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注意生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加行开示 皈依(一)

[复制链接]
2#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13:49:5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条、观察上师是否有广大的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光有慈悲,也不行,因为没有智慧,你无法教导、引导众生。就像我们的父母特别慈爱我们,但是这些慈爱在修行面前也许是一种障碍。因为他们没有智慧,不懂佛理,不懂真理,很多地方连他们自己都弄不明白,所以会错误地教导我们,使我们失去今生解脱的机会。所以我们要依止的上师也是,如果光有慈悲、没有智慧,就无法给我们指出解脱的道路,无法引导我们,让我们开悟、证悟,让我们解脱成佛。所以我们依止的上师,要有广大的智慧,如无我的智慧、证悟空性的智慧。  
  第四条、观察上师是否有摄受弟子的能力。每尊佛、每位具德上师度化众生的任务都不一样,所以他们利益众生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有的大德高僧,不能说没有摄受众生的能力,但他在示现上没有,因为他的任务是在暗中、默默地度化那些有缘的众生。所以如果上师在显现上没有摄受弟子的能力,那么他就不能摄受你,你依止他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什么是摄受弟子的能力?就是四种善巧方便。  
  第一个就是布施。众生刚强难化,需要用各种方法度化。上师光说也不行,要有恰当的方式、方法,先将弟子引进来,等到真的引进来了,再慢慢引导,慢慢调伏他,等调伏得差不多了,怎么都行了,这个时候怎么呵斥他也没有事。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为了求点事,比如生意、身体不太好请求加持,这时候上师不能拒绝,要尽量办。这都是法布施。然后送弟子点东西,像甘露丸、金刚结和其它小卡片,让他满意,让他欢喜。  
  第二个就是爱语。不能让弟子伤心、生气,不能刚开始的时候就说他不爱听的话。说他爱听的话,表扬、夸奖他,让他高兴。慢慢引导他,肯定能够将他引进门,肯定会学。称赞他,说他爱听的话,不能说让他不高兴的话。如果刚开始就批评他,指出他的缺点,他就生气了、害怕了。所以只能循序渐进地引导他,这也是为了他以后能学佛修行。  
  第三个是同行。有时候在特殊的情况下,要随顺弟子的行为。如果用其它方法实在调伏不了,但通过这种方式能调伏,就恒顺他。如果他想上山,就陪他上山;如果想到商店买东西,也可以陪他买,让他高兴,慢慢地将他引进佛门。文殊菩萨通过各种善巧方便,最后度化了很多很多众生,尤其是皇宫里的那些人。此前舍利子度化他们的时候,总是严格要求他们,让他们受戒,让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他们受不了,都没有学,所以没能度化他们。后来释迦牟尼佛派文殊菩萨去度化他们。皇宫里的人爱唱、爱跳,文殊菩萨就陪他们唱歌、跳舞,陪他们吃喝。这些人慢慢地都被引进来了,慢慢地都学、都修了,都得到救度了。  
  第四是共事。在特殊的情况下,跟弟子做同样的事情。这也要看情况,不需要的情况下不用,需要了就要这样。  
  这四种方法也是大概说的,有各种善巧方便才能引导、帮助、救度众生。他们慢慢进来了,真正能够了解佛法了,就可以了。  
  观察上师是否有清净的戒律,是否有无伪的慈悲心,是否有广大的智慧,是否能以四种善巧方便来摄受弟子。观察后如果你对上师有信心,觉得跟他很有缘分,这样就可以依止了。  
  还要观察:第一、我们要依止的上师是否有修、有证。如果他自己没有修行,没有证悟,怎么引导你、帮助你啊?第二、你是否能够随时亲近他,随时与他沟通。第三、他的所作所为与自己今生解脱是否有直接的关系,他是否能够直接帮助你解脱。通过观察,如果他有清净的戒律;有无伪的慈悲心;有广大的智慧;还有摄受弟子的能力;他有修有证;你随时都能亲近他,与他沟通;他的所作所为与你今生的解脱有直接的关系,有直接的帮助,你感觉与他很有缘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可以依止他了。  
  第一个阶段是观察,第二个阶段是依止。依止上师以后就不能再观察了,否则就是不如法的。这个时候一定要从心里做决定:从今以后,我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跟上师学佛修行。依止上师以后,不能再观察,不能看上师的过错,也不能说上师的过错,一定要将上师的一切都观为清净。  
  具德的上师不可能有任何的过错与缺点。如果你看出来他有什么过错或缺点,完全是你自己的问题。在观察的过程中,你可以反复看、反复想,但是依止的过程中必须是一心一意的,如果三心二意的话,一定有罪过。依止上师以后,你要把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完全供养给上师,把它们变成上师利益众生的工具。我们的三门是,不能成为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和魔障的工具,不能让它们成为造恶业的工具。  
  无始劫以来,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和魔障利用我们的身、口、意造了很多恶业,使我们不停地流转在轮回中,无法解脱。这些烦恼和魔障控制着我们,操纵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怎么还不下决心去降伏它们,怎么还跟着它们跑呢?贪心一上来我们就控制不了,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做,不愿意说的话也说。造了恶业以后,果报完全要由我们自己来承担,谁也不能代替。这些烦恼和魔障伤害过我们无数劫,我们怎么还不反抗呢?都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很能干似的。你有什么了不起的?都是贪嗔痴慢疑的奴隶!天天在那边无休止地受苦、受累,为了什么?  
  依止上师以后,不能再观察,不能再看他所谓的过错与缺点了。要把自己的身、口、意供养给上师三宝,让它们成为上师三宝利益众生的工具,让它们成为学法修行的工具,不能再被这些烦恼控制、牵引着。无始劫以来到现在,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这些烦恼无数次地伤害过我们。我们感受过的痛苦,都是它们带给我们的,所以我们这次一定要这样降伏它们。  
  依止上师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一定要把上师看成佛。如果你把上师看成佛了,就能得到佛的加持;如果你把上师看成菩萨了,就能得到菩萨的加持;如果你把上师看成是一般的凡夫,你将得不到任何加持。我们要把上师看成佛,用具足的信心,一心一意地依止。什么叫依止?就是在他的引导下如理如法地闻思修,一切由他安排,一切由他指挥,就行了。  
  上师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要完全了知上师的功德是很难的,但是我们通过慢慢地观察,也能感觉到、也能判断出来他是不是位成就者,是不是位具德的上师。真正的成就者、具德的上师,肯定跟一般的凡夫是不一样的。佛在经中讲过:诸佛菩萨,包括自己的上师,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通过观察也能看出来。佛还在经中讲:我们看不到山的那面是否有火,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烟来推测;我们不知道山的那边是否有水,但是看空中飞翔的水鸟,也能了知水的方向。同样,观察上师的言谈举止,也能观察得出他是否是位具德的、具足法相的上师。  
  如果观察好了,就可以依止了。依止以后,就不能再观察,也不能生起怀疑了,一定要一心一意地依止。如果你不是一心一意地依止,不论你对上师好还是不好,对上师来说无所谓,但会耽误你自己。  
  我们不是要解脱成佛吗?佛法里讲的这些所有的成就,都要靠恭敬心和信心获得。对上师三宝,尤其是对上师,如果没有具足的信心,你就无法能够得到成就。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信心有多大,加持有多大。你有上等的信心,就能得到上等的成就;你有中等的信心,就能得到中等的成就;你有下等的信心,只能得到下等的成就。如果你没有信心,将无法得到成就,无论你理论学的再好,学问再多,学历再高,能背诵、精通三藏十二部也没有用。对上师三宝没有信心,尤其是对自己的上师没有信心,不可能得到任何成就。  
  一切功德的来源是上师,一切成就的来源是上师,一切加持的来源也是上师。想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想得到佛法里的成就,就要靠上师。这不是我们说的,是佛在经中讲的,密宗很多续部里都有这样的记载。没有上师之前没有佛,贤劫千佛都是靠上师的窍诀成就的。没有上师就不会有佛,没有上师也不可能解脱。显宗里也有这样的说法。阿难曾经跟佛陀说:“我才知道善知识的重要,在修行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成就都要靠善知识。”佛说:“不是大部分成就,而是全部成就都要靠善知识。”如果你要跟佛菩萨沟通,必须要通过上师的信号。否则你想解脱、成就也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说要把上师看成佛呢?如果你依止他,跟他学修了,那个时候一定要把他观成佛。这样,不管你是做顶礼,还是做供养,等于你顶礼了佛,供养了佛,你得到的就是佛的加持。如果你把他看成是凡夫,然后去供养、恭敬,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他是一个真正的成就者、真正具德的上师,你却把他看成凡夫了,你只能得到凡夫的加持;如果他是一个凡夫,但是你却把他看成佛了,在你的心目中只有佛,没有凡夫,你得到的就是佛的加持,而不是凡夫的加持。  
  狗牙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狗牙本身就是狗牙,没有加持,但是那个老妇人,把狗牙当成佛牙了,在她的心目中只有佛牙,没有狗牙,所以她得到的是佛牙的加持。主要是自己的信心,如果你没有信心,即使佛亲自降临,亲自救度你,你也认识不到,你也得不到加持。如果你自己有信心,就像狗牙的故事一样,不管上师是否有成就,你都能得到佛力的加持,这个十分重要,这是关键!就是自己的心——转心转念么!你的心一转,念一转,在你的心目中就都是佛菩萨。你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上师三宝、为佛菩萨做的,这是不会有错的,用不着怀疑。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1 11: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