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生活 发表于 2017-5-26 13:58:26

《胜利道歌》讲解(三)

《胜利道歌》讲解(三)
作者: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胜利道歌》。《胜利道歌》分三段,今天讲第二段,这也是道歌真正的内容,分四部分。主要讲了四个要诀:第一个是大圆满法,第二个是发菩提心。想证悟空性,证悟大圆满,首先要有菩提心的基础。这里讲的菩提心是世俗谛的菩提心,即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以此可阻恶趣门,亦可获得善趣乐,  
  趋至究竟解脱地,切莫散乱修此要。

  相续中产生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以后,可以阻塞恶趣之门。我们无始劫以来所造的恶业多到无法衡量。仅仅在此生中造下的恶业,也会使我们一闭眼睛就直接堕落三恶趣中。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所造的恶业?应该多想想,这都是不会浪费的。

  什么叫造恶业?以贪嗔痴所做的一切,包括起心动念都是造恶业。这些恶业都是堕落三恶趣的因。三恶趣是指地狱、饿鬼和旁生。造恶业了通过忏悔可以清净,但若是不好好忏悔,恶业还没有清净,突然离开这个世界了,这些都不会浪费,一定会成熟的。

  我们所造下的恶业,导致堕落恶趣,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若是仔细思维,真的应该是我们非常担心的一件事。我们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其实都不是真正要担心的事;害怕这个,害怕那个,其实都不是真正要害怕的事。世间,缘起法就是这样,都不是永久性的。好是暂时的,坏也是暂时的;顺境是暂时的,逆境也是暂时的,都是无常的。

  但是由身口意三门,以贪嗔痴三毒造下的恶业,比如突然生病了,破财了,出事了,是业力现前,是在人间成熟的恶果,都是好事。若是这个业在恶趣中成熟,果报真的是不堪想象。

  如果这些恶业真的导致我们堕落恶趣,那是出脱无期啊!可以说再也没有解脱的机会了。即使有也要经过很多劫才。也就是说要在无数劫当中感受痛苦,没有摆脱的机会了。

  昨天讲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就是一定要发自肺腑地发心、发愿。如果真正发出愿行菩提心了,就有把握,再也不会堕落恶趣了;就不用再担心了,也不用感受恶趣的痛苦了,还可以立刻获得善趣乐。

  人们天天拼命地追求什么?追求的是世间的福报。如果好好地发菩提心,相续中产生了愿行菩提心,就可以获得“善趣乐”。“善趣”就是人道、阿修罗道、天道。能获得这些福报,真的不可思议,就是转个念,发个心,不用做别的,就可以获得善趣的安乐,可以获得人天的福报。

  “趋至究竟解脱地”:最终让你解脱,让你成佛。你不想解脱也硬让你解脱,你不想成佛也硬让你成佛。所以大家应该发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为众生要成佛,为成佛要精进修行。这个不难吧?我们做善事、做功德,主要靠发心,有发心,你做的事才可以变成善事;有发心,你修行才可以变成修行;没有发心不能变成善事,没有发心不能变成修行。

  虽然表面在做善事,但若是没有发愿行菩提心,就不是善事。善有善报,做善事了肯定会给你带来快乐和福报。

  虽然做了很多善事,却没有获得福报,获得快乐;学佛修行也是一样,很多人学修了这么多年,却没有进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发心,或者发心不到位。一切都要靠发心。

  你发菩提心,发利他心,就不会堕落恶趣,自然就能获得人天福报。看看那些大德高僧们,他们没有追求世间福报,他们也不需要世间福报,但这些福报自然就来了,躲也躲不掉。

  如果发出发菩提心了,这些福报不但自然来了,而且还能让你解脱,让你成佛。你好好地存利益他人之心,好好地发菩提心,不用特意求解脱,到时候自然就解脱了;你真能破除我执我爱,放下自私自利,到时候自然就圆满了。

  你为了自己解脱而修行,为了自己圆满而修行,这样不一定能解脱,不一定能圆满。因为这里掺杂着自私自利心,掺杂着烦恼。

  有所求本身就是一种苦,就是对心灵的一种束缚,你的内心不会自在的。有因就有果,没有因不会产生果。你有菩提果的因,一定会产生菩提果。

  “切莫散乱修此要”:意思是不要再散乱,不要再多想了,立刻发菩提心吧!这里说的散乱是指不要再乱想了。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如果你想真心地,永远地解脱烦恼,解脱痛苦,成就佛果,这是最究竟的方法,这也是唯一的选择。

  一说解脱,可能有人就会觉得这是迷信的说法,就会觉得这只是学佛人追求的东西,这是因为你没有明白什么叫解脱。解脱是永远地解脱烦恼,再也不烦恼了;永远地解脱痛苦,再也不痛苦了。这也叫解脱的真谛,即解脱的彼岸。谁不希求呢?

  那些不学佛,没有信仰的人,天天拼命地追求,忙碌,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解脱烦恼,为了解脱痛苦。你赚钱、工作,也是为了解脱烦恼、解脱痛苦。佛法里讲的解脱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想解脱,就要多存利他心,多发菩提心。这样你就可以解脱,这也是唯一的,最殊胜的方法。

  为什么说是唯一呢?钱财与权力,解决不了问题。你想摆脱烦恼、摆脱痛苦,再有钱,再有权也做不到。

  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发现了这个方法。他之所以转法轮也是因为着急。他要告诉众生,你们采取的措施都是错误的,不究竟的,靠这些是解决不了问题,达不到究竟的。好好地利他吧,好好地发菩提心吧,这样才能解脱。

  成佛也是,很多人会说:“我不用成佛,能平平安安就行;我不用成佛,能顺顺利利就行。”其实,这就是成佛。要永远地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必须要成佛。成佛了才会平安、顺利,之前不会有的,你还是没有弄明白这个道理。什么是成佛?你的福德圆满了,功德圆满了,就叫成佛。

  功德在这里指的是智慧。成佛了,福德就圆满了,这就是佛法中讲的二资粮,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二资粮圆满了,就成佛了。谁不希求,谁不希望福德圆满、智慧圆满啊?其实都求佛果,都希望成佛!只是没有说要成佛,没有明白什么是成佛罢了。

  你的福德要达到圆满,你的智慧要达到圆满,就要有利益他人之心,要有菩提心。你有了这些,你的福德、智慧就能圆满。你的福德、智慧圆满了,内心再也不会迷惑了。

  当你的福德圆满了,也不会再有贪心、欲望了。什么是贪心,什么是欲望?就是不知足,没有满足感。人有满足感、内心知足,这才是真正的福报。真正的福报是方便,处处不遇障碍,今天要做任何事情都没有障碍,一切条件都具备。

  我们到人间来就是演戏的,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要演什么样的角色?哦,很顺利,一切条件都具备,这叫福德圆满。在演戏的过程中,在人生的舞台上,一点也不迷惑,一切都了了分明,这叫智慧圆满。智慧圆满不一定是有知识,知识有也行,没有也行。当你的福德圆满了,你需要演聪明人时,知识就有了;有时候要演不太聪明,简单一点的人,就不用知识。要什么就有什么,需要什么就出现什么,这叫福德圆满。

  福德圆满不一定要有很多钱或物质上的东西。智慧圆满不一定是有知识。但是,演聪明人需要有知识,不演聪明人就不需要有知识。需要的时候有,不需要的时候就没有。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大自在了,大自在就是你要什么就有什么,需要什么就出现什么。

  你演有势力的人时,就会有世间的知识;你演普通的人时,就不需要这些,这叫福德圆满。

  你成佛以后,会以各种形式,各种形象来度化众生。有时候在恶道,以饿鬼的形象来度化恶道众生。这时也许在外表看也是没吃没喝的,但这是为了度化众生而示现的,内心不会有痛苦。有时候为了度化众生可能示现为乞丐的形象,这时也许是一无所有的。但我们不能说他的福德没有圆满,因为他是佛。为什么这么说?刚才讲的福德圆满,在密宗里讲的是方便,福德是方便的意思,即方便圆满。到时候一切因缘都能聚到一起,一切条件都能具备,这叫福德圆满。

  佛说真正的智慧是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如果内心没有烦恼,没有习气,就是智慧圆满。福德圆满、智慧圆满也要靠利他心、菩提心。发菩提心有什么难的?如果觉得难,说明还是没有弄明白发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若是真的明白了,深信了,不可能不发菩提心,不可能不利益众生,因为这是暂时与究竟一切安乐的根本。

  作为修行人,若是不发菩提心,整天诵经、打坐多难啊,学修了很多年也没有变化;天天修仪轨,观本尊也难,这么多年还没有观出来。还不如发菩提心,发利他心,这样无论在睡眠中还是在放逸中,福德、智慧都会不断地增上。从外表上看在睡懒觉,实际上福报和智慧都在不停地增长,不会停止、间断。表面看在放逸的状态,在外面溜达,在外面在玩这个玩那个,但是福德和智慧却在不断地增上。这不是我说的,是寂天菩萨说的。

  寂天菩萨也是依佛陀的教言而说的,因为寂天菩萨讲的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教理,其实他也是给释迦牟尼佛打工。对我们这些末法时期的众生,对我们这些懈怠的人来说,佛说的多好啊!

  如果你真正发出了菩提心,真心想为众生成佛,为了成佛而学佛修行,你要有好的家庭,好的身体,好的心情,好的条件,没有这些助缘你怎么学佛修行呢?家庭和睦幸福,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是你解脱成佛的助缘。学佛不要把身体搞坏了,也不要把家庭破坏了。

  对在家修行人来说,家庭不和睦是修行、成就最大的障碍。身体不好,这里疼那里疼,全身都是病,也是修行、成就的障碍。若是你能将这些转为道用可以,但是难啊,有一定的修行才有这个能力。一疼就想不起来修行了,其实这些都可以转为道用,这都是修行。只有家庭和睦,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才能更好地学佛修行。

  学佛修行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了度化众生。只要为众生都是菩提道,都是修行,都是成佛的因。所以大家要好好发心,好好发愿。菩提心真是太重要了!



注意生活 发表于 2017-5-26 14:03:28

 我们念的第一句是愿菩提心,第二句是行菩提心,就要发这两个心。
  
  接下来是出离心。发菩提心利益众生,首先要有出离心。若是没有出离心,没有放下世间的名闻利养,发心很难清净,很难到位。
  
  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首先要把握自己,然后再帮助别人。把握自己就是自己不能被烦恼染污,不能被烦恼束缚,否则很难帮助他人,很难利益他人。修出离心是把握自己,保护自己的相续,也是把握自己的命运。在这个基础上,再帮助别人。如果自己的两只脚都没有站稳,还想扶别人,难!想扶别人,自己要先站稳;想帮助他人,自己不能被染污。现在很多人都想利益众生,然后想下山,这是以盲引盲,最后自己也被染污了。
  
  偈颂里讲的出离心:
  
  于诸轮回之盛事,不起羡慕之心念, 
  当持人天供养处,殊胜严饰之净戒。
  
  “诸轮回之盛事”:就是对世间的这些福报不起羡慕之念,即不贪恋世间这些福报。世间的福报相当于演员的道具,它只是一种方便而已,随便用。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是为了利益众生,救度众生,包括家人,亲朋好友……众生主要指的是有缘众生,即冤亲债主、家亲眷属。
  
  不要说:我的家人,我的孩子,我的什么什么……说也没事,但心里不要贪恋,不要因为是“我的”所以要照顾,不要因为是“我的”所以要关心。要把他们看成是与自己有缘的众生,也是需要自己的众生,这就是利他心。
  
  你可以关心家人,照顾儿女,但是要转念。不要因为是“我的”而做,那都是自私的。我们也为他们做了很多事,为儿女付出了很多,但是为什么感化不了,感动不了他们呢?就是因为自私,因为这是“我的孩子,我的家人……”这是“我”和“我所”。
  
  佛法里讲要放下自我。你放下自我了,就没有“我”了,也没有“我所”了。那这些人怎么办?你的家人,包括儿女,都是你宿世的父母,都是与你最有缘分,最需要你的众生,站在这个角度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这是一种利他心,也是一种利益他人的行为,都是解脱成佛的因。
  
  世间的福报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度化众生而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就是旅店,我们的灵魂是游客,我们所拥有的,是我们出差办事的工具或方便,不要执着这些。来了好,接受;走了好,去呗。自自然然,该来来,该走走,这叫看破,也叫放下。
  
  你看破了世间的福报,世间暂时的利益,放下就行了。不是有出离心,就要离开家庭,离开单位;不是有出离心,这些都要抛弃。出离心讲的是内心的境界,出离世间是要超越世间的。
  
  物质不能超过精神,精神要超过物质。虽然现在物质发达了,但精神贫乏了。为什么人活得这么累?为什么生活有这么大的压力?就是因为物质发达了,精神上有压力了,精神发展跟不上物质发展。现在这个年代特别需要佛法,让精神富裕起来,精神超越物质。只要不变成障碍就行,有再大的权力也无所谓。不是权力在控制你,而是你在控制权力;不是权力在左右你,而是你在左右权力,这样就自在了。你有再多的财富也没有事,不是它们在控制你,左右你,而是你在控制、左右它们。这都是方便,需要的时候用一用,不需要的时候就放着。
  
  黄金和牛粪等同。对一个大成就者来说,满屋子的黄金和满屋子的牛粪是等同的,但是牛粪和黄金的作用不一样。牛粪只能烧火,我们这边是烧牛粪的,所以这样讲。而黄金的价值更高,这是它的作用。但是,在本质上它们是一样的,都是无常法,都是空性。若是你真正弄明白了,搞清楚了,它们是平等的。有牛粪,就用来点火,做饭,取暖。黄金可以做装饰,戴给别人看,演员就是这样演的。不羡慕,这叫出离心。
  
  当持人天供养处,殊胜严饰之净戒。
  
  这是在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受持戒律。有了出离心的基础,受持的居士戒、出家戒才可以成为别解脱戒。别解脱戒是解脱的因,别解脱是个别解脱的意思。受戒了才能解脱,不受戒就不能解脱。
  
  受戒的前提条件是有出离心,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受戒。受持清净的戒律,可以变成人天的供养处。不要说人,连天人都会赞叹你,帮助你。我们总是求:护法保佑我,佛保佑我。其实佛法给你的真正的护身符是戒。
  
  你们总是向佛求保佑,佛没有办法了,只能让你受戒。这是佛教给你的唯一方法,你想保护自己就要受戒。都戴各种护身符,脖子挂的都是佛像、金刚撅。但若是内心不清净,没有受戒,带这些没有用。你内心清净,才能和它们感应。内心不清净,怎么能有感应呢?命运感应,这些东西怎么能保护你呢?它们跟普通的物品没有区别。
  
  它们本身代表清净,你内心清净,就能有感应,这样它们就能保佑你、保护你。若是内心不清净,不起作用。若是你内心不清净,也能保护你,佛就不用传法了,直接给大家发个佛像就行了。
  
  能受持清净的戒律,就会成为人天的供养处,人与天人都会赞叹你、帮助你,跟你形影不离。你得到了人,尤其是天人、护法的支持和帮助,力量就不得了了。一个人的能力可以超过千万人的能力,不可思议的。
  
  “殊胜严饰之净戒”:清净的戒律才是殊胜的装饰。好好受戒,不用化妆;好好受戒,不用带金银珠宝,耳环、项链等。你化妆,戴妆饰品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喜欢。受持清净的戒律,做自己的主,学会稳重。不要总跟别人跑,不要总随着外境动摇,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受持清净的戒律,以正知正见守护身口意三门,这叫受戒。这样,人人都会赞叹,喜欢你。这种喜欢是看你的人品,看你不共同的功德,是清净的,不是贪心是信心,互相不会有伤害。多好,多清净啊!不清净的是贪心,互相都会受到伤害。受持清净的戒律,身上不用洒香水或戴东西,清净持戒的人,身上自然会发出香味,这是受持清净戒律的结果。
  
  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受持清净的戒律,这个戒律指的是别解脱戒。别解脱戒有在家和出家戒。出家戒有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若是能受持比丘、比丘尼戒是最好的,这是出家戒里的圆满戒。若没有条件,自己不想还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就暂时受沙弥、沙弥尼戒。等条件具备,境界也差不多了,再受持比丘戒、比丘尼戒。
  
  居士五戒是圆满戒。我们现在讲的是别解脱戒。别解脱戒是居士五戒,若是自己具备条件了,能受五戒最好,这是在家戒里的圆满戒。
  
  五戒:杀盗淫妄酒。如果自身条件还不具备,发心还不到位,受一条戒也可以。《三戒论》里讲的,随自己的意愿而承诺,依照守护的数量,诸如可以做一戒居士、二戒居士乃至圆满居士。一戒居士就是受持不杀生戒。从现在开始直到死亡,一生一世再也不杀生。这个戒有根本戒和支分戒。根本戒主要是不杀人,包括胎儿,这个应该能做到吧!杀人会犯根本戒,杀其他众生只会犯支分戒。
  
  五条戒里只受一条戒是一戒居士。相续中有了戒体,若是杀了人就算犯根本戒,然后就要重新受。如果不杀人,只杀其他众生,就会犯支分戒,忏悔就能清净,不用重新受,很简单。如果犯了根本戒,还可以重新受。佛法是很圆融的,对在家修行人很宽松。
  
  在这个基础上断除不予取为二戒居士,二戒居士就是受了两条戒,在戒杀的基础上不予取,即不偷盗。不偷盗应该能做到吧?在受两条戒的基础上也可以断妄语。若其他的都做不到,可以受不妄语这条戒,这也是一戒居士。
  
  五戒里受一条戒是一戒居士,受二条戒是二戒居士,受三条戒是多戒居士,受四条戒,包括不饮酒,就是圆满居士。受一条戒有什么难的?
  
  其实受戒一点都不难,戒有很多。佛讲戒律的时候,首先讲受戒的方法,其次讲守戒的方法。刚才第一段讲的是得到戒体的方法,第二段讲的是怎样去保护戒体,第三段讲如果因为烦恼重、习气重,犯戒了怎样忏悔,怎样弥补。如果犯戒了,通过忏悔可以清净。犯了居士戒可以重新受,没有什么难的。希望大家好好受戒。受戒的功德多大啊!受持清净的戒律,不用靠别人,靠自己就能保护自己。
  
  如果方便先受一条戒,再方便受两条戒,受三条戒,再方便可以受四条戒、五条戒,这样就圆满了。慢慢来,没有一口吃胖的,没有一下子圆满的。学佛修行是有过程的,凡夫不可能不犯戒,不可能不造业,但是通过忏悔可以清净。
  
  我经常讲:最好不要犯戒,最好不要造业。一旦犯戒了造业了,就要忏悔,忏悔要及时。佛说过:两种人可以解脱,可以圆满,一种是不犯戒的人,一种是犯戒知道忏悔,会忏悔的人。
  
  其实,修行的过程就是忏悔的过程,认错改错的过程。一定要忏悔,要多多地忏悔。忏悔就是知错改错。知错改错就是知道自己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但这个也有过程。我曾经讲过:发现错误叫开悟,改正错误叫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叫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叫圆满。作为凡夫,犯戒了没有事,造恶业了没有事,但若是不忏悔,就谈不上是修行人,学佛人了。所以,一定要忏悔。
  
  戒还有开戒、舍戒和破戒。开戒就是开许,以前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有开许的。因为有不同众生,不同环境,不同年代,不同时期。佛讲的戒是活的,不是死的。跟其他宗教不一样,因为它有智慧的摄持,开戒是这个意思。为了利益众生,帮助众生,为了能更好的修行,更好的进步,很多戒律都有允许、开许的时候。还有舍戒。若是实在守不住可以舍戒。舍戒了就不会破戒了,先把戒体舍掉,再去做坏事。这不是教你们怎么做坏事。
  
  若是明白佛理,有智慧,受戒一点都不难。戒是清净的,也是轻松的。受戒以后相续变得清净,变得轻松才对。若是受戒了更不清净,更不轻松了,还叫什么受戒,受的就不是净戒了,这样还不如不受。
  
  还有受戒与持戒的功德。
  
  一切胜生定圆乐,悉皆依此而生故, 
  倘若破戒堕恶趣,切莫迷惑当取舍。
  
  “胜生”是人天善趣的圆满福报。“定圆”是解脱位和智慧位,也就是解脱的果位,成佛的果位。暂时与究竟的安乐,暂时与究竟的利益,暂时与究竟的福报。“悉皆依此而生故”:通过持戒都能圆满。破戒了就要忏悔,否则就要堕落恶趣,要感受恶趣的痛苦。刚才讲过,破戒不如舍戒。舍戒就是舍掉戒体。舍戒后受戒的功德没有了,但是也不会有破戒的罪过。破戒了就有罪过,要及时忏悔!忏悔就能清净,不忏悔就要堕入恶趣。若是破戒了,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灾难,将来要堕入恶趣。
  
  “切莫迷惑当取舍”:不要迷惑,意思是应该有分辨的能力。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哪个应该重视,哪个不应该重视,大家应该有分辨的能力。哪个重要?我经常讲:学佛最重要,修行最重要,应该将学佛修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大家应该有这样的分辨能力,不要迷惑。有分辨善恶的能力,有取舍善恶的能力,好好的分辨善恶,好好的取舍善恶。你不懂佛理,没有智慧,就无法分辨善恶。你觉得是善,不一定是善;你觉得是恶,不一定是恶。首先有分辨善恶的能力,然后有取舍善恶的能力,但若是没有一定的修行,也是很难的。
  
  出离心。要想有出离心就要受戒,就要有别解脱戒。在这个基础上再受菩萨戒,在菩萨戒的基础上再受密乘戒。三戒也是有次第的。为什么说戒是根本?因为有戒才有定,有定才能生慧。戒是基础,出离心是戒的基础。真正的戒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别解脱戒是最基础的戒,别解脱戒的基础是出离心。若是没有出离心,既使受了八关斋戒、居士五戒,都不是别解脱戒。如果不是别解脱戒,受持这些戒都是普通的戒,不是解脱的因,靠这个无法解脱。
  
  若是有时间或方便的时候,可以受八关斋戒,只是一天一夜。如果一天一夜不方便,可以受一夜。白天不方便,也可以晚上受。八条戒也是很圆融的。在末法时期,受一次八关斋戒,尽管是一天一夜,功德远远超越圆满时期即佛在世时,受持一生一世的比丘、比丘尼戒。
  
  这几年八关斋戒讲的少,以前讲了很多,这些资料大圆满法网站上都有,希望大家都了解,应该怎样受持八关斋戒,它的功德、利益。
  
  有时间、方便了就受,没有时间、不方便了就不受。这样也是可以的,多方便啊!受戒不难,受戒对你的利益是无穷的,所以要好好受戒,受别解脱戒。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注意生活 发表于 2017-5-26 14:24:30

《胜利道歌》讲解(四)
作者: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胜利道歌》。《胜利道歌》分三段,今天是第二段。第二段分四个内容,有四个要诀。今天讲第四个:人规,也就是人品。前面讲过,要证悟空性,证悟大圆满,前提条件是发愿行菩提心,即利他心。相续中真要生起愿行菩提心,也有前提条件,即生起出离心。要生起出离心,无论是进入解脱道,还是进入佛道,也要有前提条件,就是出离心的基础——贤善的人格,今天讲这个内容。
  
  言行恒时随顺友,秉性正直心善良,
  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言行要恒时随顺朋友、道友。随顺时,首先要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做人的原则,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的。信念要坚定,立场要坚定,否则虽然口头上说随顺,却跟着别人跑,这样没有意义,最后会被别人看不起,会被他人抛弃。是要随顺众生,随顺身边的人,但是信念要坚定,要有做人的原则。若是连做人的原则都没有,轻易地跟着别人跑,或跟着别人瞎折腾,会有不好的结果。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信念坚定,必须保持做人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再去随顺众生,包括随顺家人、亲戚朋友、同修道友。
  
  你能随顺他们,这也是一种方法。你随顺他人,随顺众生,自己就能顺利,就能圆满。这样障碍就少了,做任何事都会很顺利。我们学佛也是,要遣除学佛的障碍,就要随顺家人,随顺同修道友,这样他们就不会给你制造障碍。
  
  “秉性正直”:是指公平正直,这也是一种做人的根本。在《二规教言论》里讲:“公平正直天人道,虚伪狡诈邪魔道。”公平正直,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能保持客观公正。不能太自私,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否则,会伤害他人,损害他人的利益,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带来很多灾难。若你能公平正直,所有的人都会尊重你,神仙、天界的众生,都愿意保护你。你做任何事情都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这样会非常顺利,非常圆满。也就是说要善待他人,要考虑他人。虽说是为别人,其实是利益自己。方便别人也是方便自己,妨碍别人也是妨碍自己。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公平正直。
  
  “心善良”,就是希望他人能获得安乐,远离痛苦。他人获得安乐了,发自内心地随喜——随着他欢喜,这样的人叫心地善良;不仅希望他人远离痛苦,看到他人远离痛苦时,能特别欢喜。无论对家人还是对外人,都有这样的心态,有这样的心,这是心地善良。自己若是能利益、帮助他人,尽量去做,这是心地善良。
  
  “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若是想获得究竟的利益,想获得长久的安乐,就要利益他人。这是上师如意宝给我们的窍诀,也是伟大的佛陀给我们的窍诀。若是有利他心,一切福德功德都会圆满。这里讲人规,不是对所有的众生都有利他心,你对家人、对朋友有利他心就行。若是真能表里如一的发利他心,并去利益他人,就可以获得究竟的利益,获得长久的安乐,这是一种殊胜的窍诀。这里讲的虽然不多,但讲的都是根本。
  
  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里讲:人好比是一棵大树,树根是智慧和稳重,树茎是惭愧与不放逸,树枝是正直与誓言坚定,树叶是知恩和利他,树花是信心和布施,树果是安乐与声誉。共十二个。
  
  《二规教言论》里讲的是人规与法规。智慧是指世间的知识和出世间的智慧。人要学知识,如果知识丰富,在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就不会迷惑,就有辨别能力。所以,应该多学知识,让世间圆满。还要多修智慧。智慧是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修智慧、有智慧,就能对治烦恼、对治习气,最终能解脱、能圆满,这是出世间圆满。
  
  我们已经得到人身了,就不能跟动物一样了,要多学知识,人有这么好的条件,要进一步地修智慧,转识成智——把知识变成智慧,这不是人规,是法规,是出世间的。知识渊博,再有学历,也只能在世间上圆满,不能超越世间。科学家、哲学家当中也有真正有智慧的人,这就不说了。一般的知识分子,一般所谓的科学家,虽然知识渊博,有学历,但是内心一样有烦恼,一样有痛苦。因为知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要学佛。
  
  我们也需要学知识,但是更要修智慧。因为有智慧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才可以对治自己的烦恼,才可以对治自己的不良习气。烦恼障碍解脱,不良习气障碍成佛、障碍圆满,这是通过智慧要解决的。做人是根本,在做人的基础上学佛,在有知识的基础上修智慧,智慧是根。这样无论你在世间还是在出世间都有分辨、取舍的能力。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值得重视,什么不值得重视。所以世间的知识、智慧都是根。
  
  然后是稳重。若是只有知识没有稳重,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稳重很重要,做人就要稳重,要坚定自己的立场,要有非常明确的、坚定的人生目标,这样,再加上知识,在世间一定能做大事。同样,若是没有禅定,只有智慧也不行。虽然明白了,也懂了,但是遇到对境就手忙脚乱、心慌意乱的。我们虽然也明白了很多佛理,也掌握了很多所谓的真理,但是在对境面前用不上。出现对境了还是个普通凡夫,因为没有定。
  
  显宗里也讲先修智慧,但基本都是先修定然后再修慧。在密宗里,我们通过上师的窍诀,通过自己宿世的善根成熟,可以直接证悟大圆满,也可以说直接认识自己的本面,即见自性,这都是同一个意思。
  
  要想证悟自性还需要慧中生定。所以,必须要具备定。想利用智慧来真正对治自己,还要靠禅定。因此,无论是定中修慧还是慧中修定,都不能离开智慧,不能离开禅定。离开了禅定,智慧就没有用了。
  
  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智慧,但这个智慧又分很多种。仅有一点智慧而没有定,到时候还是用不上。很多人都说:我平时挺好的,但是一遇到对境就彻底不行了……因为你没有修定。现在人都不愿意修定,我们要学会让心安住,学会入定!
  
  定就是稳重。智慧和稳重是根,惭愧和不放逸是茎,人要有惭愧之心。什么叫惭愧之心?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里讲:对世间这些下劣的事,有忧愁和厌烦心,这叫惭愧心。也就是说:因为烦恼重、习气重,做了一些恶劣的事情,做了一些坏事,自己心里有一种惭愧。
  
  现在很多人都是无恶不作。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惭愧心。刚才将人比喻成一颗大树,先有树根然后有树茎,惭愧心是树茎。有惭愧心了,就不会轻易做这些赌博、吸毒等世间比较恶劣、下劣的事。我们做了这些坏事有没有忧愁、厌烦的心?若是有,就不会轻易去做。若是做了,也没有事,因为烦恼、习气太重了!其实不是自己愿意、乐意去做这些事,如果没有一定的修行,一旦烦恼生起来了很难对付。习气也是,就是不知不觉地做了,不知不觉地这样了。自己也不愿意、不喜欢做这些事,但是就这样做了。
  
  如果有惭愧心,一定会立即忏悔。即使这样,也不一定一下子就能改掉,但是慢慢都能改掉,学佛人更应该这样。作为凡夫不造恶业、不犯戒还做不到,但是一定要忏悔。
  
  忏悔就是有知错改错的心,这样慢慢就能圆满。我们学佛修行,忏悔太重要了。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们是凡夫,做不到不造业,不犯戒。若是能做到,我们就成佛了!若是能做到彻底不造恶业,彻底不犯戒,就不用忏悔了,因为已经成佛了!
  
  佛、菩萨也有忏悔的时候,但这都是表法。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过患,或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是表法给众生看的。要想利益众生,就要表法,就要带头。当时佛祖释迦牟尼佛也跟那些出家人一样,住在山洞或树下,天天到城里化缘,天天打坐修行,但这都是表法。他身边有那么多弟子,有那么多追随者,他要做一个好榜样。自己带头去做,这叫表法。真正成佛了,为自己不用忏悔,之前都要忏悔。因为造业了、犯戒了,不忏悔罪过不能清净,还要感受恶果。忏悔,让这些恶业、罪业清净,同时提高自己内心的境界,提高自己的修行,这是惭愧。
  
  还有一个是不放逸。要做或决定某种事情时,一定要深思熟虑,这样就不会后悔了。若冲动草率地做,会后悔的。若不后悔,你做任何事情都有意义。做这些事情,无论成功或不成功,都是人生的一种经历。成功与不成功都没有什么,只要不后悔就行。
  
  通过深思熟虑再决定,再去做的事情是不会后悔的。然而,现在很多人总是过后就后悔、烦恼,就是因为没有深思熟虑。所以,要小心谨慎,再决定、再做某种事情,这叫不放逸。我们学佛修行更是如此。
  
  应以正知正见守护自己的三门,时时不放逸,处处不放逸。正知正念就像哨兵,会看住身口意三门,不让它造业,这很重要。在《入行论》里有一品,讲的都是不放逸,可见它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是树枝,树枝指的是正直和坚定。正直就是公平正直,即处理任何事情都能客观公正。坚定是誓言坚定,意思是不轻易发誓发愿,一旦发誓发愿了,纵欲命难也不舍弃,这是真理,是世出世间一切成就的根本。
  
  我们的佛祖最后在菩提树下是怎样成道的?是靠坚定的誓言成道的。舍弃誓言就好比人没有灵魂一样。所以不能轻易发誓,不能轻易发愿。若是要发誓发愿,一定要深思熟虑。发誓了、发愿了,就像在石头上刻字一样,历经风吹雨打都不会被抹掉。同样,誓言坚定,守护誓言,信念坚定,人与天人都害怕,特别是坚定信念的人,所谓的帝释王、梵天王都害怕。
  
  仅仅做到守护誓言,信念坚定,就可以命令他人,可以命令天界的众生。善神护法为什么都会听从一些大德高僧的吩咐,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因为信念坚定!因为他们守护了自己的誓言,实践了自己的誓言。那些善神护法不能不服、不能不听。若是自己不动,其他都会为你而动;若是自己动摇,你就要随着境动,随着别人动。
  
  想做一个自在的人,就要守护自己的誓言,坚定自己的信念。否则总是“怎么办啊,我也想让他们跟我学,我也想让他们跟我做,但是不行……”你不守护誓言,也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力量,怎么能主宰别人呢?
  
  其实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心不动境就不动,这叫大自在。做人要坚定自己的誓言,不能轻易舍弃誓言,学佛更要这样。
  
  然后是树叶,树叶是知恩与利他。知恩就是别人对自己有恩德不能忘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无论对方处境怎样,都不能忘记,这是做人的原则,并且还要报恩。他人对自己有一个恩,应该回报一百个恩,这也是做人的原则。
  
  如果自己能知恩报恩,他人也会对你知恩报恩;如果自己不知恩报恩,也没有人对你知恩报恩,这是因果。
  
  有恩不能忘,有恩就要报,这样才不会欠别人的,自己也能获得殊胜的回报。比如:你对父母知恩报恩,将来你的儿女对你也一定会知恩报恩。虽然人的能力不一样,但是有知恩这颗心,尽力报恩就可以了。根本是知恩,若是没有知恩,叫没有良心。
  
  “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这是利他。有利他心,能利益他人,这是圆满自己的一种方法。
  
  树的花是信心和布施。信心,对自己要有信心,自信也是成就的根本,也是一种做人的原则。
  
  学佛就要相信真理,佛讲的因果轮回,无我空性都是诸法的实相真理。我们现在是越学越明白,越研究就有信心。
  
 

注意生活 发表于 2017-5-26 14:29:47

 我从七岁出家,一直学习佛法、研究佛理,这不是迷信,这些都是诸法的实相真理。这都是佛祖释迦牟尼佛讲的,即使他今天亲自降临跟我说:这些都是不对的,当时我说错了。我也不会相信,我只会想,佛这样说肯定有他的密意,我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心。因为这都是真相真理,谁说也没有用,说得再好也不能改变真理,改变真相。你再有能力,包括有神通神变也改变不了诸法的实相真理。
  
  现在很多人都说佛法是迷信,你根本没有学习过,没有研究过,怎么知道是迷信呢?说轮回不存在,因果是假的,你怎么知道的?你读过一部经吗?没有啊!不能这样,若是你想否定佛理,想推翻佛讲的道理,你先学,先去研究,然后就没有机会了。一旦学习了、研究了不可能不相信。说这种话的人绝对是没有研究过佛法,没有学习过佛法。
  
  八万四千法门,宁玛派讲了九乘法门,你只研究一部经也不行啊,九乘法门是非常多的内容,所以不能说佛法是迷信。我们要相信真理、相信真相,这也是一种做人的原则。如果自己不确定,也不是真正明白,却随便地否定、瞎说,这还算是人吗?根本不讲道理,根本没有规矩。
  
  还有布施。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因为布施的太多了,然后变得贫穷了,不会有这种现象,即使有也是极少数,也是有特殊原因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的这种情况,但人就是舍不得。其实舍出去了才能得到新的,不舍怎么能得到呢?给你的家人、朋友多做布施,他们都是你的家亲眷属、冤亲债主,让他们满足,对你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了缘了债,也是一种解脱的方便道。
  
  不舍得给别人花,也不舍得给自己花,存啊存啊……有一天一下子就没有了,什么也没得到;辛苦了一辈子,突然生病了,花了;突然死了,离开了了自己……还是别人的,还是给别人挣钱。活着的时候那么吝啬,多难受啊,还不如多布施一些。其实这种发自己内心的付出,本身是一种快乐。不能想,我不应该花这个冤枉钱……没有花冤枉钱,都是该花的,都是该付出的。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有因缘的。
   如果心里想,这都是该花的,这都是应该的……这样就愉快了。否则还是心量没有打开,内心没有智慧,这种人特别难受。但这是自己心态的问题。
  
  布施的果报是具有财富,越舍越有。这方面我也有一点体会,真的是越舍越有,无穷无尽。所以大家不要吝啬,否则自己多难受,多痛苦啊!慷慨布施佛子行么。
  
  然后是树果,树果是安乐和声誉。智慧和稳重,惭愧和不放逸等,都是一种做人的原则,也就是所谓的人规。若是想做一个合格的人,做一个真正的人,就要做这些。这样做的结果是安乐——暂时与究竟的安乐。
  
  然后是声誉,你把人做好了,人人都会赞叹你,人人都会崇拜你,这是一种美德,这才是真正有吸引力的。如果只做一些表面上的,装模作样的事情,没有什么力量。也许你能暂时迷惑、占有一些有缘的可怜众生,但都不究竟,不是永久性的。想得到人心,自己做好这个人。这样人都会赞叹你,崇拜你,跟随你,信任你。
  
  我们经常讲孝敬父母,恭敬师长。我们不能自立的时候,父母无私的照顾我们,等父母不能自立的时候,我们却不去照顾父母,这公平吗?这还公平吗?一点都不公平。现在有些人装孝子,去照顾父母,是想得到父母的财产,这种人真是太没有良心了。照顾父母是应该的,就是一种循环,作为人应该这样。
  
  儿女不能自立的时候,父母无私地照顾他们,这是应该的。父母不能自立的时候,儿女无私地照顾父母,也是应该的。这都是应尽的责任。若你不这样就难了,你不去孝敬老人,你的儿女也不会孝敬你,因为你没有做好榜样。
  
  因果是不虚的,你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你的儿女也会如实的对待你。所以老人太可怜了,应该多关心他们,多照顾他们。有人说“因为我工作忙……”父母也随声附和:“是,我儿子工作忙;是,我女儿事太多了,不能来……”父母真可怜,可怜天下父母心么,还在原谅儿女。这些都是借口,这说明你还是没有这颗心。否则,即使再忙,也不能不管老人,这是应尽的责任。若是不孝敬老人,孝敬父母,不会有好下场,将来你一定要感受不可思议的恶果。活该,真的活该!
  
  恭敬师长。也许他们的知识没有你丰富,但是他们的经验比你丰富,所以我们应该永远听从师长,恭敬师长。为人处世,知识不重要,经验很重要,这也是我经历过的,这点我也有体会。只要经验比你丰富,你就应该恭敬他们,听从他们的。
  
  还有,你的知识、能力都是来自师长、长辈,你自己有知识、有能力了,不能把他们都抛弃了,这也是不道德的。
  
  今天讲的主要是人规,做人的原则,这是学佛的基础。在《二规教言论》中讲:“世法即是佛法根,若无世间高尚行,则彼始终不通达,殊胜佛规及证悟。如无树根即无茎,或如无福即无财。”没有人规就没有法规,没有世间就没有出世间。出世间是要靠世间,法规的根是人规,所以你要先通达人规,先做好人,再去通达佛理,然后去修行。若是你没有做好人,没有人规,不会有法规。你没有做好人,不可能成为佛菩萨。没有树根,哪来的树茎、树枝和树叶?“无福即无财”,没有一点福报的人哪来的财富。所以首先要做好人,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学佛修行。
  
  以前我也讲过,要做到认真、老实。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学佛修行,这样才会成就,否则不会成就的。所以,学佛人首先要老实、认真。你有老实、认真的人品与基础,学佛太容易了,成就太容易了。所以人品很重要。
  
  在喇荣考堪布时,上师如意宝规定,不能只精通佛理,还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人品必须好,人品不好不能发堪布证书,不能让他当上师。第二是戒律清净。第三是精通显密——显宗是五部大论,密宗是四续,也就是四部。我们现在讲的是四续五论。只有精通了四续五论,才算精通了佛理。这不是一部经。显宗的五部大论是因明、中观、俱舍、般若、戒律。四续指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精通了四续五论,才可以获得堪布证书。人品是最重要的,这是根本。今天因为时间原因不多讲,希望大家以后多学,尽量把人做好。
  
  此乃清净人规法,三世诸佛方便道,
  亦为四摄之精华,诸位弟子切莫忘!
  
  三世诸佛为什么最终成佛了?因为他们都有贤善的人格的基础。清净的人格是三世诸佛成佛的方便道,是成就的根本。“四摄之精华”,我们成佛以后,还要利益众生、度化众生,这时要具备四个条件:布施,适当的布施;爱语,刚开始要说些好听的话,哄一哄,否则,怕众生跑了,这都是方法。利行,跟他一起做利益他人的事情;同事,跟他沟通,根据他的根基和意乐学一些法,做一些事情。
清净的人规也是四摄法的精华,因为如果人都做不好,怎么摄受弟子?怎么能感化众生,没有办法啊?
  
  “亦为四摄之精华,诸位弟子切莫忘”:众弟子千万不能忘掉这点,先要做好人。上师如意宝当时说,你们求解脱,想成就,这是值得赞叹的。但是,你们别忘掉,清净的人规是基础,这是最重要的,不要忘掉啊!
  
  最后一段是回向偈:
  
  以此善根愿诸众,超越轮回之深渊,
  令诸心子皆欢喜,往生西方极乐刹。
  
  上师著《胜利道歌》的功德善根要回向。以自己的善根与功德,愿一切众生超越轮回之深渊。即只要众生能获得解脱,获得成就。
  
  “令诸心子皆欢喜,往生西方极乐刹”:希望四众弟子都能对此法生起欢喜心,生起信心。也可以说通过我的善根,愿他们对这些窍诀生起信心,这样都可以修行、成就了。上师慈悲啊!愿一切众生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愿众弟子跟我在极乐世界相会。
公元1996年9月21日,庆祝我等师徒遣除内外密诸违缘,阿旺罗珠(法王的另外一个名字),于胜利之吉日。当时庆祝胜利的时候,近五千僧人众,法王即兴而唱,很随意,很自然地唱出了这首道歌。
  
  这首道歌的加持力非常大,大家任何时候念诵、唱诵,都可以遣除一切违缘障碍,在一切处中能获得胜利,大家要重视。这也是上师如意宝的意藏法,传承特别清净,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今天《胜利道歌》讲完了,我们实修中心的女众出家师父们,要给大家唱一遍《胜利道歌》。
  
 
  附缘起:
  
  这次我讲《胜利道歌》不是特意安排的,只是突然想,有四天时间,给大家讲《胜利道歌》更好,以这样的心,就讲了。现在看来,这个缘起非常殊胜。当时上师如意宝示现疾病,也是很严重,在医院治疗很长时间。就像《胜利道歌》结束时说的,当时有很多内外密的违缘障碍。法王痊愈了回到学院,大家庆祝的时候,上师自然唱出了这个道歌,同时宣布已经遣除了内外密的一切违缘障碍,在一切处中获得了胜利。
  
  今天也是一样,我觉得自己的病也好了。法会期间,与往年一样,我要做的事情,一个也没有少。以前身体好的时候,事多了,还有心里烦、疲惫、累的时候。但是这次,前段时间准备法会,是事情最多最忙的时候,也都过来了;现在法会已经四天了,却没有一点心烦或累的时候,真的是不可思议!所以可以说,我的病也好了。
  
  当时上师如意宝和他的弟子们在一切内外密的违缘障碍中获得了胜利,今天我们也一样,借这个缘起,我宣布,我们已经遣除了内外密的一切障碍,也可以说在一切处中获得了胜利!
  
  我们为什么弘扬净土法与大圆满法?因为这是上师如意宝一生中弘扬的两个法门,作为上师如意宝的弟子,也应该弘扬这两个法门。十年了,可以说,我不靠别的,只靠愿力,已经把法弘遍了整个中华大地。甚至可以说,走向了世界。
  
  我们下一个目标,就是将净土法与旧译宁玛派唯一、独有的光明大圆满法,弘遍世界!也同十年前一样,不靠别的,只靠愿力!
  
  法会前几天,刚好是佛初转法轮的日子,那天我向大家,重新发了我十年前发的愿,目的是将法弘遍世界。我相信愿力不可思议。
  
  弘法不能离开善神护法的帮助。十年前的弘法过程中,无论是有形无形的善神护法,对我的帮助都非常大。若是没有这些天界护法和人间护法的帮助,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以后也是,向上师三宝发的愿,向父母众生发的愿,大家也会支持我,帮助我的。
  
  靠有形无形的护法的力量,靠正法的力量,将法弘遍世界没有一点问题。今年来参加法会的人也多,这些人与往年来参加法会的人也不一样,特别有信心,特别精进,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征兆。我看,将来我们的弘法利生事业一定会很顺利,一定会很圆满!
  
  就要靠这些缘起,缘起好就都好。这次的缘起非常殊胜,将来我们的弘法利生事业,也一定会非常殊胜!我们修持净土法,尤其是大圆满法,这也是我们的福报,我们的缘分。弘扬净土法,尤其是弘扬大圆满法,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也希望大家都能尽己之力,弘扬正法,弘扬大圆满法。
  
  我们的僧团非常清净,所以有力量。人多也不一定有力量,我们人也不少,主要是大家齐心协力,都是一心一意求法,一心一意修持正法,都非常清净;没有别的目的,也没有争名夺利等不清净的事情,所以,真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我经常讲,以后我们也要保持道场的清净,传承的清净,法脉的清净,保持个人相续的清净,这样,我们自己的解脱成佛也好,弘扬大圆满法也好,都一定会很顺利、很圆满,一定能成功!
  
  十年了,大家为上师三宝的事业付出了很多,在这里也随喜大家,感恩大家!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胜利道歌》讲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