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辽代卧佛现身长沙 见证契丹利用佛教治国安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8 12:5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红网长沙7月5日讯 持续高温,长沙热得像个火炉!今日,随着湖南省博物馆《契丹民族文物精品展》仍在持续布展中,而两具辽代石雕卧佛像的开箱布展,给现场人员心中带来了习习清凉之感。
  
  辽代石雕卧佛像于1989年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出土,通长40厘米,是用整块汉白玉圆雕而成。释迦佛头枕莲花枕,身着红袈裟,侧身而卧在佛床上,床四侧雕有小雄师,神态各异。整个佛像神态安祥,犹如恬静的睡眠,给人以庄严而清净的感觉。
  
  与此同时,另外一件开箱布展的文物也是辽代石雕佛像,高40厘米,释迦佛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身着通肩式袈裟,右手触地印,右侧铭文为“应历七年正月日铁山”,背面左侧刻“功德主王进卿女弟”,右侧刻“子张氏男大神三神造”。
专家介绍说,吉祥而卧的佛陀造像,亦称“涅槃像”,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而另一座辽代石雕佛像的造型,根据相关佛教义理,左手定印,代表证得自性清净、本体清净两种圆满;触地印则象征证得如此功德,大地可以作证。
  
  “契丹原本没有佛教信仰。”专家介绍说,契丹建国初期为安置移民、收揽人心,所以才借助佛教的力量。至太宗将幽州大悲阁白衣观音像迁往木叶山、供奉于菩萨堂,消解民族隔阂与儒家价值观中的“夷夏之防”,佛教渐成契丹信仰。而随着历代统治者的提倡,佛教流播辽境四方,成为凝聚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社会成员的核心思想,并对契丹人的衣着服饰、生活饮食乃至政治国力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来源:http://www.dadunet.com/24-32-view-32-201007-22714-1.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3 18: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