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梁武帝三世因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3 22:3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梁武帝三世因果

昔日有一座寺院,主持僧二人,遂分为东西两房,东房主持僧法堂前,有一蚯蚓,早晚听经天性最灵,每至五更时分,蚯蚓便鸣,主持僧就叫诸徒弟起来,参佛诵经文,时刻极定无失。

西房主持僧见东房师兄,每日五更早起来,参佛课诵经文,遂叫诸徒弟严责骂曰:「尔众人何不看东房师兄弟,修行甚谨慎,五更早就起来参佛诵经,尔等如此懒惰贪眠,非是修行之人。」

忽一日,西房有一徒弟,就去问东房徒弟曰:「师兄,尔众人如此精神,每五更早,因何知醒起来,此是何也?我等贪眠睡到天明,尚不知醒。

东房徒弟答曰:「我个个亦是贪眠好睡,因是我师傅法堂前,有一蚯蚓,每至五更时分便鸣,我师傅若听到蚯蚓鸣,就叫起众人参佛诵经,因此时刻极准无有失误。」西房徒弟闻此言,暗恨蚯蚓而回。

有一日,西房师傅出去,其徒就烧一锅热汤捧出来,看见东房师徒不在寺,遂将热汤灌落蚯蚓穴中,蚯蚓即被烫死。次日天明,东房住持僧,无听蚯蚓鸣,就叫徒弟起来觅寻,徒弟看见蚯蚓即死,就禀知师傅,师傅出来看见,就与他超度。

蚯蚓蒙受师傅超度,后得转人身,出世为樵子,每日卖柴生活。西房徒弟犯杀生戒,福气消尽,坠落出世为猴,其灵性最精好供佛,其樵子亦是行善好供佛,樵子每日登山砍柴,一日来到山中,看见有一座破庙,樵子就入庙内,见此庙半坏,有三尊佛像,头顶厝瓦破坏露天,樵子恐三尊佛像,受雨露湿坏,实时回家买三顶大笠,来遮盖佛像。一日,正欲登山砍柴,来到溪边,看见有七位秀才,欲过溪不能得过,樵子看见,连忙手抱七块大石头,铺于溪中,于是众人得到过去。

是时山神土地,奏上天庭,凡间有樵子善心,起盖三宝殿,造下七星桥。

樵子每日登山砍柴,便手持鲜花,到山边庙中供佛。其猴每日亦手持花来奉佛,看着花瓶有花,遂将瓶中花拔落去,就将自己花插在瓶中。其猴去后,樵子砍柴回来,经过庙口歇下,遂到庙内观看,自己的花掷在地上,瓶中所插不是自己之花,就想此处乃是荒山僻地,无人来往,此花从何而来,自己花为何掷在地上,遂将柴挑回家中,明早又持花供佛,将花插在瓶中,就躲在庙门边偷看。不一时,有一猴手持鲜花,来到佛祖殿上,将瓶中花抽下,将自己花插在瓶中。樵子看着大喝一声,其猴回头就走,樵子随后赶去,猴就走入洞空,樵子看见赶到洞口,就将洞门用大石头塞住。其猴不能得出,遂在洞内饿死。

此二人乃前世因果报。后来樵子寿数已尽,天地见他有大功德,将樵子拨去梁国出世,姓萧名衍,后来为梁武帝。其猴拨去魏国出世,姓侯名景,后官拜将军,领兵围困台城。此是后语。

再言梁武帝,性善信佛持斋,拜志公和尚为师,郗氏皇后亦拜云公和尚为师。

有一日,云公和尚开堂说法讲经,郗后请梁武帝来闻经,武帝请志公同来听法。

云公和尚开堂讲经说法,实时饮酒食肉。志公进前问曰:「云公尔现今为国后之师,今日登堂说法,因何饮酒食肉?」云公答曰:「我饮食之犹如无食。志公曰:恐尔后来遂作之犹如无作之。」其后云公福尽气消,死后坠落牛胎,志公就对梁武帝说此事情,梁武帝不信,志公一日遂同武帝,野外同游观山玩水,信步而来,行到野田,看见有一只花色牛,在此耕田,禅师对梁武帝说:「这就是云公。」帝曰:「师傅怎么知之?」志公曰:「帝若不信,可叫三声便知端的。」

帝连叫三声,这云公花牛四脚跪落,两眼流泪。志公曰:「尔前日登堂说法,尔自言过,食之犹如无食,今日坠落作花牛。」 闻此言后遂自触犁而死。梁武帝大惊。

帝随即作诗曰:
【坚持修行度众生,冒犯口业罪不轻,酒肉不除登台座,云公说法坠牛身】
帝看见果有此恶报,心中知悟,坚受信心,还有奢华习惯性未改,常请志公师傅来作会,就命歌女演戏。

志公心中不悦,常候戏做大闹之时,就问师傅曰:『这戏好看吗?』
志公回答:『我不知。』武帝曰:『戏在尔面前做,为何不知?』
志公曰:『我主不信,可将狱中重犯,放出三人交我,我自有道理。』
帝将狱中重犯三人放出来,跪在志公面前。

志公即对罪人曰:
『尔三人皆是死罪,我今日每人将水一盆,安在尔等头上,跪在戏台前,待戏做完之时,水无一滴出来,我就奏上万岁,赦你无罪,水若有一滴溢出,此罪不赦。 』 重犯依法而去,跪在戏台前。戏做大闹之时,志公就对帝言曰:我等尔问重犯,戏做好看么。帝叫犯问曰:戏作的好么?重犯答曰:吾等不知。帝闻言骂曰:戏在你面前,为何不知。重犯奏曰:罪人只顾生命,不知戏做的好看。志公师傅就对帝言曰,修行之人亦是如此。即赦犯人无罪,犯人得生,欢喜而去。

志公作诗曰:
一盆清水绿悠悠,把来安在罪人首,君王演戏无心看,只为性命不举头。
帝听此诗心中知悟,随弃奢华之心.

有一天帝向志公曰:寡人自持斋怖施斋僧供佛,意欲五里造一庵,十里造一寺,功德可大乎?』

志公曰:『毫无功德。』
帝曰:『师傅汝说寡人前生为樵子,起盖三宝殿, 造下七星桥,此功德甚大,今得国王之位,造许多庵寺,供众僧居住,无功何也?』志公答曰:『吾主前生为樵子,乃是自己善心起盖三宝殿,造七星桥,乃是自己之力,方有功德。今日吾主为帝,欲起庵院,必宣召民夫,乃劳力人众,实无功德。』

帝见师傅言之有理,心中转悟,每日恳求师傅讲道理,江山不要。
郗氏观君王江山不顾,心中不悦,即使毁谤佛法,要使志公破戒,就杀狗做为馒头,假意请志公到内宫有做会,破了他佛戒,杀他性命。

志公早先知觉,即使对帝曰:『郗后明日欲请吾入内宫,破吾佛戒,害我性命,我在内宫,若有难吾将蓝拔鼓打响,吾主作急来救吾。』帝曰:『不防。』

皇后次日,果来请入内宫,将馒头赐与吃。志公言受罪不敢吃。郗后大怒,欲害性命。志公即命徒弟将蓝拔鼓打起,将馒头掷向御花园,便做四样荤菜,葱韭蒜,此四样乃是五辛之物。

帝闻得蓝拔鼓声,连忙来到内宫。梁武帝圣驾已到。遂救志公师无事。武帝大骂郗后,在内宫害人,后来看尔如何报应。郗后因破志公佛戒,被天地福消减寿,身染重病,受苦报而死。无常鬼卒,拿去见阎君。阎君判断大怒,将郗后押入地狱中受苦。后将郗后谪贬为蟒蛇。郗后受苦至极,咽喉如针之细,腹肚似海之大,尽日肌饿,不能饮食。身中鳞甲被虫乱咬,苦痛难当,无处安身。

梁武帝自皇后死后,未曾入内宫,有一日来到内宫,帝举头忽见上面有一条蟒蛇,正在凤楼上。就叫君王曰:『尔来救妾。』武帝曰:『尔是谁?』蟒蛇曰:『妾就是郗后,因前生要破志公师傅戒,杀生害命,今日变作蟒蛇之报,求君王慈悲,带念夫妇之情,就请志公师大发慈悲,代妾忏悔。』

梁武帝闻郗后哀求声,带念夫妇之情, 就请志公师大发慈悲,代郗后忏悔罪愆,武帝就备办香斋菜品供宴,志公课诵大藏经。

志公师作诗曰:
【劝人无事休谤佛,谤佛罪重苦无边,迎风点火烧自己,含血喷天污口唇】
梁武帝闻得此诗,心中哀切,志公看见梁武帝甚哀切,心中不忍,即诵大藏经,金刚经,造梁皇忏,请佛祖忏罪超升。

武帝忽见空中有一人飞腾在云端里曰:『吾乃皇后变蟒蛇,多蒙君王大恩,师傅法力超升天上。』梁武帝闻言加进修行,日夜猛进,精尽勤修苦功。

有一日问志公曰︰『弟子何时成道?』志公用手对咽喉直指,武帝不解其意。志公对武帝言曰︰『尔在此荣华富贵难离,可移居山林方纔成道做佛。』

武帝依此言语,即迁去台城修行参道。志公知梁帝该受这果报。遂即拜别君王而去。

梁武帝自师傅别后以来,忽一日,魏国侯景反叛,带领兵马杀到台城而来,将台城团团围住。

梁武帝此时饮食全无,临危急难之时。遂有退道之心。志公驾云在空中,高声言曰:『此正是教尔还他三世因果,不可退道之心。』武帝闻此言,欣然饿死在台城。梁武帝此时身坐莲台,登空而去。
梁武帝作诗曰:
【是我当初不知因,本是同根一派人,尔因围城取我命,我今台城还尔因】
侯景乃答诗曰:
【我是红尘不知因,不识同根一派人,武帝坐莲飞升去,立即收兵尽除根】
其后梁武帝身坐莲台,登空而去,修成得罗汉果位。

《赏析》
故事中,一物与一物之间总是环环想扣;因因果果。如西房徒弟用热烫杀死了叫东房起床诵经的蚯蚓。当角色变换蚯蚓为樵子,用大石头档死西房徒弟转世的猴子。此两者真所谓怨怨相报。如果当时西房徒弟见贤思齐,那么蚯蚓转为人,徒弟修成正果,这不是两全美吗?

前车之鉴是何其多,只可惜人心依然狭隘,不懂得尊重,良心倒塌,一心一意整肃他人,弄权于股掌,把这些认定为无上之权柄。那知因果循环如影随形。

如梁武帝之郗后陷害志公禅师;如云公之说法饮酒食肉,引导众生之误,最后不得不信因果如影随形,不得辩解。即使是见了两件事的梁武帝,仍不得而知,生命者为何?仍然醉生梦死,虽然深知修道乃人生之上策,只可惜身心尽在凡尘中,不知何为因,何为果,只差一心转意,武帝便坐莲升天,修道修心,当不无道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5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