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民间中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金妙方根治干眼症

[复制链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07:57:57 | 只看该作者
苹果花: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主要产于辽宁、河北、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等地。唐代孙思邈曾说萍果花有“益心气”;元代忽思慧认为能“生津止渴”;清代名医王士雄称有“润肺悦心,生津开胃,醒酒”等功效。
3#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07:57:38 | 只看该作者
荸荠古称凫茈,又称乌芋。今有些地区名地栗、地梨、马蹄、莆箕。主要种植地区是中国南方的平乐县和荔浦、钟山、平南等县,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为扁圆形,表面呈深褐色或枣红色。肉白色,可食。荸荠“味甘、微寒,滑、无毒”。其功能“消渴痹热,温中益气,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
《食疗本草》:“荸荠,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黄。若先有冷气,不可食,令人腹胀气满。小儿秋食,脐下当痛。”
《罗氏会约医镜》:“荸荠益气安中,开胃消食,除热生津,止痢消渴,治黄疸,疗下血,解毁铜。”
《赞荸荠》:“累累满筐盛,大带葑门土,咀嚼味还佳,地粟何足数。”
《题野荸荠图》:“野荸荠,生稻畦,苦辣不尽心力疲,造物有意防民饥。年来水患绝无谷,尔独结实何累累”。
2#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07:57:11 | 只看该作者

天精芽:还有诸多别名,如“天精”、“地仙”、“却老”“却署”、“仙人杖”、“西王母杖”、明目子等。《本草纲目》记载:“春采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春天采其嫩叶作蔬菜炒食,其美名曰“油炒天精芽”,《红楼梦》贾府的宴席上就有这道菜肴,其味清凉可口。《本草汇言》认为,天精芽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焉。”《神农本草经》认为, “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须常服。 苏东坡在《小圃五咏》中就有“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之诗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2 12: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