乏,身心安乐,乃至菩提。——增眷属

学这个大愿,就是要特别关怀贫穷困苦、无依无靠的有情,如鳏寡孤独等,还有那些得了重病又无钱医治的人,都要看特别的护念和救济。凡身为佛子修学佛法,尤须效法药师的这个本愿,随力随缘去做,以此善根福德,人缘会越来越好,生活之资无乏,自他的身心而得到安乐,菩提眷属增盛,以至取证菩提佛果。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众苦之所逼切,极生厌离,愿舍女身,若闻我名,至心称念,即于现身,转成男子,具丈夫相,乃至菩提。————丈夫相

行持这个大愿,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从浅的层而说,男女在生理上不同,女性有更多生理上的苦恼,同时在心理上也容易心胸狭窄,故帮助女性解脱身心之苦,利益有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至于“即于现身转成男子”,以佛眼来看,三世无碍,一旦觉悟,生死如梦如幻,只是从迷到悟得一生,确实能女身转男身,成丈夫身 ,或往生净土,转为三十二大丈夫相。

再从究竟意义上说什么是丈夫相?其他佛经里有答案。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中,佛告迦叶菩萨
  “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听是大乘大涅槃经。常应呵责女人之相,求于男子。何以故?是大经典有丈夫相。所谓佛性。若人不知是佛性者,则无男相。所以者何?不能自知有佛性故。若有不能知佛性者。我说是等名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为丈夫相。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当知是等即为男子。”

《维摩诘所说经》: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转女身?天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转而变为女身?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从深的层面说,女身也是佛菩萨化身,唐密有多罗,明妃,天女,供养女等女身形象;藏密有佛母、度母、空行等女身形象。

男女表阴阳即宇宙间两种力量, 男表智慧;女表三昧;女表智慧,男表方便;男刚比定,女柔比慧。

所以根本法性来说,诸法平等,男女平等。无分别智,无男无女,又无碍现男女的相。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复有种种邪见之徒,皆当摄受,令生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乃至菩提。————出魔网

这个愿是专门解决众生的知见问题,古印度讲有九十六种道及众多的世间邪法、邪见、要善加引导,使之能安住于佛法的正见之中。有正见,进一步修行六度、四摄等菩萨行,而证无止菩提。

这个愿边有个深层次的解释。浅层是说针对佛门外的众生,使令舍邪见,入佛法的正见之门,深层是对已学佛的魔障,及打着佛教旗号而作非佛法的邪魔外道。得到究竟圆满的正见并不容易,修行的过程也非一帆风顺,我们看《楞严经》专讲五十种阴魔,都要会辨别,这个智慧大了。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拘,幽禁牢狱,枷锁鞭挞,乃至极刑;复有众多苦楚之事逼切忧恼,无暂乐时,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乃至菩提。————脱忧苦

发这个大愿,是专为救度牢狱之灾的有情。这些众生有的是受到因果报应,罪有应得,有的是受到法律不公正的待遇。有罪的念佛名号,至心忏悔,得以身心安定。无罪被冤的,至心称念,以佛的威德之力脱离忧苦。

持这个愿应当秉公办事,即使行恶者得报应,也要让他知晓因果,走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人间正道,进而学佛,乃至成就菩提。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火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若闻我名至心称念,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随意饱满,后以法味令住胜乐,乃至菩提。————满法味

这一大愿,专为为解决有情食的问题。孔子曰:食色性也。食是有情生命的根本的依赖,食法关于到有情的业果和生死的大问题。

这个愿,有三个层面的意义,在食轮圆成门里详细讲,在此只作提要。第一层面,行如愿,即是多做施食,解救一切被饥饿所困的有情。当今世界,科技和文化高度发达,但是全球还有贫困人口4亿多,还有大量处于温饱水平之下的。同时,提倡取食有道,避免造成恶业。在自然界中,人类是食物链的最高端,在现代社会中,食品供给已成为经济的一大产业,这个链条中,杀生之业是常态,提倡素食或合理减少肉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第二层面,行此愿,即是教诸有情分段而食,或持斋过午不食、学会依时间摄食,以得健康安定之身体,进而利于持戒、修定、证慧。

第三层面,行此愿,即教众生由学会分段而食,而更教以法为食,以禅悦为食,久久修行,解脱恶业系缚,于法得自在,成就解脱食。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身无衣服,蚊虻寒热之所逼恼,若闻我名至心称念,随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宝庄严具伎乐、香华皆令满足,离诸苦恼,乃至菩提。————足庄严

皆这个愿,就是解决有情穿衣的需求,以及装饰、器具、环境的需求,通过满足众生衣具之需,进而教以发心学佛,乃至菩提。

药师的这个愿。不但着重衣服、饮食这些物质生活方面,还顾及到教育、娱乐等健康需求,达到令我们人类生活和谐安康。所以这个愿就是我们目前的社会理想,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很当机的。

总结十二大愿, 第一大愿就是:生佛平等愿

                第二大愿就是:开晓事业愿

                第三大愿就是:无尽资生愿

                第四大愿就是:安住大道愿

                第五大愿就是:戒行清净愿

                第六大愿就是:诸根具足愿

                第七大愿就是:身心康乐愿

                第八大愿就是:转女成男愿

                第九大愿就是:回邪归正愿

                第十大愿就是:从缚得脱愿

                第十一大愿就是:得妙饮食愿

                第十二大愿就是:得妙衣具愿

这么多愿如何发起?如何行持?

发愿是要从心地里一起发出的,行则随缘而行。就是结合你的生活现实的因缘,适合行哪些法门,就行哪些。

愿是圆满的,行是当机随缘的。这叫如如而行安住在般若上行愿,各尽所能

欲正修药师法、入药师定者,首当学此“平等发愿门”,万不可轻忽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4 06: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