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学发药师本愿——入“平等发愿门”?(三之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8 08:3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面我们根据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逐条来学习,解释如何发愿和行持,以十二大愿来总代表七佛药师的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自身光明照无边界,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庄严其身,令诸有情,如我无异。————成法身

这第一大愿是讲佛的法身和报身,法性身“自身光明照无边界”,报身“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庄严其身”。这个愿怎么学、怎么发呢?就是确信我们自己也有与佛一样的自身光明照无边界的法身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庄严其身的报身。

释迦佛证道时说:“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烦恼执着不能证得。”华严经说“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我们本具法身和法身功德,只因我们被幻妄所欺骗,看不到、认识不到,也不敢承认这点。药师佛在因地就发心“令诸有情,如我无异”,现在已经成就了,说我们跟他一样,这是可确信的。

显宗讲佛性,众生有佛性,实际众生也有佛体。密宗强调,五大佛体,众生本具。只是看以来我们外表排列分布得不够好,好象还没有到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实际人有粗身,还有细身、微细身,那里可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其实不到成佛就可以得到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只要往生净土,就与佛无异。

我们不要执着这个肉身,看低自己。当然也不能盲目看高自己,诸法平等最好。要平等发愿,这是学药师定的基础的基础。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清彻,光明广大遍满诸方,焰网庄严过于日月,铁围中间,幽冥之处互得相见。或于此界暗夜游行,斯等众生见我光明,悉蒙开晓,随作众事。————成报身

第二大愿与第一大愿用意不同,上一个愿重在说佛的法性身,显示生佛平等,而此一愿重在显示从法性身而起的报身功德,“光明广大遍满诸方”,就是指智慧广大可分身无数化度有情,方便开晓众生。“焰网庄严”,即是光明所结成的网络,这种光明过于日月,能照到地狱和恶鬼道,还有人道的黑暗世界里,众生见到佛的光明,都得到智慧开晓,能够随自己的意趣作各种事业。

我们学佛,发这个愿,就是要发大悲心,菩提心包括大悲、大智、大行,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我们要发这个愿,学地藏菩萨,乃至地狱众生也不舍弃,也想办法让他们得到解脱,蒙受法易。大乘菩萨见道后得一切智,还要修一切种智,后得智,这是法身的功德妙用。我们一这样的行愿去修证菩提。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所受用物,皆得无尽。————成化身

此一愿与上一愿又有所不同,重在表示从法性身而起的应化身妙用。发这个愿,最根本的就是体现大乘的广行,大乘的四无量心、六度、四摄、五明等,凡有利众生的世间技能都要休学,结合现代社会就是一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各种民生知识都应学习掌握,发挥其利益人类的正面作用,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一切生活所需方方面面的物质需求,进而广结善缘,将来有缘众生毕竟能得度。

这一愿是修后得智,也即一切种智,修佛的无尽智的成就。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游履菩提正路;若行声闻、独觉乘者,亦令安住大乘法中。————显大乘

发这个愿针对两个层面:第一是外层,就是令佛门外不信佛、不知佛法的一切有情,包括外道,悉令知晓、发心、安住在佛法的菩提正路上。第二是内层,就是对已学佛法的人,即小乘行人,就要劝导发利他的大乘菩提心,以大乘的究竟法令他们安住,永不退转。

这是《法华经》说的“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使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里要说明,众生根性千差万别,事实上不能立即叫一切众生都入佛的知见,佛随机教化,开示三乘佛教,实际只有究竟一乘,三乘是权显,因势利导,待时机成熟,借教入一乘佛法。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善防三业,无有毁犯堕恶趣者。设有毁犯,闻我名已,专念受持,至心发露,还得清净,乃至菩提。————严戒律

这个大愿也是针对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切皆令得不缺戒,三归、五戒、八关戒斋、十善戒、优婆赛戒、菩萨戒、三昧耶戒,大圆满性戒。善防三业,无有毁犯堕恶趣者。

第二层面:既受了戒,能圆持究竟无犯者那是成佛了,可以说一切有情渐次学佛,难免不犯,犯了怎么办?忏悔,经说至心发露就是忏悔,还得清静。忏有事忏和理忏。心发露就是忏悔,功夫到了,内心感受佛的光明,罪性自然消除,恢复本来清静的戒体,一直到取证菩提。所以要敢于受戒,发大菩提心。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诸根不具,丑陋顽愚聋盲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之所缠逼,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皆得端严,众病除愈。————除众病

这个愿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特别的别愿,有这个愿的功德才成就了药师的称号。对有情诸根不具,丑陋顽愚聋盲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等这样重的病,劝他们至心念佛,久而久之,能够重病除愈,身体恢复到端严的形象。

我们发这个愿,应该让众生得到医疗服务,先出病苦,再劝念佛,乃至得到究竟解脱。秘意是说,修到六根圆通、六根互用,才是“诸根具足”。这是《楞严经》的法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 14: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