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學白話略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9 08:0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學白話略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http://www.folou.com/thread-226110-1-1.html

以前當兵的時候,藥師經陪我度過站安全士官的那段日子,現在介紹給大家
雖然藥師經很通俗簡單,不過現代人不喜歡讀書,尤其經書,可能閱讀上會有困難
而且有人可能看法師註解的還是感到太文言文
所以為大家做略說,有緣想讀的人,或許會比較輕鬆

祝福慧增上身心安祥

阿彌陀佛

「初學白話略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略說:本經功德不可思議,可令眾生遠離病苦,現世富足安樂,斷除邪魔外道困擾,成就梵行,命終八大菩薩接引至極樂世界,惡道眾生憶佛就能迅速斷除惡道報身轉生善道...)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略說:本經是玄奘大師所譯,感恩!)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略說:「大比丘」一詞,佛學辭典認為是指德高年長的比丘,但是末學認為是指已經回小向大的大阿羅漢(後來末學發現,已故「沈家楨」居士在其解說的「金剛經」中也是如此認為),所以雖然已證「阿羅漢」果位,但是已經是發心的初學菩薩,就像「金剛經」中的大比丘,金剛經是為這些轉小向大的初學菩薩說的大乘空法,非是小乘法,這其中差別在於根本心態的不同,和心量廣度的不同,所以空義也會不同,就如小乘經多講個人修行解脫法,而本經是大乘經,本經則是讓發心菩薩和後世眾生學習「藥師琉璃光如來」本因發願,也讓末世眾生知道可以依靠藥師佛得到現世利益)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銷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略說:大乘法除了教導菩薩修行的方法,例如,「四無量心」,「四攝法」,「六度波羅蜜」,和「大乘空義」,還有就是「為眾生解說諸佛本願和功德」,讓眾生得以依靠佛力而解脫,就像「阿彌陀經」也是如此,所以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在此為眾生請願,期望佛陀能說諸佛本願法門和佛號功德)
爾時、世尊贊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為拔業障所纏有情,利益安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汝今諦聽!極善思惟!當為汝說」。
(略說:「文殊菩薩」當然知道上面的道理,所以故意請問佛陀,就是為了利益眾生,菩薩的角色就是在這邊,菩薩要用種種方便,讓正法顯露,利益眾生,也因此佛陀稱讚文殊菩薩大悲)

曼殊室利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略說:這是「文殊菩薩」示現弟子應有的恭敬心和謙卑心,還有聞法的歡喜心)

佛告曼殊師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略說:上面有提到如來十號,就是對佛的十種稱呼,其實在佛經中曾經說過,佛不僅十號好像是百號或千號,其實我自己也忘了,因為眾生沒辦法記那麼多,所以最後只留下十號)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略說:同樣的道理,我們行菩薩道的時候也該發大願,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以諸佛的願為本願,這樣可以與諸佛相應,其實很多佛的本因發願也都是以其他佛的願做思維而形成的,這點可以參考「大悲蓮華經」,或者「無量壽經」)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略說:所以常念藥師佛名號,就能與藥師佛相應,與藥師佛同樣相好圓滿)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略說:這是藥師佛佛光的威力,可以讓惡道眾生顯露智慧,隨願轉生善道,行各種善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略說:只要常念藥師佛名號,就能得到藥師佛的庇佑,生活無缺乏)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略說:由此願可看出,如果有親人行邪道,或者自己要脫離邪道,也可以求藥師佛,又可以讓小乘行者發大乘心,轉為大乘)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略說:因為藥師佛這個大願,如果我們常念藥師佛,如實修法,就能成就一切戒,就算毀犯,如果唸佛不懈,就能得到清淨,不墮入三惡道)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啞、攣躄、背僂、白癩、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略說:關於這個大願,有個相關故事,清朝玉琳國師的前世就是面貌醜陋的僧人,因為面貌醜陋,令眾生厭惡,因此無法宏揚佛法,所以一生讀誦藥師經,終於下輩子相貌美好,就是玉琳國師,這段因緣故事也和一位大官的千金小姐有關,有興趣的可以參看玉琳大師傳)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略說:這個大願就是一般人念藥師佛和藥師經的主要原因了,一個是為瞭解除病苦,一個是為了家中能富裕豐足,所以大家應該多念藥師佛名號,和藥師經,還有藥師咒,這是佛慈悲眾生的法門,所以大乘法中多有諸佛名號功德法門)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舍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略說:諸佛慈悲,知道為女人苦,所以不僅念藥師佛能轉女成男,幾乎所有大乘法都能轉女成男,念阿彌陀佛也是如此,法華經也是如此,當然這是指下輩子,不過現世相貌就會轉為莊嚴圓滿,所以,如果是真修行相貌都會變好看的)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略說:這個大願可能是一般人所沒注意到的,就是能出破解脫一切魔和外道的束縛,而入於正見,所以如果有人著魔或者被外道所控制,誠心念藥師佛名號必得解脫,這真的非常重要,其實一切佛菩薩都有這種大願和能力,重點才於我們的信心和恆心,至誠必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加,縛錄鞭撻,系閉牢獄,或當刑戮,及余無量災難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略說:這個大願和觀世音菩薩很相似,所以我們在現世如果遇到這些苦難,誠心唸佛或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必得解脫苦難)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略說:大家都知道的,念藥師佛可以解救病苦,不過,藥師佛本願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讓眾生能現世安樂,遠離一切苦惱,所以,如果眾生想現世生活無缺乏和病苦,可以一心念藥師佛)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涂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

(略說:這邊講的一樣是藥師佛滿足眾生生活需求的大願,所以貧困的眾生更應該多念藥師佛,祈求佛力加持,另外,佈施眾生頭腦骨髓手腳血,這是菩薩的大願,如果您真的無法佈施血,還不能忍受蚊子的叮咬,這樣可以念藥師佛,雖然不是為了上面所說的衣服,但是也一定有用的)

「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略說:總之,學佛就是學佛所說,學佛的行止,學佛的大願)
「複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說不能盡。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略說:這邊說明「極樂世界」和「琉璃世界」平等無差別,都可隨願往生,這是佛陀慈悲,知道眾生在娑婆世界無法忍受各種苦難,例如生老病死,環境變遷,天災人禍,所以勸大家唸佛修行往生其他莊嚴佛國)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諸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吝,不知佈施及施果報,愚痴無智,闕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讚歎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份施來求者,況余財物?」
(略說:這邊是講世道人心敗壞,貪心自私,不能佈施行善,不能孝養父母,善待妻子兒女和屬下,何況是來行乞的人.關於這點,雖然現在社會真假難辨,但是行菩薩道一定要能佈施結個善緣,至少量力隨喜,不要一毛不拔.回說這樣一毛不拔的一般人最後死後會墮入餓鬼道或者畜生道,如果這樣的人前世曾經聽過藥師佛名號,雖然已經投生為餓鬼或畜生,但是只要還能想起藥師佛名號,就能結束當世的生命,而投生為人,這就是唸佛的功德,所以大家都應該常唸佛,唸唸都是佛,這樣就算行為不慎犯了重戒而墮入惡道,如果還能憶念起佛號,就能還生為人,而且成為善人)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雖於如來受諸學處,而破屍羅;有雖不破屍羅而破軌則;有於屍羅、軌則,雖則不壞,然毀正見;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於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有雖多聞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俱胝有情,墮大險坑。此諸有情,應於地獄、傍生、鬼趣流轉無窮。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舍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設有不能舍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捨家趣於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增上慢,不謗正法,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
(略說:「有情」是指草木金石以外,俗稱有識有靈的眾生,此才在輪迴之列,「屍羅」是指戒行,用來防過止惡,「屍羅」含有種種意思,「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四則舉出:清涼、安眠、數習、得定、隧嶝、嚴具、明鏡、階陛、增上、頭首等十義,所以,由這些字義可以看出戒的重要性
回說,上面這段經文全部來說,是說佛弟子如果犯了種種過失,例如,破戒和儀軌,喪失正見,或者不多聞聽法,又或者不能深入經義,或態度傲慢,批評正法,與魔為伴,邪思邪見,最後當墮入三惡道,這樣的人如果能念藥師佛名號,棄惡從善,就能不墮入三惡道,如果因惡行已經墮入三惡道的,一念藥師佛的名號,惡道身命終後,就能還生為人,並能改邪歸正,逐漸次修行圓滿)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慳貪、嫉妒,自讚毀他,當墮三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受劇苦已,從彼命終,來生人間,作牛、馬、駝、驢,恆被鞭撻,飢渴逼惱,又常負重隨路而行。或得為人,生居下賤,作人奴婢,受他驅役,恆不自在。若昔人中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由此善因,今復憶念,至心歸依。以佛神力,眾苦解脫,諸根聰利,智慧多聞,恆求勝法,常遇善友,永斷魔罥,破無明殼,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愁苦惱」。
(略說:慳貪,嫉妒,自讚毀他,這三種事情實在非常容易犯,現代一般人可能都覺得自己是好人,不容易發覺自己的缺點,所以就像上述經文所說,最後當墮入三惡道中,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參考佛經,就能明白聖人先賢的標準,不會在自以為是,回說上面經文所說,人們犯了像這樣的惡業,最後墮入三惡道,如果前輩子曾經聽過藥師佛名號,因為過去世聽聞佛號的善因,今生能夠唸佛,誠心皈依,這樣就能依靠佛力,解脫痛苦,身心聰慧,也因為常求殊勝佛法而能常遇到善知識,永遠斷除魔擾束縛,破除無名,解脫煩惱憂愁和生死病苦)

「複次、曼殊利室!若諸有情好憙乖離,更相鬥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互相謀害。告召山林樹冢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羅剎婆等;書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惡咒術而咒詛之;厭魅蠱道,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於喜足,不相侵凌互為饒益」。
(略說:這段是說,有些有情眾生個性叛逆,天生喜歡爭鬥,自己不能清淨,又常擾亂他人,造種種惡業,不能做對眾生有好處的事情,喜歡用各種邪術惡咒殺害眾生,如果有人能聽聞藥師佛名號,惡事都會消失,變成有慈心的人,變成能夠相互安樂利益,所以,可以看出念藥師佛是幫助我們現世安樂利益,並破魔除惡非常重要的法門,如果,一般人知道藥師法門,也可以化解世人認為佛教只教導消極往生極樂世界的誤解,因此,佛弟子不僅求命終往生極樂世界,活著的時候更要推廣藥師法門,讓眾生現世富足和平安樂,遠離苦難和邪見,這也是太虛大師推廣藥師法門的原因)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及余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
(略說:四眾弟子就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就是已經皈依三寶的出家和在家男眾和女眾,這四眾和其他善信男女,如果受持齋戒,希望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定力信心不足,如果聽聞藥師佛名號,臨命終時,就會有八大菩薩來接引我們去極樂世界,所以,藥師佛不僅是我們現世生活富足的助力,更是我們成功往生的助力,因此,學佛要有寬大的心胸,樂於修學各種法門,即是以四無量心落實法門無量誓願學,才不會因為心量狹小誤犯謗法之罪)

「或有因此,生於天上,雖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不復更生諸餘惡趣。天上壽盡,還生人間,或為輪王,統攝四洲,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於後不復更受女身」。
(略說:或因為因緣不同,轉生於各處,但都能夠富足聰慧,不受女人身,這都是藥師佛的佛力功德)

「複次、曼殊室利!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病苦瘦攣、干消、黃熱等病;或被厭魅、蠱毒所中;或復短命,或時橫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願滿」。
(略說:藥師佛的本願就是要讓眾生脫離種種病苦,和鬼魅蠱毒,或短命橫死,所以,有情眾生想要現世安樂富足,都可以至誠念藥師佛)

「時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滅一切眾生苦惱。既入定已,於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說,大陀羅尼曰:『那謨薄伽筏帝,裨殺社窶嚕,薛琉璃缽剌婆喝囉闍也,怛陀揭多耶,阿羅訶帝,三藐三勃陀耶。怛姪阤: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三沒揭帝娑訶』」。爾時、光中說此咒已,大地震動,放大光明,一切眾生病苦皆除,受安隱樂。
(略說:此段經文,佛入三昧宣說藥師咒,藥師咒很短,容易學習誦唸)

「曼殊室利!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為彼病人,常清淨澡漱,或食、或藥、或無蟲水、咒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若有所求,志心唸誦,皆得如是,無病延年;命終之後,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於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至心殷重,恭敬供養者,常持此咒,勿令廢忘」。
(略說:這邊是講持念藥師咒的好處,持咒一百零八遍就能消滅一切病苦,如果有所求,至心持咒,必能如願,無病的也能延年益壽,命終往生琉璃淨土,不退轉直至成佛,所以,有這麼好的好處,大家都應當好好持咒,不要忘失)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名號,聞已誦持。晨嚼齒木,澡漱清淨,以諸香花,燒香、涂香,作眾伎樂,供養形象。於此經典,若自書,若教人書,一心受持,聽聞其義。於彼法師,應修供養:一切所有資身之具,悉皆施與,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諸佛護念,所求願滿,乃至菩提」。
(略說:這邊是教導我們應該好好受持藥師佛名號,並且造像供養,抄經,或,教別人抄經,一心是指至誠,不是不能學其他佛法,學佛可以有專持,並且學習其他佛法法門來圓融圓滿佛法的見解,這點有空再另外說明,回說經文,對於法師要能供養滿足,不應該吝嗇,這樣就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願望都能圓滿,直至成佛)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當誓於像法轉時,以種種方便,令諸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世尊!若於此經受持讀誦。或復為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華香、涂香、末香、燒香、花鬘、瓔珞、幡蓋、伎樂,而為供養;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掃灑淨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余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供養守護。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略說:佛法有三期,正法,像法,末法,像法轉時,就是變成末法了,末法眾生多苦,所以文殊菩薩發大悲心誓願,讓末法眾生能夠聽聞藥師佛名號,甚至夢中讓我們覺悟,關於這點大家一定要相信,佛菩薩不可思議,我自己本身在大學時期,晨間夢昧中,就見到觀世音菩薩為我摩頂,房間內都是棉花般的雲彩,雖然我從小念觀世音菩薩和六字大明咒,但當時我還沒真正學佛,因業障故,很快又昏睡過去.我弟弟小時候也曾經在夢中見到觀音菩薩叫他趕快學佛消業,這裡只是為了印證經文,不是自誇或怪力亂神.回說經文,如果能夠受持讀誦藥師經,又為別人演說開示,自抄寫或教人抄寫,並且種種供養,這樣四大天王和天眾就會守護這個修行人,能受持藥師經者不會橫死,也不會被惡鬼神吸奪精氣,就算著鬼神邪術者,也能康復,身心安樂,所以,誠心受持藥師佛者,是不會著邪術,不會著魔的,不會被惡鬼神所害的)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應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淨座而安處之。散種種花,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食清淨食,澡浴香潔,著清淨衣,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樂歌贊,右繞佛像。復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略說:這邊講藥師法門的供養和修法,還有功德利益,求長壽,富足,官位,男女皆願滿,八分齋戒就是八關齋戒)

「若復有人,忽得惡夢,見諸惡相;或怪鳥來集;或於住處百怪出現。此人若以眾妙資具,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惡夢、惡相諸不吉祥,皆悉隱沒,不能為患。或有水、火、刀、毒、懸險、惡象、師子、虎、狼、熊、羆、毒蛇、惡蠍、蜈蚣、蚰蜒、蚊、虻等布;若能至心憶念彼佛,恭敬供養,一切怖畏皆得解脫。若他國侵擾,盜賊反亂,憶念恭敬彼如來者,亦皆解脫」。
(略說:如果夢中遇到不好的事情,只要恭敬供養藥師佛,就能改善,如果遇到世間的種種惡事猛獸毒害,能夠至心念藥師佛,恭敬供養,就能解脫一切苦難,刀兵劫也是如此,想避免戰爭就該念藥師佛囉,呵)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盡形不事餘天,唯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苾芻二百五十戒,苾芻尼五百戒。於所受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必定不受三惡趣生。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志心稱名禮讚,恭敬供養彼如來者,眾苦皆除。所生之子,身份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隱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略說:守戒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對於出家人或者在家居士應該尊敬,如果不慎毀犯戒律,修持藥師法門就能不墮惡趣,當然,我們廣修大乘,所以還知道其他法門,例如,楞嚴咒,普賢十大願,這些都能滅五逆重罪,這就是廣修大乘的好處,一心唸佛不是不要學其他大乘法,只是指重心專修一門,而且還要看個人情況不同,智慧心力如果夠,當然質量深度也不同,不是其他大乘佛經都不讀,就像我們雖然一心唸佛,還是要吃飯睡覺工作,也常打妄想,吃飯工作睡覺打妄想都不算夾雜,讀大乘經怎會是夾雜呢?所以廣讀大乘佛經並不是夾雜,和一心唸佛不牴觸,因此,觀無量壽經說,廣修大乘是上品上生極樂世界的原因,所以對於一心唸佛千萬不要有凡夫固執,做任何事情,讀任何經都還能一心唸佛,這才是一心唸佛,夾不夾雜是在於心,一心也是如此,而廣讀大乘則可以讓我們更智慧更圓通圓滿,更明白一心唸佛
回說經文,非人是指鬼神精魅類,藥師經裡面講到好幾次惡鬼神奪人精氣,這邊又一次,可見這是真的,只是一般人看不到,不明白,女人臨產可以念藥師佛,還有令一個法門,就是念觀世音菩薩,法門很多,佛菩薩為了利益眾生講了很多法門,如果我們只是想被救度,當然任何一種方法都可以,隨眾生歡喜,不過,如果我們也發大乘菩薩心,當然也要知道各種方法,才好方便利益眾生,所以該廣讀大乘)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如我稱揚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此是諸佛甚深行處,難可解了,汝為信不?」
(略說:大乘法的慈悲之處,也是難信之處就是唸佛法門,就是佛陀宣說諸佛國土殊勝功德的法門,例如本經的藥師法門,和彌陀諸經的極樂世界法門,這些法門只要眾生相信,願意唸佛,就能解脫,這種法門的深度只有佛才能明白,也因為太容易,所以被一般人誤認為迷信,相較於大乘法的智慧法門,對於眾生來說又太難太深奧了,所以,一般眾生如果能信唸佛法門,還是最容易成就的,因此,這邊佛陀問阿難的用意就在這邊,讓阿難來說明為什麼能相信,所以,讓我們看下段)
阿難白言:「大德世尊!我於如來所說契經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淨。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
(略說:阿難隨時跟隨在佛旁,所以能知道佛是真實語,從來不妄語,所以相信佛的話,因此說,日月有生落,高山可撼動,但是諸佛的話絕對真實不變異)
「世尊!有諸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還生誹謗。彼於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無窮!」
(略說:上面這個例子在現代社會也很常見,因為不信唸佛這麼簡單就能得到功德利益,所以譭謗佛法,因此,墮入惡道輪迴,無出期,所以實在應該小心謹慎,在「法華經」「譬喻品」和「普賢勸發品」,我們也可以看到種種譭謗的業報,例如,白癩病,手腳捲曲駝背不正常的肢體病,兔唇或眼耳病等...所以,菩薩行者弘法應該小心謹慎,善用方便智慧,避免讓眾生起譭謗)佛告阿難:「是諸有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墮惡趣者無有是處」。
(略說:再次強調,至心唸佛不生疑惑,必定不墮入惡道,以加強眾生的信心)
「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阿難!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唯除一生所繫菩薩。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復難於是」。
(略說:人身難得,因為人身不過百歲,但是如果墮入惡道往往以劫來算,就是千萬億年所以說人身難得,定要珍惜好好修持,避免墮入惡道,而最好的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唸佛,以本經來說就是念藥師佛,但是世間人能信佛並不容易,信唸佛法門更難,因為這是很深的佛法,所以表面上很容易,確存在佛的果報大功德,就算能信,也是承佛威力,一切小乘和沒有菩薩果位的菩薩行者都是如此)
「阿難!彼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菩薩行,無量善巧方便,無量廣大願;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而廣說者,劫可速盡,彼佛行願,善巧方便無有盡也!」
(略說:這是說明,藥師佛修持無量菩薩行,和善巧方便,無量廣大願才成佛,所以功德無量,實在無法說盡,而我們唸佛就能直接接受佛的功德,所以唸佛功德殊勝)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救脫,即從座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轉時,有諸眾生為種種患之所困厄,長病贏瘦,不能飲食,喉唇乾燥,見諸方暗,死相現前,父母、親屬、朋友、知識啼泣圍繞;然彼自身臥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於琰魔法王之前。然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爾時、彼王推問其人,計算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時彼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請諸眾僧,轉讀此經,然七層之燈,懸五色續命神幡,或有是處彼識得還,如在夢中明了自見。或經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識還時,如從夢覺,皆自憶知善不善業所得果報;由自證見業果報故,乃至命難,亦不造作諸惡之業。是故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應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隨力所能,恭敬供養」。
(略說:「琰魔使」就是閻王的使者,就是勾魂使者,這段是說每個人的所作所為是善是惡都有記載,病重死相現前時,就會被勾魂使者領到閻王前,計算善惡,審判罪福,如果家屬能為他皈依藥師佛,修藥師法門,就能夠在49日內還陽,就像作夢一樣,因為見到自己果報,所以就不敢再造惡業,所以大家都應該受持唸誦藥師佛名號,隨自己所能,恭敬供養)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曰:「善男子!應云何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續命幡燈復云何造」?救脫菩薩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脫病苦,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余資具,隨力所辦,供養苾芻僧。晝夜六時,禮拜行道,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彩幡,長四十九褶手,應放雜類眾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為諸橫惡鬼所持」。
(略說:這段解說「續命點燈」和「五色幡旗」供養藥師佛的方法)

「複次、阿難!若剎帝利、灌頂王等,災難起時,所謂:人眾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彼剎帝利灌頂王等,爾時應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諸系閉。依前所說供養之法,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隱,風雨順時,谷稼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於其國中,無有暴惡藥叉等神惱有情者,一切惡相皆即隱沒;而剎帝利灌頂王等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
(略說:「剎帝利」和「灌頂王」是指人間的帝王,這段是講人間的各種災難形成的時候,國王應該以前段的方法供養藥師如來,這樣國家就能安穩,可惜現代的總統沒有學佛沒有這樣做,在其他許多佛經也說過,國王造善能帶給人民幸福,相反的,則會帶人巨大的災難,例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阿難!若帝后、妃主,儲君、王子,大臣、輔相,中宮、綵女,百官、黎庶,為病所苦,及余厄難;亦應造立五色神幡,然燈續明,放諸生命,散雜色花,燒眾名香;病得除愈,眾難解脫」。
(略說:如果現代人能夠相信佛經,不認為是為迷信,這樣就能解脫種種痛苦和災難)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云何已盡之命而可增益」?救脫菩薩言:「大德!汝豈不聞如來說有九橫死耶?是故勸造續命幡燈,修諸福德,以修福故,盡其壽命不經苦患」。阿難問言:「九橫云何」?救脫菩薩言:「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復遇醫,授以非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卜問覓禍,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佑,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見,遂令橫死入於地獄,無有出期,是名初橫。二者、橫被王法之所誅戮。三者、畋獵嬉戲,耽淫嗜酒,放逸無度,橫為非人奪其精氣。四者、橫為火焚。五者、橫為水溺。六者、橫為種種惡獸所啖。七者、橫墮山崖。八者、橫為毒藥、厭禱、咒詛、起屍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飢渴所困,不得飲食而便橫死。是為如來略說橫死,有此九種,其餘復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
(略說:這段講九橫死,其實仔細推敲都是一般人常見的現象,不可不慎,如果能信佛,造續命幡燈供養藥師佛,就能免難,這是佛為了攝受末法眾生的大乘慈悲法,相信而能這樣做就能解脫)
「複次、阿難!彼琰魔王主領世間名籍之記,若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寶,壞君臣法,毀於性戒,琰魔法王隨罪輕重,考而罰之。是故我今勸諸有情,然燈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
(略說:總之,人們還是要好好遵守道德,孝順父母,尊重佛法僧三寶,遵守世間法,多放生修福,這樣才能免難,不然,只能相信佛法,臨時抱佛腳)
爾時、眾中有十二藥叉大將,俱在會坐,所謂:宮毗羅大將,伐折羅大將,迷企羅大將,安底羅大將,頞你羅大將,珊底羅大將,因達羅大將,波夷羅大將,摩虎羅大將,真達羅大將,招杜羅大將,毗羯魔大將:此十二藥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為眷屬。
(略說:這邊介紹藥師佛的十二藥叉神將)

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不復更有惡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隨於何等村城圍邑,空閒林中,若有流布此經,或復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皆使解脫一切苦難,諸有願求悉令滿足。或有疾厄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
(略說:能皈依佛法僧者,都有天人神將護持,勸大家趁早皈依佛門,修身行善,免災免難,五色縷就是五色繩,五色繩的方法在其他經也有,尤其是講佛咒的法門)
爾時、世尊贊諸藥叉大將言:「善哉!善哉!大藥叉將!汝等念報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恩德者,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難:此法門名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亦名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亦名拔除一切業障;應如是持」!
(略說:這段說經名,所以藥師經又叫做「拔除一切業障經」,和往生咒的真正名字很類似)
時薄伽梵,說是語已,諸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略說:這段終結,後面是天龍八部,「阿素洛」就是「阿修羅」,「玄奘」大師翻譯的和其他大師翻譯的不太一樣,這些只要大家常讀佛經應該都很熟悉)
祝福慧增上身心安祥

阿彌陀佛2008年12月30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5 20: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