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惭愧佛子 发表于 2016-8-21 17:08:51

到了弥勒佛住世的时代,连密法之名也不会听闻了。

乌金祖古仁波切

释迦牟尼佛法教所出现的这个时代,也被称为斗诤劫,或说是五浊恶世,有五种衰败,即命浊、劫浊、众生浊、见浊、烦恼浊。此时尽管人们彼此争斗,金刚乘的法教炽燃犹如燎原之野火。烦恼之火如何向上窜烧,法教亦然如是。有句话就把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的名号字义拿来做文字游戏。“牟尼”意指能仁、具有能力,“弥勒”则为慈爱之人。这个格言是这么说的:在牟尼(能)之时,人们想和他人竞争;到弥勒(慈)之际,人们将会彼此相爱。

在斗诤劫,人们似乎很少会和蔼可亲,反而总是想要超过他人。正因为这种根本的竞争性,因而称之为斗诤劫。然而这正是金刚乘何以会在此世纪如此实用的原因。烦恼越是猛烈、越是强大,我们认识本初觉醒性的潜能就会越大。到了弥勒佛的时代,大家彼此相爱,可是他们甚至连金刚乘之名都不会听闻,也根本不会出现金刚乘的法教。其实当我们受念头强力捆绑之时,或是譬如在生气的当下、遭烦恼涌浪逮住之时,比较容易认识觉性的赤裸状态。这当然不同于人们修习而进入十分静谧平和的禅定状态——那种没有念头烦恼的时刻。那时,由于一种称为轻安的愉悦,实际上反而更加难以认识无分别心的真实状态。仅是修习宁静持定,我们可能最终投生于非想天界,好几个时劫都安住在不间断的禅定之中。这就好似对于灵性上的祥和与平静上了瘾一般。可是事实上,这种非想天界的安详静止对于你接近觉醒之境毫无帮助。传统上所说八种令人无暇于求道修行的状态,其中以投生于非想天界最为糟糕,因为那根本是走上岔路。

相反的,感受极大悲苦、巨大恐惧、强烈忧心,对修行来说反而是更稳当的所缘。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正因为致死之病而受苦且正当临终之际,若能忆起而在将死之时观看自心本性,我们当时的觉受便和一般修习时的平静便会大不相同。由于烦恼的强度,使得我们能更准确地觉观心性。这和我们真的生气时相同,当我们如此抓狂而觉得自己象是一团炽燃大火,全都是愤怒之时:如果我们认识自己的本然面目,并且放下,此时我们觉醒性的状态是全然赤裸,比起一般时刻来得更为明亮且鲜活。或者当我们突然被吓到,譬如忽然被一群疯狗狂追而心情惊恐呆滞,如果此时我们能够忆起、且认识心性,尽管这听起来似乎很困难,但那时我们的觉观将超越平日禅修所生起的觉观。因此,正是由于今日世界的大量冲突,金刚乘的法教才会如野火般传播各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到了弥勒佛住世的时代,连密法之名也不会听闻了。