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 - 傳統醫學論壇
标题: 2010 年重要天象(日月食) [打印本页]
作者: 企美诺布 时间: 2009-12-27 20:18
标题: 2010 年重要天象(日月食)
本帖最后由 企美诺布 于 2009-12-31 17:40 编辑
[size=122%]日期 時間 天象 天象指數 特點說明
2010 年1 月1 日 月偏食 ★★★
由於時差影響,本次月偏食發生時間對國際標準時而言,屬於2009 年12 月31 日;但對臺灣地區而言卻已是2010年1 月1日。本次月偏食最大食分0.0820,全球共歷時4小時 14 分49秒。亞洲、歐洲與大部分非洲可見到完整食的過程;加拿大東北部、南美洲東部可見月出帶食;澳洲、阿拉斯加與加拿大西北地區可見月沒帶食。其他地區則不可見。
臺灣地區全程可見,經歷時間共4 時14 分42 秒,從初虧到復圓則共歷時1 小時 2 分3 秒,食分達0.082。右方表格內時間為以臺北天文館所在地經緯度計算之日食預報(計算工具參考美國海軍天文臺出版計算軟體所得)。
日 時 分
半影食始 1 1 15
初虧 1 2 51
食甚 1 3 22
復圓 1 3 53
半影食終 1 5 30
2010 年1 月15 日 日環食 (臺灣見日偏食,日沒帶食) ★★
本次日環食最大食分0.9190。全球歷時3 小時45 分7.4 秒;環食帶寬約333公里,由非洲大陸中部開始經過查德、中非共和國、剛果、烏干達、肯亞、索馬利亞然後進入印度洋;最大掩食點在印度洋上(東經69 o18.0',北緯1o38.0'),該地經歷環食時間為11 分7.8秒;環食路徑到亞洲後經過孟加拉、印度、緬甸、進入中國大陸,重慶、南陽、徐州等地均可見環食。偏食地區包括東歐以及大部分非洲、亞洲、大洋洲等地。臺灣地區可見日沒帶食。
臺灣位於偏食帶,可見日沒帶食,經歷時間約1 時44分,食分達0.655,被遮蔽的日面面積約55.0%。右方表格內時間為以臺北天文館所在地經緯度計算之日食預報(計算工具參考美國海軍天文臺出版計算軟體所得)。
時分 秒
初虧15 42 28
食甚16 57 29
日沒17 26
2010 年6 月26 日 月偏食 (臺灣地區可見月出帶食) ★★
本次月偏食的最大食分0.5368。全球本影食共歷時2小時42 分52 秒,半影食共歷時5 小時22 分07秒。全程可見的地區僅澳洲東半部、紐西蘭及大部分太平洋地區。北美與中南美洲可見月沒帶食;歐洲、非洲大西洋水域則不可見;亞洲、澳洲西部可見月出帶食。臺灣地區可見月出帶食。
臺灣地區可見月出帶食,本影食經歷時間2 時15 分24 秒,半影食經歷時間3 時36 分30 秒,食分達約0.54。右方表格內時間為以臺北天文館所在地經緯度計算之日食預報(計算工具參考美國海軍天文臺出版計算軟體所得)
日 時 分
月升 26 18 44
食甚 26 19 38
復圓 26 21 00
半影食終26 225 21
2010年7月12日,可見全食地區為南太平洋及南美洲南部陸地。
2010 年12 月21 日 月全食 (臺灣地區可見月出帶食) ★★
本次月全食的最大食分1.2561。全球半影食共歷時5 時35 分07 秒,本影食共歷時3 時 28 分41 秒,全食時間歷時1 時 12 分21秒。本次月食東歐地區、西亞中亞與地區、非洲東部及印度等地均不可見。北美、中美洲可見到全部過程;南美洲、歐洲與非洲西半部可見月沒帶食;亞洲東部、澳洲以及大部分太平洋地區可見月出帶食。臺灣地區可見月出帶食。
臺灣地區可見月出帶食,經歷時間半影區內共約1 時59分,本影區內共約55 分。右方表格內時間為以臺北天文館所在地經緯度計算之日食預報(計算工具參考美國海軍天文臺出版計算軟體所得)。
日 時 分
月升 21 17 7 63
復圓 21 18 1
半影食終 21 19 6[size=122%]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http://www.tam.gov.tw/site/41f5d2c5/44dc179f/4524bf83/471813e9/files/2010celestial-event.pdf
欢迎光临 琉璃光 - 傳統醫學論壇 (http://www.ysbh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